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279篇
地球物理   169篇
地质学   689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2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6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易县地震台数字化仪器避雷改造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避雷工作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数字化台网的运行过程中,易县台的数字化地震前兆观测仪器(以后简称数字化仪器)连续数次因遭雷击而损坏,给台站工作和资料质量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分析了造成雷击的原因,介绍了我台所采取的避雷方法.  相似文献   
992.
1303年在山西洪洞附近发生的8级巨大地震, 是中国根据现存较为详细的文献记载史料所确定的最早的一次8级地震。 这次地震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而地震所在区域至今仍有持续不断的小地震活动。 本文根据地震破裂区1981年至2013年的中小地震精定位地震目录, 采用震源断层面拟合方法, 反演得到了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的震源断层面参数: 走向19.3°、 倾角88.5°、 滑动角-170.0°。 断层面长75.5 km, 宽26.2 km, 深度为地下11.12 ~37.35 km。 将地震破裂区的地震精确定位资料以近东西向的洪洞断裂为界划分为地震北段和地震南段, 分段进行地震震源断层拟合, 反演得到洪洞地震北段震源断层面参数: 走向13.7°、 倾角76.6°、 滑动角-157.6°。 断层面长32.7 km, 宽21.7 km, 深度为地下11.97~32.86 km; 南段震源断层面参数: 走向20.3°、 倾角87.1°、 滑动角-154.6°。 断层面长45.9 km, 宽16.6 km, 深度为地下9.32 km~25.50 km。 无论是分段还是不分段, 反演得到的洪洞地震震源断层均是右倾的近直立断层, 属于右旋走向滑动性质。 分段计算得到的地震北段震源断层深度比南段更深, 将反演得到的震源断层与临汾盆地深部构造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对比, 北段震源断层深度及倾角大小与深地震剖面推测得到的深大断裂几乎相同。 震源断层在地表的投影与洪洞地震的高烈度区能够较好地对应。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根据对已有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系统论述了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活动陆缘残片的时空分布、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该区活动陆缘残片由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和泥盆纪、石炭纪深成岩组成。这些不同时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揭示出该区弧岩浆前锋带的演化具有向南逐渐迁移的特点。这些不同时代的火山岩和深成岩在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方面都类似于钙碱系列弧岩浆岩。它们的这些特征,结合它们的区域地质背景,使我们得出如下初步结论:它们的形成演化与以南侧康古尔塔格碰撞带中的洋壳残片为代表的古洋岩石圈板块向西伯利亚古板块之下的俯冲有关;它们很可能是出露在阿尔泰山南侧、蒙古南部和大兴安岭中部等地的类似杂岩一起构成了古亚洲洋中西伯利亚古板块活动陆缘;该活动陆缘的发育,提示出古亚洲洋板块向西伯利亚古板块之下的俯冲在奥陶纪至古炭纪期间一直在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994.
地表植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沉积物中保存的各种植物残余是古环境研究的良好材料,植物硅酸体因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古气候信息的绝佳载体。在大量现代植物研究基础上,科学家们通过对第三纪以来各种沉积物中硅酸体组合的研究。较好地恢复了当时的古植被,古气候及其演化特征,在缺乏其它化石依据的黄土地层研究中表现更为突出。由于C3,C4植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环境适应性和同位素组成。地层中C3,C4植物硅酸体相对含量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也被成功地应用于古气候恢复中,在现代气候一植被类型和土壤植物硅酸体同位素研究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同位素指标与各种气候因子之间的数学关系。将为高分辨率黄土古气候定量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5.
松粉热模拟轻烃分子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仟祥  吉利明 《沉积学报》1997,15(A12):82-85
研究表明,花粉的产烃高峰在热模拟的300℃-500℃,生产烃期在350℃-450℃。200℃以前仅有微量的轻烃产出,550℃以后因强烈的热降解效应轻烃馏份也大大降低。轻烃主要由四个组份组成,最主要的组份是1-4个芳环的芳烃系列化合物,它们在450℃以前占总轻烃的55.17%-65.21%。500℃以后的轻烃中多环芳烃化合物几乎占到100%。其次组份是正构烷烃,烷基环己烷和长链脂肪酸系列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6.
通过采集山东省兖济滕煤炭基地不同类别煤矸石(砂质矸、泥质矸、新鲜矸、风化矸、自燃矸)样品,对其矿物组成及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矸石样品矿物组成主体均为高岭石、石英、伊利石/蒙脱石混层、蒙脱石、长石、方解石、白云石及黄铁矿等矿物,所测样品中未发现绿泥石。各种类型煤矸石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别较大,砂、泥质含量不同的矸石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不同。砂质矸中微量元素含量低,泥质矸含量相对高。自燃矸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新鲜矸和未自燃风化矸,Co、Ni、Cu、Mo、Cd元素在自燃矸、风化矸中均显示富集的性质,但自燃矸比风化矸对元素的富集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泥质矸、风化矸、自燃矸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有害微量元素,综合利用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997.
通过瞬变电磁测量在潮水盆地寻找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总结,综合推断解释了盆地盖层的结构特征、目的层顶底板埋深、岩性分布特征、地下水的补一径一排条件,探讨了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在软土深基坑工程施工中根据现场试验及变形监测反馈的信息,进行了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固措施和施工调整,使整个工程达到了安全可靠和经济技术合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一种简化的方法评价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本文利用常规直剪仪对非饱和重塑黄土进行固结快剪试验,Whatman s No.42型滤纸测试固结前和剪切后土样吸力,研究同一正应力下初始吸力和剪后吸力的变化趋势及机理,并用非饱和直剪测试结果对常规直剪和滤纸法测得的吸力与强度进行了效验。研究表明,土-水特征曲线的进气值和残余值对固结前和剪切后干密度和吸力的变化起控制作用,获得初始吸力与剪后吸力的变化关系。基于Vanapalli模型,提出了利用土样初始土-水特征曲线、有效黏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预测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的公式,研究结果简化了非饱和土强度测试方法,节约了时间,为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大庆长垣应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的难点问题,系统阐述了井震联合小尺度构造解释的方法和储层预测的研究。(1)开展分级分层次构造解释,建立了小尺度地质体精细构造解释;(2)在低级序小断层识别和组合方面,采用井指导和验证地震断层解释,同时结合相干体、倾角定位、三维可视化等技术进行综合研究;(3)微幅度构造研究采用井点分层数据小网格成图为主,辅以手动识别、趋势面法、相干体等手段进行逐一落实。储层应用实践证明,地震属性技术预测储层普适性较差,对“泥包砂”型的砂体预测是有效的。地震重构反演技术预测储层精度较高,不仅较好地反映砂体接触关系,而且预测了砂体横向边界。采用“井点定相、切片组形”方法,利用测井曲线形态差异和高程差等特征,辅助以反演切片来研究河道垂向演化,最终实现多期河道的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