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432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候的成像能力,在地质、生态、水文、海冰和测绘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研究了雷达立体影像对获取地面三维坐标的方法,分析了目前所广泛使用的三种立体定位模型的优缺点,为利用雷达立体影像对获取数字高程模型提供了选择依据,并对其中的零距离-多普勒模型进行了改进,最后利用机载雷达影像数据对此算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32.
为深入分析早寒武世(541~509 Ma)海洋化学状态、有机质富集机制,积极评价四川盆地西南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基于四川盆地威远地区威207井筇竹寺组岩石学、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孔隙结构与吸附特征,对寒武纪早期上斜坡区古海洋环境、有机质富集控制因素及页岩含气潜力进行了探讨。沉积旋回显示筇竹寺组细粒沉积期发育多个海平面升降控制下深水-浅水陆棚交互转换旋回,但以浅水陆棚相为主,发育典型斜坡浊积体(扇)、重力流沉积。以威远地区为代表的上斜坡区未长期处于深水区,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沉积厚度受限。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威207井筇竹寺组有机质以Ⅰ型干酪根为主,热演化程度高,残余烃较少,生烃能力偏低。氧化还原参数指示地处上斜坡的威远地区寒武纪初期海洋环境处于中等限制程度,仅存在一定程度的上升流,海水经历了“缺氧-氧化-缺氧-次氧化-氧化”的转变过程,致使上斜坡区古海洋生产力水平整体较低,由下至上呈明显下降趋势。微观孔隙结构与氮气吸附曲线指示筇竹寺组储层以复杂的、无规则狭缝型孔为主,甲烷吸附量和w(TOC)呈正相关性,但与温度呈负相关性,表明筇竹寺组现今普遍面临的高压高温条件不适于甲烷吸附。上述证据指示上斜坡区筇竹寺组页岩气地质条件较复杂,勘探风险较高,建议资源评价方向应往以深水陆棚相沉积为主的拉张槽区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