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2 毫秒
51.
利用大量储层实验资料,分析英台断陷龙深1井区的火成岩储层物性参数及非均质性的定量评价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火成岩储层物性在空间上变化大,非均质性强。这使得对火成岩有效储层的预测变得困难,本次研究通过成像测井、室内岩石薄片鉴定及铸体薄片分析,探讨各种因素对火成岩储集空间的形成和改造的作用机理和过程,指出岩性是其它因素对火成岩储集物性产生影响的基础,火成岩亚相是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是影响物性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对火成岩有效储层的预测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52.
Preliminary evaluations of FGOALS-g2 for decadal prediction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Flexible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 model, Grid-point Version 2 (FGOALS-g2) for decadal predictions, is evaluated preliminarily, based on sets of ensemble 10-year hindcasts that it has produc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ndcasts were more accurate in decadal variability of SST an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particularly in that of Nin o3.4 SST and China regional SAT, than the second sample of the historical runs for 20th-century climate (the control) by the same model. Both the control and the hindcasts represented the global warming well using the same external forcings, but the control overestimated the warming. The hindcasts produced the warming closer to the observations. Performance of FGOALS-g2 in hindcasts benefits from more realistic initial conditions provided by the initialization run and a smaller model bias resulting from the use of a dynamic bias correction scheme newly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The initialization consists of a 61-year nudging-based assimilation cycle, which follows on the control run on 01 January 1945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observation data of upper-ocean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at each integration step in the ocean component model, the LASG 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 Version 2 (LICOM2). The dynamic bias correction is implemented at each step of LICOM2 during the hindcasts to reduce the systematic biases existing in upper-ocean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by incorporating multi-year monthly mean increments produced in the assimilation cycl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ssimilation cycle and the role of the correction scheme were assessed prior to the hindcasts.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数字刺点方法的详细工作流程,借助手持GPS设备进行野外数字刺点,实时导航数据快速抵达目标像控点实地位置,在Global Mapper中对数字影像进行缩放浏览,在影像上标定好具体像点位置、点之记、现场作业照片,测量地面坐标后以数据库形式将成果回传内业。该方法能提高刺点可靠性和效率,在纹理稀少测区应用中具备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54.
提出了基于潮汐变化、滩面复杂度以及不同影像数据源的多种算法的关联适配模型。针对两类水边线提取结果,提出适合于不同类型的水边线精度评价模型。以渤海湾某海域的潮滩影像为研究对象,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论表明:提出的适配模型有助于提高运算效率,降低运算复杂度,对各种潮情和滩面的水边线提取结果准确,且精度评价的可信度高,可为大范围潮滩数字高程模型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5.
气溶胶对东亚夏季风指数和爆发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4.3,通过引入沙尘、海盐、硫酸盐、黑碳和有机碳等5种气溶胶,对1995—2010年的东亚夏季风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自然和人为气溶胶对东亚夏季风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和气溶胶的时空分布都有较好的模拟效果,自然和人为气溶胶造成东亚夏季风指数减小约5%,且除我国东南部地区外,气溶胶使整个季风区的季风爆发时间推迟了1候左右。在我国东南部及近海地区,气溶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对中层大气起到加热作用,气柱受热会出现膨胀,从而造成了低层大气的位势高度下降并激发出气旋式环流距平,气旋式环流距平西侧偏北风能削弱东亚夏季风区低层的偏南气流。气溶胶的加入引起的地表负的辐射强迫造成了空气出现下沉运动并配合低层偏北风和高层偏南风距平,在25 °N以北地区形成了间接经向环流距平,从而也削弱了东亚夏季风的垂直环流。气溶胶增加了我国季风区的水汽通量散度值,从而造成了夏季降水的明显减少,其中我国华北和西南地区为2个主要的降水减少区域。   相似文献   
56.
遥感影像水陆分离是遥感水深反演数据预处理的重要部分.水陆分离不仅减少了影像处理数据量,也为水深反演提供了单一的水体信息.本文采用NDWI和单波段两种水陆分离方法,进行海岛礁遥感影像的水陆分离,并使用掩膜文件对岛礁遥感影像进行掩膜处理,最后生成水体的影像数据文件.  相似文献   
57.
本文利用庐山、石塔山所取得的大气埃根核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了大气埃根核在高度分布以及平均浓度、日变化等方面的规律。另外还探讨了云、雾、降水对大气埃根核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1975—1984年古田水库流域人工降雨试验及1985年水库抗旱蓄水作业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物理检验。结果表明,在该地区雨季(4—6月)期间,采用一定的催化技术能增加自然降雨量,对水库蓄水发电、抗旱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9.
本文根据一次发生在1981年5月1日苏皖江北地区的超单体降雹的切片照片,分析了雹胚类型和雹块的层次特征,气泡分布和冰晶结构。结果表明,无论是透明层还是不透明层,都是湿增长层,因此这次超单体雹云中的冰雹是在湿增长条件下形成的。最后对在湿增长条件下形成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的物理过程作了一些初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60.
根据已有煤田地质资料,对习水矿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矿区断裂以正断层为主,断层力学性质多属压扭性,东西向构造早于北东向构造;构造复合部位较复杂,其余区段较简单;矿区南部以褶断带为主,北部以断裂为主的单斜构造带。构造线方向性明显,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建议在矿区开发时,应尽可能避开构造复合部位(区段),选择构造对煤层影响较小的矿区北部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