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6篇 |
免费 | 481篇 |
国内免费 | 4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5篇 |
大气科学 | 363篇 |
地球物理 | 432篇 |
地质学 | 1165篇 |
海洋学 | 148篇 |
天文学 | 49篇 |
综合类 | 131篇 |
自然地理 | 3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123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118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110篇 |
2004年 | 89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82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99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The difference-frequency (DF) ultrasound generated by using parametric effect promises to improve detection depth owing to its low attenu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deep tissue imaging. With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infusion, the harmonic components scattered from the microbubbles, including DF, can be generated due to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A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DF generation from microbubbles under the dual-frequency excitation is proposed in formula based on the solution of the RPNNP equation. The optimisation of the DF generation is discussed associated with the applied acoustic pressure, frequency, and the microbubble size.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by using a dual-frequency signal to excite microbubbles. Both the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optimised DF ultrasound can be achieved as the difference frequency is close to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microbubble and improve the contrast-to-tissue ratio in imaging. 相似文献
152.
分布于湖南东北部的石蛤蟆岩体侵位于新元古代地层中。由微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两期侵入体组成。通过锆石SHRIM PU--Pb法测得岩体侵位年龄为157土2Ma(2d),MSWD=0.98,成岩时代为晚侏罗世。SiO2=68.26%~68.53%,K2O/Na2O=1.37~1.59,岩石属镁质、准铝质-微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Rb/Sr较低(0.40~0.56);乏REE较高(171.48~183.81),Eu为弱负异常(δEu=0.86~0.93),(La/Yb)N=27.11~45.87;具较高的eNd值(-5.11)和高T2DM(1.63Ga)。综合研究表明,石蛤蟆花岗岩为混合源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KCG),其花岗岩浆有大量幔源物质加入。讨论认为岩体形成于构造体制转换下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是造山晚期张弛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3.
154.
非量测相机在南极大比例尺成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量测相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中还是一个新的尝试。本文通过在南极航摄中的应用试验,阐明了非量测相机应用于大比例尺测图成图是可行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5.
塔里木盆地阿克苏-柯坪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的沉积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讨论了塔里木西北缘厚一千余米的寒武系-奥陶系暗色碳酸盐岩夹细碎屑岩系的沉积环境。寒武系以粉-细晶白云岩、微晶叠层石白云岩夹细碎屑岩为主;奥陶系以含硅粉-细晶白云岩、内碎屑岩、细碎屑岩与灰岩的混合岩互层为主。根据矿物成分、生物化石、结构构造、岩石的元素、稳定同位素、矿物组合等判断,其沉积环境为半封闭的潮坪环境至开阔的陆棚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56.
结合工程测量课程建设,着重从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 相似文献
157.
本文指出 B.Epstein提出的地震震级分布函数G(y)=exp(——e-y),y0并不是Ⅰ型极大值分布函数,而是泊松指数型复合极值分布,这是因为G(y)在y=0处有跃度e-.当地震资料中有某一年无震时,Epstein方法就不适用了。为此,本文不但给出更一般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它与台风导致的海洋波高分布的计算是相似的。此法对地震资料较少的地区将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8.
论构造耦合作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构造耦合作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现今东、西太平洋的构造差异及古太平洋和现今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差异与俯冲的洋壳板块性状有关,即:①俯冲角度;②俯冲角度的改变;③俯冲速率;④俯冲速率的改变;⑤俯冲深度;⑥俯冲板块前缘与海沟间的水平距离;⑦俯冲板块在670km上、下地幔界线处的构造形态;⑧俯冲板块的位移及位移方向。这种深部构造活动对浅部构造形成的制约和影响,是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耦合现象的具体表现。中国西北部的盆山耦合现象是大陆内部的构造耦合作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远距离效应,导致中亚地区产生陆内A型俯冲,A型俯冲是造成盆地消亡、山系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9.
本文在研究大庆铜矿床地质和工艺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对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探索研究。通过三种选矿工艺的对比,表明选择性碎磨-浮选法是一种经济合理的,可获得高精矿品位和高回收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0.
武威市初、终霜日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布局,有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利用1961—2014年武威市4个气象站点初、终霜日(最低地温≤0℃)观测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该市年初、终霜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地形地势以及植被覆盖情况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武威市初霜日为山区早于荒漠区早于绿洲平原区,终霜日为山区晚于荒漠区晚于绿洲平原区,各地初、终霜日存在一定的异常性,正常初、终霜日均在60%左右,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的偏早和特早初霜日、偏晚和特晚终霜日的概率均在20%左右。在时间变化上,武威市初霜日呈显著推迟趋势,终霜日呈显著提早趋势,霜期呈显著缩短趋势,终霜日提早的幅度比初霜日推迟的幅度更大。初霜日和终霜日的时间序列均分别存在着8~10年和9~11年的准周期变化。初霜日在1998年发生了气候突变,终霜日在1996年发生了气候突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