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把一种粘弹性弯矩理论应用到菲律宾海板块的消减板块。该板块在相对于岛弧南部的九州-琉球消减带北端急剧弯曲。在安芸滩、伊予滩和丰后水道,即九州和四国岛之间海域之下,该板块剖面图上的板块边界表现为一个圆弧状的岛弧,这已由10余年的微震分布所证实。基于这种几何形状估算了弹性弯矩,应用麦克斯威尔粘弹理论折算了这里由于粘滞性引起的形变。抗弯强度太大,以致于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于板块的反向浮力。这里我们假设,水平压力是由大地测量已检测到广延地面运动的九州北部火山地区伴随上涌岩浆的扩展地幔流所引起。我们估计的使板块弯曲的均匀压力σ为72MPa,估计时取如下模型常数作为标准:板块的厚度h为30km,板块的杨氏模量E为1.8×10~5MPa,泊松比ν=0.27,板块开始消减的平均消逝时间t=1.9×10~6a,粘弹性板块的时间常数τ为3.0×10~5a,与周围大气相比板块的超密度△ρ=0.06×10~3kg/m~3。在板块上部的闭锁部分附近地震活动性最高,这里毁灭性的地震频频发生。2001年芸予M6.4地震就是其中之一,且发生在这条活跃地震带的东端。该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显示为正断层型,和这个地震活动地区的大多数小震震源机制结果相似。我们认为这个大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板块的弯曲力。  相似文献   
102.
我国单站旱涝指标确定和区域旱涝级别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158,自引:9,他引:15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51~1995年各月降水资料,在全国选取8个代表站,测试了3种单站旱涝指标,并作了相互比较,认为Z指数方法最优。在此基础上,以华北地区为例,选取80个站点,探讨了能反映区域旱涝时空分布和强度的区域旱涝指标以及旱涝等级。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提出一种混合波模型,用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等效裂缝天线,兼顾了以往各种理论模型的优点.对胜利油田的电磁波测井(EPT)资料,分别用混合波模型和平面波模型求解得到的介电常数代入各种解释模型,计算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再与实际岩芯测量建立的关系相比较,证明混合波理论模型更合理,解释结果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04.
从理论和经验二方面综合确定布孔范围,采用双层药包结构进行爆破。  相似文献   
105.
106.
用导爆管起爆系统应注意的问题地矿部河南省岩土工程公司皇甫全为我们在某铁路路基石方工程爆破开挖中,应用了导爆管起爆系统。根据我们的使用经验,要使网路得到可靠起爆,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前应对导爆管及组合雷管进行外观检查。导爆管应完整无损、无孔洞、...  相似文献   
107.
108.
空间性是石油信息的重要特性。随着遥感(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现代测绘技术在石油行业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以“3S”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在油气田生产与管理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现代测绘技术在石油行业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9.
拉脊山断裂带在遥感影像上具有明显的线性构造特征,由拉脊山北缘断裂带和拉脊山南缘断裂带向北东凸出的弧形挤压逆冲断裂带构成,成为北侧的西宁—民和盆地、南侧的循化—化隆盆地和东侧的临夏盆地等多个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的边界,拉脊山北缘断裂带全长230km,由数段弧状不连续的断裂带组成。拉脊山南缘断裂带全长220km,由5段不连续宽缓波状断裂带组成,其左旋活动形成了拉张型的山间盆地——千户盆地,左旋水平位移180~640m不等。历史上沿拉脊山南、北两侧发生过20余次5级左右中等破坏性地震,这与遥感解译该断裂带的几何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大陆西部未来强震危险性预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主要研究中国大陆西部(E107°以西)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和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文中选用了可靠时段地震目录,应用震级-频度关系,计算6级以上各震级段年优势发生次数,对近100年以来的7级以上地震的地震波能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利用近30年来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应力场的方向.结合断裂构造、应力场方向、缺震次数及不同区域的能量释放情况,认为中天山南北区域、中印巴三国交界区域、青甘藏川交界区域及祁连地震带(即南北地震带中段和北段)等几个区域应为未来的重点监测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