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159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608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922.
923.
大陆构造系统动力学及构造应力叠加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对大陆构造动力学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指出大陆区域构造应力场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是多种内、外力的非线性动态叠加场,大陆构造应力叠加场的主要成分包括重应力场、热应力场、离心惯性应力场、板块互相作用应力场、壳幔相变应力场、地幔流剪切应力场和其他诸如地幔底辟、岩浆侵入等造成的应力场等。并以亚洲东北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系的形成演化为例,试图说明在大陆构造动力学系统内,各种因素总是以其固有的规律演化着,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叠加,甚至相互转化,导致构造应力场的多次转化,推动一场又一场不同方式、不同方向和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使中国大陆区域出现纷繁复杂的构造图象,铸成了特有的山川盆湖的分布格局。大陆构造系统动力学与现有的各种大地构造学的有机结合,可能导致"系统大地构造学"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24.
Taiyang Schichten(大阳层)系德国地学家von Richthofen1882年晋东南晋城西北的大阳镇创建的,Taiyuan Series(太原系)系翁文灏和A.W.Grabau,1923年据山西省会太原府创建的地层单位名称,因此,Taiyang Schichten不是Taiyan Series.李星学和盛金章(1956)误把Taiyang Schichten当作Taiyuan Se  相似文献   
925.
矿产资源整合是解决矿区开发布局不合理、实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的有效手段,而矿区资源储量数据则是编制整合实施方案的依据之一。重视矿产资源整合中的资源储量估算,结合矿区地质构造、开发利用现状等因素,采用适宜的储量估算方法,比较准确地估算区内资源累探量、采损量和保有量,为方案编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26.
彭一江  韩兰新 《探矿工程》2008,35(10):23-27
介绍了新型绳索取心钻杆及新型机械传动不停车倒杆立轴岩心钻机的特点及应用效果。分析了提高岩心钻探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同时提出了未来地质岩心钻机的发展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927.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成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在分析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铀成矿模式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该区铀成矿控矿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4阶段铀成矿模式,即:①潜水氧化板状矿体形成阶段(中侏罗世直罗晚期);②早期层间氧化作用及主要卷状矿体形成阶段(中侏罗世直罗期末—早白垩世伊金霍洛初期);③油气还原保矿阶段(早白垩世伊金霍洛期末—东胜期初);④晚期层间氧化铀矿体改造叠加阶段(中新世至今)。指出研究区存在2期古层间氧化带和1期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当各期层间氧化带相互叠合时,矿化明显加大变富,并认为研究区有利远景地段位于直罗组下段古河道两侧及下游迎水面一带,断层发育地段也是铀矿找矿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928.
分析了伊犁盆地南缘蚀源区14件磷灰石样品,其中南缘中西部10件,东部4件。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及其与高程的关系、单颗粒年龄、封闭径迹分布特征表明,伊犁盆地南缘样品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退火,但没有发生明显的区域性热事件。通过封闭径迹正演热史模拟得出,伊犁盆地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经历了三叠纪-侏罗纪晚期快速隆升,白垩纪-古近纪相对稳定和新构造快速隆升三个阶段。东西两段略有不同,西段隆升时间较早,样品所在地在早三叠世就开始强烈隆升,说明当时该处离原型盆地边界较近,而东段此时样品所在位置还可能接受沉积,直至中侏罗世末期才开始隆升剥蚀。侏罗纪原型盆地南部边界至少跨过大板煤矿,因为在该处出露中侏罗世西山窑组残留地层。相应的稳定阶段东段要滞后一些,稳定时间相对较短,西段该时段长达100Ma,而东段多在50~60Ma。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的时间东段相对较早,局部地段在38Ma就开始隆升。盆地南缘沉积相带的发育特征和新近纪(或第四纪)内给出的电子自旋共振年龄(ESR)均说明,沉积对构造具明显的响应,盆缘快速隆升阶段其盆地内相应的沉积物较粗,相对稳定阶段对应的沉积较细或缺失。  相似文献   
929.
辽东半岛饮马湾山辉长岩体为早第三纪晚期的侵入岩体,是东北地区最年轻的镁铁质侵入体之一.对该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并采用PELE(硅酸岩熔体结晶计算软件)模拟了岩浆结晶过程.研究表明,饮马湾山辉长岩具有高的Al2O3含量(16.28%~19.27%)和低的MgO含量(3.63%~5.57%),属于高铝玄武质.该辉长岩主要造岩矿物有橄榄石、单斜辉石、磁铁矿、钛铁矿、黑云母、斜长石和钾长石.辉长岩所具有的辉绿辉长结构、大量细长针状磷灰石、单斜辉石中较低的AlⅥ/AlⅣ值(0.00~0.28,平均为0.12)及橄榄石中较低的CaO含量(0.04%~0.24%,平均为0.12%),均体现出浅成侵入岩的特点.PELE硅酸岩熔体结晶模拟结果和岩石结构特征表明,辉长岩中矿物结晶顺序依次为:斜长石、橄榄石、磁铁矿、单斜辉石、钛铁矿、磷灰石、黑云母、钾长石.该辉长岩是高铝玄武质岩浆快速侵位至近地表处冷却结晶的产物,可能是该地区新生代强烈的岩浆底侵作用在浅部的表现.  相似文献   
930.
韩志刚  秦奋  崔彩辉 《测绘科学》2008,33(1):218-220
鉴于当前地籍信息系统建设转向Brower/Server模式的应用需求,提出基于J2EE架构进行分布式地籍变更的思路;通过对分布式地籍变更的功能分析,指出分布式地籍变更的功能需求,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采用XML文档对象进行地籍变更数据传输,利用OracleSpatial进行地籍数据的存储,应用构造点方法进行地籍变更实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地籍变更系统的总体框架与逻辑模型;最后对地籍变更的构造点方法实现算法、地籍变更数据传输的XMLSchema定义、应用服务器端EJB设计与数据库服务器端的存储过程开发进行了探讨,并最终实现了分布式地籍变更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