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50a青海西宁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梅朵  高原  马艳  韩辉福 《干旱气象》2013,(1):100-106
利用西宁市1961~2010年年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最低温度、极端最高最低温度,研究西宁气温变化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来西宁市4季和全年的平均气温都呈上升趋势,近些年来略有回落,其中冬季增温最明显。西宁市最高最低气温变化在线性增温趋势的稳定性、倾向率和突变现象均有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各季节的平均最高气温的线性趋势均稳定,平均最低气温在冬季和夏季线性增温趋势稳定,最高气温的倾向率在各个季节或年平均上比最低气温的倾向率大得多,冷季的线性倾向率明显大于暖季;极端最高气温线性趋势呈上升态势,极端最低则为弱的下降趋势;极端最低和年平均最低气温突变发生较早,在1963年附近,极端最高和年平均最高气温突变时间大体一致发生在1990年代。  相似文献   
42.
青岛逆温层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娜  黄容  马艳 《海岸工程》2014,33(4):14-25
利用2006-2012年青岛站逐日08时和20时(北京时)的探空资料,研究了青岛市大气逆温层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大气逆温层和城市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岛的逆温在春季最多,夏季最少,以接地逆温为主.接地逆温层平均厚度为290.6 m,最大厚度可达1443m;平均强度为0.56℃·(100m)-1,最大强度为10.00℃·(100 m)-1.空气污染前和污染时出现的逆温中,接地逆温占73.2%.空气污染前24 h内的20时和污染时08时的逆温强度与污染日API呈正相关关系,逆温层厚度与空气质量关系不明显.中度以上污染时,08时接地逆温强度与污染日API相关系数达0.99,通过0.001的置信度检验.  相似文献   
43.
郭丽娜  马艳 《海岸工程》2023,(1):99-110
利用青岛市1981—2017年7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的年、月、日和小时降水观测数据,分析在气候背景和城市化进程下青岛市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7年青岛市年平均降水日数75 d,年平均降水量654.0 mm。青岛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981—2010年呈现增加、2011—2017年呈现减小的趋势;南部沿海地区的青岛站、胶南站年降水量增加的趋势较大,中北部地区的即墨站、胶州站相对较小。青岛站、崂山站、胶州站和胶南站在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呈增加趋势,北部地区的莱西站和平度站则表现出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减少的特点。各站降水典型年小时降水频次日变化特征较为明显,降水在凌晨至上午发生最多,出现概率为2.6%~6.7%,午后至前半夜明显减少。超过20 mm·h-1的整点小时降水胶南站最多,达7次。降水典型年7月期间500 hPa高度场表现为“两槽两脊”或“两槽一脊”环流型,高空槽均较常年偏强,西太副高主体位于120°E以东,15°~35°N的西太平洋海面上空,脊线位置在25°N附近,青岛地区处于西北...  相似文献   
44.
本文利用1996年4月中国和韩国第一次同时在黄海海域的调查资料,选用两种整体参数化公式分析春季黄海海气湍流通量交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的高值区皆位于山东半岛和朝鲜西岸的近岸海域,而低值区则出现在长江口东北近海;在平稳天气条件下,表层各通量具有日变化特征,而强风条件下的感热、潜热和动量通量分别是平稳天气条件下的5.7倍、6.6倍和7倍。  相似文献   
45.
