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31.
本文使用塔基直接观测法研究海洋大气边界层中的海-气界面动量通量。首先,我们收集数据并和前人观测结果比对,其比对结果符合一致。其次,在低风速至中等风速条件下,我们发现海-气界面动量通量的交换系数(又称拖曳系数)对于向岸风和离岸风两种情形有所差异。为此,我们使用一个考虑表面波的参数化方案解释海-气界面动量通量对于表面波的依赖关系。这些结果一方面证实表面波对于海-气界面动量通量的影响,另一方面验证一个考虑表面波参数化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2.
遥感原理是地理信息科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农业院校新农科、交叉学科的通识课程之一.课程教学模式、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研究,对提高授课效果意义重大.本文围绕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与行业特点,设计了遥感原理课程的6层级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总结典型的农业实践与生活案例,探索了讲好第一堂课、团队化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  相似文献   
133.
鱼类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服免疫是通过胃肠粘膜系统进行抗原呈递.较传统的注射和浸浴免疫简易便捷.是更为理想的免疫途径。一般认为鱼的后肠是摄取抗原的主要部位,口服疫苗引起的免疫应答以粘膜免疫为主.系统免疫应答并不是很强。在口服疫苗的研制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使得这种疫苗迄今无法问世。本文围绕鱼类口服免疫的意义.作用机理以及口服疫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4.
利用连续小波提取近海大气湍流中的相干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orlet子波对南海塔基风脉动资料进行连续小波分析,并根据能量极大值法则辨识相干结构的尺度,从而构建基于相干结构主要尺度的湍流模型。通过对小波系数进行谱分析,得到相干结构的生成周期,进而刻画相干结构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相干尺度提取的准周期结构在数值和波形上能够很好的反映原信号的主要结构。在分析频段内,大气湍流相干结构的生命尺度和生成周期相近,相干结构以连续出现为主,而小尺度涡旋结构的生成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最后,结合观测期间天气过程以及相应的湍流统计特征分析,给出了典型天气条件下相干结构涡动能量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5.
春季华南沿海海-气边界层动力参数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珠江口海岸边近地面边界层的观测资料的研究,发现该海岸带春季大气层结呈中性或近中性状态,强稳定或者强不稳定天气过程较少;摩擦速度不仅和稳定度有关,而且随平均风速呈线性增加,地形引起的扰动对它的离散性影响较大;无因次风速方差满足相似规律并符合“1/3”次方定律,在中性或者近中性条件下,u,v,,w3个方向分量的相似函数为常数:3.06、2.56、1.33;湍流强度在风速达到4~6 m/s时最弱,且变化不明显,在自由对流状态(风速小于2m/s)时湍流发展最旺盛,风速大于6 m/s时随风速增大略有增加,水平分量比垂向分量的增幅明显;海面空气动力粗糙度在距离海面10 m高处风速为3.0 m/s时最小,其与风速成二次曲线关系;中性或近中性条件下拖曳系数平均值为1.180×10-3,与风速的关系在小于4 m/s和大于4 m/s时不同,且有不同的拟合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6.
农业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用地占到全球土地面积近一半,农业土地利用(包括耕地及作物分布、种植制度、土地管理等)变化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和气候变化。遥感已经成为土地利用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分辨率遥感卫星如Landsat、Sentinel以及中国高分卫星等的免费开放为国内外农业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本文从耕地分布、作物类型识别、农业种植制度以及农业土地管理4个角度分析了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发现:① 耕地分布产品已经由过去的粗分辨率提升到10~30 m,耕地现状数据较为丰富,但挖掘遥感数据实现耕地变化历史回溯的能力有待加强;② 作物分类方面多采用地面调查数据和卫星遥感(Landsat和Sentinel-2为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北美和欧洲得到了业务化运行,但对作物种植面积早期监测的能力有待加强;③ 基于遥感的农业种植制度信息获取(如撂荒)研究多集中在东欧等地区,在中国由于经济和政策因素导致的撂荒、轮作、休耕等现象也十分普遍,但具有针对性的遥感监测研究目前还相对缺乏;④ 农业土地管理措施信息提取方面,区域灌溉面积产品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遥感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云计算平台的发展对未来农业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进行了展望:① 融合多源数据形成更高维度空间、光谱和时间信息的遥感大数据,提升特征提取和数据挖掘能力;②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等智能化方法与基于地理学和物候信息的专家知识方法的耦合;③ 遥感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等前沿遥感和计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7.
惠州城区50年来雨日的气候统计和变化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6,他引:0  
利用统计软件SPSS,分析了1957—2006年惠州城区雨日和不同强度雨日的气候统计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惠州城区50年来年平均雨日为142.1d,属于多雨日区,但年际变化较大;小雨日最多,中雨日次之,灾害性暴雨及以上量级降雨各月都有出现的可能,但主要出现在汛期。雨日月和季节变化明显,月变化呈6月为主峰,8月为次峰的双峰型分布。雨日平均每10年减少3.28d,主要表现为小雨日的减少,四季中秋季的减少最明显;年降雨量无明显线性增减趋势而年雨日呈线性减少趋势使雨日平均雨量呈上升趋势,降水呈集中的趋势;雨日的减少可能是受全球变暖引起的大气环流变化和城市发展带来的空气污染等多重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8.
以深圳某建筑水平位移监测为例,给出了CORS系统法与前方交会法监测方案,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CORS系统法可以满足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9.
By analyzing the NCEP 1°×1° reanalysis (2004–2008), a number of predictors (factors of variables) are established with the output from the GRAPES model 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sea fog data from observational stations (2004–2008) and field observations (2006–2008). Based on the criteria and conditions for sea fog appearance at the stations of Zhanjiang, Zhuhai and Shantou, a Model Output Statistics (MOS) scheme for distinguishing and forecasting 24-h sea fog is established and put into use for three repres...  相似文献   
140.
多源监测数据的自动汇聚和分析是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监测数据在集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为了实现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的自动化,本文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开发了一套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集成系统。该系统集成了监测数据入库标准、异常数据处理技术等,并将先进的存储理念引入地质灾害监测工作中,借助于系统服务(System Service)的思想,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并实时汇聚入库,在监测数据平台上无缝集成各种监测数据,达到了地质灾害监测自动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