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8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62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海藻中含有大量的长链和不饱和度很高的脂肪酸(Lovern,1936)。由于海藻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其中脂肪酸特別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组成与高等植物和淡水藻等有很大的区别,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之处,近年来已成为海藻化学研究的热点。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海洋动物自身不能合成PUFA,其体内的PUFA是通过食物链从海藻中摄取的,所以可以认为海藻是海洋脂肪酸的原始生产者,也是研究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和转化的主要环节。 马尾藻是海洋中分布范围广且产量高的大型海藻,作者研究马尾藻脂肪酸的组成,不仅着眼于其理论意义,而且更注重它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采用我国广西北部湾的马尾藻,利用气相色谱法(GC)较系统地分析测定了8种习见的马尾藻中脂肪酸的组分,就其在不同种类中的含量分布、饱合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存在比例等组成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与褐藻类的海带、红藻类的条斑紫菜以及绿藻类的孔石莼进行了比较,从而获得了马尾藻脂肪酸组成的基础数据,为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中国沿海经济海藻化学成份的测定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于1988-1990年在中国沿海十几个省区采集大型经济海藻样品60余种,应用高压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米光栅摄谱仪等分析手段,全面系统地测定其化学成份。结果表明,其中的有效成份为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维生素、脂肪酸、纤维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目前在于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海藻并建立数据库。  相似文献   
33.
对海水腐植质和海洋沉积物腐植质中的碳水化合物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与陆源腐植质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海水腐植质和海洋沉积物腐植质的富里酸(FA)和乙醇可溶有机物(ES)的酸水解液中单糖种类和含量多于、高于腐植酸(HA)。总糖含量测定结果与单糖相似。陆源腐植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明显低于海洋来源的腐植质。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一种快速、准确地测定3-(6-脱氧-6-磺酸基-α-D-吡喃型葡萄糖苷基)-sn-酰基甘油脂的方法。测定方法是基于苯酚和糖类能在浓硫酸快速加热下形成一种有色复合物。经过实验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酰基链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该测定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而且可以直接测定从薄层层析板获得的样品。  相似文献   
35.
提出快速、准确地测定海藻中3-(6-脱氧-6-磺酸基-α-D-吡喃型葡萄糖苷基)-sn-酰基甘油脂(sulfoquinovosyl acylglycerol,SOAG)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天青A能与SQAG形成1种可溶于氯仿的天蓝色复合物,在一定范围内,SQAG的量和反应液的颜色强度呈比例关系,线性范围为0.00442~0.11488/μmol,检测限为0.00442/μmol,该测定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经过实验和统计学分析表明,海藻中的色素等成分对本方法测定SQAG结果影响较小,因此从海藻中提取样品后,可以直接采用天青A比色法测定SOAG含量。  相似文献   
36.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素以含砂量高而著称于世,每年平均有12亿吨泥沙输送至河口,其中约有三分之二淤积在三角洲前沿,使黄河河道在三角洲上交替改变,河口不断地延伸、摆动,演变剧烈,构成了河口区特殊的水文和地球化学特征。为了配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84年对黄河口进行综合调查,作者于同年春季和夏季对河口及其毗邻海  相似文献   
37.
褐藻酸中糖醛酸组分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褐藻胶于1883年首次由英国化学家Stanford从掌状海带(Laminaria digitata)加碱提取得到的。1929年,Nelson等证实褐藻胶的组成单位为D-甘露糖醛酸。从此,人们一直认为D-甘露糖醛酸是褐藻酸的唯一组分。1955年,Fischer等用纸层析法首次确定褐藻酸中除D-甘露糖醛酸外,尚含有L-古罗糖醛酸和少量葡萄糖醛酸。其后Whistler等以及Hirst等相继证实了褐藻胶中确实有L-古罗糖醛酸存在。  相似文献   
38.
39.
海藻中植物生长素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丽君 《海洋科学》2003,27(3):70-72
海藻样品在经过提取、分离和纯化等前处理步骤后,以薄层色谱(TLC)法定性检测了16种海藻中的植物生长素(IAA)以及提取和分离纯化的效果。结果表明,大部分海藻样品经过提取、脱色、萃取、柱层析纯化过程后都发现含有IAA的显色斑点而其它生长素的显色斑点很少。这些结果说明了16种海藻样品中都含有IAA以及定性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前处理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0.
采用了与季铵化合物有高度化学反应特异性的雷氏盐(四硫氰基二氨合铬酸氨 ,Am moniumreinecke,ammoniumtetrathiocyanatodiamminechromate)将季铵化合物从样品中沉淀出来以达到提取和分离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 ,海藻中季铵化合物的含量很丰富 ;绿藻特别是浒苔中的季铵化合物含量最高可达到1.3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