四维资料同化方法的特点分析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把任意分布的观测值通过空间和时间插值分析到网格点的方法相比较 ,利用动力关系分析问题 ,其优势性十分明显。在一个能提供时间连续和动力耦合的模式预报方程中 ,有机地结合现在和过去的资料 ,即众所周知的四维资料同化。从目前经常应用的四维资料同化方法出发 ,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今后四维资料同化方法在预报模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马艳  陈尚  董海鹰 《暴雨灾害》2017,28(6):550-556

基于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WRF,检验分析YSU和MYJ两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分辨率分别为1 km(称为USGS)和500 m(称为MODIS)的两类下垫面资料对2014年5月9—12日青岛一次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分析表明, YSU和MYJ方案都能模拟出强降雨带的位置和强度,MYJ试验对大雨TS评分高达0.88,YSU对暴雨TS评分为0.65;和USGS试验相比,MODIS试验提高了暴雨的TS评分,提高率为6.2%,但对大雨仍易空报。YSU、MYJ和MODIS试验较好地模拟了2 m气温、10 m风向。YSU模拟的2 m气温准确率是降雨前优于降雨开始后,MYJ则相反;MODIS试验预报沿海地区气温偏高。和USGS相比,MODIS提高了近地面风速和风向的模拟精度。总体上,所有试验方案对所考虑气象要素的模拟,基本上是内陆站准确率高于沿海站,YSU优于MYJ,MODIS优于USGS。

  相似文献   
47.
马艳 《地下水》2012,(2):112-113
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其表现为:破坏土壤,降低土地资源的持续生产能力,淤积江河水库,影响农业水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恶化,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水土流失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48.
高荣珍  马艳 《山东气象》2021,41(4):26-35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青岛雷达产品以及“天衍”雷达拼图产品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台风“巴威”外围致山东半岛西部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及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巴威”在黄海北上期间,其外围暖湿气流与冷空气在山东半岛西部到鲁东南交汇,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东北—西南向深厚的切变线,高层处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产生强降水,强降水位于850 hPa切变线及其右侧偏东风一侧。2)前期降水回波先后表现为两条有组织的线形回波带,其形成、发展和移动与850 hPa切变线密切相关;后期切变线右侧偏东风气流中γ中尺度辐合不断触发单体新生,青岛即墨境内组合反射率因子CR、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差分相移率KDP均显著增大,导致即墨南泉连续两个小时雨强大于100 mm?h-1。3)切变线附近垂直上升运动深厚,850 hPa以下水汽通量辐合较强,为中尺度系统提供了触发条件和水汽条件;850 hPa,θse暖舌位置与切变线一致,暖舌中心达352 K,为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提供了能量条件;对流层中高层弱冷空气对触发强对流天气起到一定作用。4)850 hPa以下水汽通量辐合量值≤-8×10-7 g?cm-2?hPa-1?s-1的区域与暴雨区基本吻合,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及垂直上升运动中心越低越有利于出现强降水。  相似文献   
49.
基于抽水试验的地热储层水文地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高锋  穆建军  李晓辉  刘涛  马艳  陆波 《地下水》2009,31(3):114-116
通过将地热水井的抽水试验概化为无观测孔和有一个观测孔两种不同的模型,从不同角度对西安市南郊地区,蓝田灞河组地热储层的水文地质特性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热储层在以 90.16 m3/d 的流量抽水时,其影响半径为 886.37 m,渗透系数为 0.758 m/d.  相似文献   
50.
于慧珍  马艳  韩旭卿 《气象科技》2023,51(1):94-103
以山东半岛南部沿海为例,利用旋转T模态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对大风的环流形势和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大风的天气型有5种,按大风日数从多到少依次为西北路冷高压型、低压槽后型、低压槽前型、江淮气旋型和北路冷高压型,与不同天气型下大风发生的概率大小顺序一致。(2)冷高压型(包括西北路冷高压型和北路冷高压型)的冬季大风最多,低压槽型(包括低压槽前型和低压槽后型)的春季大风最多,江淮气旋型的春、秋季大风最多。(3)高空冷平流、地面冷高压和动量下传是西北路冷高压型大风的成因;高空冷平流和地面冷高压是北路冷高压型大风的成因;高空暖平流、入海高压和东北低压是低压槽前型大风的成因;高空冷平流、地面冷高压和东北低压是低压槽后型大风的成因;受高空正涡度平流和暖平流影响,气旋发展并向东北方向移动在半岛南部形成大的气压梯度是江淮气旋型大风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