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部古元古代二道洼群的变质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露天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部的二道洼群,为一套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夹中基性火山岩变质建造。岩石组合及其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形成于陆内裂陷槽或稳定陆缘盆地环境。研究表明,二道洼群是古元古代早期产物,2450-2400Ma开始接受沉积,大约在2200-2100Ma之间开始褶皱回返,遭受了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具有碰撞造山带的变质P-T-t轨迹。  相似文献   
132.
微地震信号的变速FK滤波-自适应极化滤波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微地震信号的特点,研究了变速FK滤波-自适应极化滤波方法.在设计FK滤波因子时,通过计算相邻道滑动时窗内信号的互相关系数,确定时窗内信号的视速度范围,实现变速FK滤波;对时窗内的信号进行二维FFT变换时,分别在时窗的纵横向上补零充位,消除信号在二维变换时造成的时空域的混跌和泄漏;在设计自适应极化滤波因子时,针对复杂波场中波的偏振方向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通过计算相邻道信号偏振投影的最大互相关系数,确定波的跟踪分量;把波的跟踪分量作为极化滤波因子里的期望方向,改进常规滤波因子,实现自适应极化滤波.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理论正确,实际资料的处理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3.
武汉和京都参站超导重力仪高精度潮汐重力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精度潮汐重力场观测研究地球物理不和地球动力学问题已成为当今地学工作者的共识。由于某些信号十分微弱且具有区域和全球分布特征,相当一部分信号被混合在常规仪器的观测噪声水平上,因此获得全球分布的第一手高精度观测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超导重力仪具有精度高,连续性和稳定性好等特征,期望能在测定区域和全球重力场的精细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18个台站参加的全球地球动力学合作项目于1997年7月份开始实施,其主  相似文献   
134.
早在本世纪初,Nansen和Helland-Hansen就发现了在海洋中有內波现象存在,以后有关內波现象的报导日渐增多。由于內波现象在海洋研究及军事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论就实地考查、抑或是理论的发展都使人们对自然界这一复杂现象的了解大大地深入了一步。  相似文献   
135.
土工格栅与砂土的细观界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尺寸土工格栅筋土拉拔试验进行颗粒流数值模拟,从细观角度研究了筋土界面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颗粒流理论及程序中的"clump"方法开发的类三角形砂土颗粒与实际砂土颗粒性状较一致;拉拔过程中筋土上下界面并不对称,下界面扰动范围比上界面大;在砂土密实度及法向应力较低情况下,筋土界面厚度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减小,两者呈一负相关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松辽盆地几次中强震的构造条件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本刚  高名修 《地震地质》1992,14(2):145-150
第四纪以来,松辽盆地的西部坳陷向东部和南部扩展,形成一系列北东向的次级坳陷,一些中强震便发生在其中一些坳陷的边缘或内部。这些发生中强震的场所在中晚更新世有明显的差异活动,并发育了切割北东向构造的北西向断裂,北东和北西向断裂的交汇区是中强震的发生部位。此外,野外调查结果表明,1119年前郭63/4级地震最有可能发生在卡拉木附近  相似文献   
139.
孙士宏  修济刚 《中国地震》1994,10(3):303-306
首都圈地区地震短临预报追踪方案的讨论孙士宏(中国北京100036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修济刚(中国北京100036国家地震局综合计划司)自1974年开始,我国每年年初要举行一次大型的震情会商会,对全国本年度的地震活动水平做出估计,并圈定出若干需要重...  相似文献   
140.
海平面上升对长江三角洲及邻近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朱季文  季子修 《地理科学》1994,14(2):109-1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