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159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608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张守信 《地质科学》1981,(4):410-412
《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是《中国地层规范草案》的修改草案,由尹赞教勋授领导的一个小组起草。经过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讨论,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12.
一、地层学的意义 地层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地层划分、对比的概念和理论是地层学的精髓。地层划分的概念在根本上决定地层学研究的范畴、内容和方法。不同的划分概念又是不同的哲学观点在地层学这门自然科学中的反映。 地层划分、对比的概念最集中地体现在人们所制定的地层规范中,而地层规范是一般指导地层实践(地方或区域地质测量、矿产地质调查与勘探、资源开发以及编制有关的地  相似文献   
913.
<正> 国际地科联(IUGS)国际地层划分分会(ISSC)、国际地科联、国际地磁和大气物理协会(IAGA)的磁极性时间表分会(SMPTS),最近(《Geology》7(12)578—583,1979)联名公布了国际地层指南的补充章节——磁性地层极性单位的最后修订本。这是继国际地层指南之后,由H.D.赫德伯格执笔起草的又一份有关国际地层划分的重要文献。这篇文件最终将要纳入《国际地层指南》未来的修订版构成独立的一章。 磁性地层极性单位的正式公开发表,标志着以岩层磁的极性为基础的地层学研究已经纳入了规范化。这对于地层学和磁的极性研究两方面,无疑均将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磁性地层极性单位由A—Q共十五节约一万字组成。A节是绪言,简介该文件从讨论起草到最后  相似文献   
914.
本文根据M.Novak法及R.V.Whitman法对埋入基础水平与摇摆耦联振动的集总参数模型提出了四参数的简化计算方法。埋入基础振动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的对比,表明本文方法比Whitman的修改参数法更符合实测结果,且比Novak方法更加简便、适用。  相似文献   
915.
正确分析天文大地网误差,是评价其质量的基础,本文从不同方法估算测角精度入手,分析了方向相关性和起始数据误差影响并导出了相应公式。指出:即使仅由于方向相关而没有全局性系统误差,也会使方差增大。从而说明,当前用方差比检验系统误差是不完善的。本文也从理论上论证了为什么二、三等三角网的其它大部分检验合格,而方差比仍大的原因。最后,在分析基础上,对方差比提出了改进方法,对分析天文大地网误差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16.
中国, 由于上新世到更新世受地形、气候和活动性构造的控制, 因此就成为研究上新统和更新统陆相地质记录的典型地区。近年来, 海相上新统和更新统的剖面在南海北部陆架、西沙群岛和台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特别是滨海平原的上新统和更新统的研究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917.
唐山-河间-磁县新生地震构造带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构造研究往往注重那些形成历史长且规模较大的活动断裂带。实际上还存在一种与现代地质环境和区域应力状态基本保持一致的最近构造阶段新发育的断裂带,即新生断裂带。地震活动与这两种构造带关系密切。根据地震和地质构造等资料分析认为,唐山-河间-磁县地震带是一条晚第三纪开始发育的新生地震构造带。  相似文献   
918.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7.2级地震的构造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竹君  任伏虎 《地震学报》1996,18(4):523-528
从地质构造背景、余震活动 、地震地表破裂及其位移分布特征和强地面运动等方面,分析了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7.2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几何学和动力学特点,认为野岛断裂和六甲山断裂走向相同,但倾向相反,上升盘与下降盘呈对角对称分布,属于逆走滑断裂.它们构成一条枢纽性走滑断裂,阪神地震就发生在该断裂的枢纽轴部,走滑断裂的枢纽运动导致了此次强震的孕育和发生.走滑断裂的枢纽运动常常伴随着大地震的发生,其动力学原因可以通过矩形截面梁扭转的应力分析来模拟.在一定的震中距范围内,地震地表破裂的位错量、余震密集程度以及峰值加速度随震中距的变化规律,有如在扭转的矩形截面梁内部从中心向周围的剪切应力大小的改变. 最后,从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构造力学条件,分析了神户市地震破坏最严重地区的分布特点.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在识别中长期地震危险区,而且在合理地建立地震灾害预测模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19.
中国东北地区地热资源及热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东北地区,盆地的热流高而在山区和地台区(额尔古纳和佳木斯地台)热流较低,通过对该区的研究发现,在地壳和上地幔中莫霍面埋深,高导层埋深和热流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该区热流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该区的地壳和上地幔的热结构引起了热流分布的变化。计算结果还表明,该区地台的地幔热流,地壳中10km以下和10km以上的热流对地表热流的贡献不同。该区松辽盆地中广泛分布着传导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对松辽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广泛的前景。最后结合已有的地质和物探资料,还给出了长白山天池火山地区长白温泉地热系统的概念性模型。  相似文献   
920.
在讨论黑水─泉州地学断面四川盆地区段地壳结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计算了该区段内14个点的不同构造层段的古地温和古热流值,建立了地壳然结构模型,并对沉积盖层的热演化史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在晚三叠世末到晚侏罗世末这一时期是热演化程度最高的时期,且在晚侏罗世末期已趋于热均衡状态。各地区各构造层段具有不同的热结构特征和热演化史,它总体上受控于岩石圈厚度及莫霍面的理深,局部受控于各构造层的厚度、物性特征及岩浆活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