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西北东部地区春季降水及其水汽输送特征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文中使用 1 96 2~ 2 0 0 2年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 ,考察了中国西北东部地区春季降水及其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和异常变化。分析表明 ,该地区春季降水时段集中、变率较大 ,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水汽主要来源于南部季风区 ,输送路径集中于青藏高原和偏南方向 ,偏东方向输送相对较弱 ,而且西太平洋副高和高原对输送路径具有显著影响 ;多雨年的异常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偏东方向海洋上的异常向西输送和前期由菲律宾及其北部海区的向北输送 ;对异常水汽通量进行分解后发现 :由环流异常引起的平均水汽输送在多数年份的降水正异常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而平均环流对异常水汽的前期输送对于局地降水异常也有一定贡献 ;多雨年的环流异常集中表现为高度场上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正异常中心 ,这有利于偏东、偏南的异常水汽输送到西北东部。结果初步认为西北东部地区的空中水汽资源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和利用潜力 ,该地区是维系西北内陆地区空中水资源乃至水分循环过程的水汽输送关键区  相似文献   
82.
扰动位能与大气环流异常的耦合关系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前期局地扰动位能理论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着眼于扰动位能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和机理问题,采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分析了扰动位能与高、中、低层大气动能的耦合相关模态以及年际变率情况,同时考察它与作为大气质量分布的海平面气压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从物理上初步探讨了扰动位能与大气动能以及质量的相关机理问题.结果表明,扰动位能自身变率的第一模态同时也是与大气环流异常场耦合变化的主要模态,与之相对应的大气动能和质量场的主模态也是其自身变率的支配模态,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物理机制.而且,热带外地区大气环流主模态特征的形成,与扰动位能兼具全球尺度纬向对称结构和局地尺度纬向非对称性密不可分.另外,冬季南北半球环状模指数与扰动位能的前两阶矩存在非常好的相关关系,而在夏季这种关系明显削弱,仅存在于南半球.  相似文献   
83.
以傅里叶变换为基础,证明了重力全梯度张量满足拉普拉斯方程,进而实现了梯度张量的延拓计算.三维断层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梯度张量向上延拓计算在理论上是严密且可以实现的,计算误差主要是由有限的积分范围所致,延拓高度越高则误差越大.而梯度张量的向下延拓则属于不适定问题.一般情况下,当延拓高度大于三倍点距时即出现严重的振荡现象,导致有用梯度张量信息的淹没.结合黑龙江省虎林盆地的梯度张量,验证了梯度张量延拓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4.
基于T639集合预报的我国2016年极端温度预报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嘉雯  高丽  任宏利  陈权亮  蔡宏珂 《气象》2019,45(4):469-482
基于我国T639集合预报系统的2 m温度模式实时预报和分析场资料,对历史气候百分位分布进行了估算,并对2016年我国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集合预报进行了检验评估。分析表明,对于某一区域代表站点,不同超前时间对应的气候百分位分布变化趋势均与分析场的基本一致,但不同区域代表站点之间以及同一站点不同季节之间的气候百分位分布则存在差异。Talagrand分布检验结果显示,T639集合系统对哈尔滨和长沙站的预报存在暖偏差,而对北京和拉萨站的预报则存在冷偏差,其余典型站表现出预报离散度偏小的特点。基于历史气候百分位定义,对2016年极端温度进行识别、预报和检验。TS评分结果表明,T639集合系统对于我国极端温度总体上具有一定预报性能,预报技巧在各个区域有较大差别,极端高温在江南和东北区域技巧相对较高、极端低温在华北和南方技巧较高。对于不同预报方法技巧比较显示,集合平均法对极端信号有平滑效果,总体技巧偏低,集合众数法对低温技巧增加明显,而采用集合最大值和最小值法对极端信号则有放大效果,对高温技巧增加明显,但对低温技巧则不明显。由此可见,采用合适的方法对集合预报中极端信息的正确提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5.
梅山铁矿外围金、铜、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梅山铁矿接替资源勘查中,首次发现了金、铜、钼多金属矿体,通过岩石学、流体包裹体及激光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等手段初步研究了其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金、铜、钼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在铁矿层顶部和外围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的"近矿指示蚀变带"中,属于燕山早期大王山旋回的产物,矿床成因类型为陆相火山-沉积期后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86.
流动状态下的CO2/CH4竞争吸附特性对高效开采页岩气具有重要作用.引入吸附选择性系数和置换效率,建立石墨烯微纳米孔隙模型,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在压力驱动条件下,模拟微纳米孔隙中注入压力、温度及压差对CO2/CH4二元混合物竞争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吸附能力强于CH4,流动状态下吸附选择性系数和置换效率与注入压力呈正比,与温度呈反比;流动状态下的CO2/CH4的吸附选择性较无流动时的低.该结果为研究页岩储层中CO2/CH4竞争吸附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马家嘴地区古近系戴南组物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合运用碎屑岩类分析法、重矿物法、沉积法三类物源分析方法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马家嘴地区戴南组的物源进行了分析。马家嘴地区母岩岩性以火成岩为主,其次为变质岩和沉积岩,其中中酸性火成岩的分布范围要比基性火成岩分布范围广,变质岩以中—低级变质岩为主,深成岩较少。对研究区内各层段砂岩类型、岩屑类型及含量变化、砂岩百分含量、地层厚度、沉积相展布、重矿物稳定系数、重矿物组合、ZTR指数和重矿物指数等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戴南组沉积时期马家嘴地区各个区块具有不同的物源方向,马8区块沉积物主要来自菱塘桥低凸起方向,部分来自通扬隆起;马31区块沉积物来自菱塘桥低凸起方向,古河流发生迁移;马33区块沉积物来自通扬隆起。  相似文献   
88.
对河北邯郸HZ S孔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变形式既有与全球同步的特点,也有本区域独自的特征。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变过程如下:(1)晚更新世末次间冰期气候温暖湿润(130~75 kaBP),植被为森林草原;末次冰期气候演化经历了寒冷干燥(75~55 kaBP)→温暖湿润(40~30 kaBP)→寒冷干燥(30~10 kaBP)的过程,植被演替过程相应为草原→森林草原→草原。(2)全新世气候演化经历了温凉略干(10~8 kaBP)→温暖湿润(8~3 kaBP)→温凉偏干(3~0 kaBP)的过程,植被演替过程相应为疏林草原→森林草原→疏林草原。(3)发生在25 kaBP左右,16 kaBP左右和11~10 kaBP的冷事件可能是Heinrich事件3、1和Younger Dryas事件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响应。  相似文献   
89.
本文叙述了抚松县西林河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0.
集合预报在数值天气预报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有效提取集合样本信息以提高集合预报技巧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基于中国全球集合预报业务系统(GRAPES-GEPS)的500?hPa高度场集合资料开展对环流集合预报的分类释用方法研究,并对集合聚类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分析.通过在传统Ward聚类法中引入动态聚类的"手肘法"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