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0篇 |
免费 | 89篇 |
国内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5篇 |
大气科学 | 85篇 |
地球物理 | 109篇 |
地质学 | 298篇 |
海洋学 | 55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40篇 |
自然地理 | 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锶同位素对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主要介绍了锶同位素基本的地质地球化学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1)在岩石-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对风化作用的指示意义;(2)在河流-河口系统中对古盐度和河流古流量的定量指示意义;(3)在大陆-河流海洋系统中对风化作用和气候变化的指示意义;(4)在流体-岩石系统对成岩作用和流体/岩石比的定量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2.
93.
94.
95.
西藏北冈底斯早白垩世花岗岩分布广泛;扎独顶岩体作为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其分布广泛,呈岩基型式产出,在岩性上属二长花岗岩。在岩石化学上扎独顶岩体具有富Si O2(70.05%~74.97%)和K2O(4.09%~5.35%),贫Ca O(0.93%~2.19%)、Ti O2(0.22%~0.52%)和Al2O3(12.81%~14.24%)的特征;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99~1.0)高钾钙碱性系列。岩体稀土元素总量偏高(∑REE=199.36×10-6~247.91×10-6),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5.82~6.88),Eu负异常明显(δEu=0.30~0.45),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呈向右缓倾的V型。微量元素显示其富集Rb、Th、K、Zr和Hf,亏损Nb、Ta、Sr、Ba、P和Ti,(Zr+Nb+Ce+Y)平均值为427.63。全岩锆石饱和温度(828~838°C)表明岩浆形成温度高。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扎独顶岩体为A型花岗岩。扎独顶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03.8±1.0)Ma,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在构造判别图解上位于碰撞后的A2型花岗岩区,是在碰撞后岩石圈伸展背景下,由于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岩石圈地幔与壳源熔体部分熔融并经历过一定程度的混合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6.
97.
阿克苏东部冰雹天气发生规律与降雹日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85~2004年阿克苏东部(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20a间的冰雹天气资料,统计分析冰雹天气发生规律(生成源地、移动路径),并探讨了雹云成因及雹日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8.
2004-03-18 23:10~23:50 UT期间,“双星(Double Star)”探测一号卫星(TC-1)在向阳面磁层顶高纬晨侧由内向外穿越磁层顶,其时TC_1的GSM坐标为 (7.5RE, -5.5RE, -5.4RE), RE为地球半径.穿越过程中TC_1观测到了8个通量管和1个磁通量传输事件(FTEs).在此期间Cluster星簇位于向阳面太阳风内,其GSM坐标为(18.0RE, -3.1RE, -6.2RE),其4颗卫星监测到行星际磁场(IMF)的BZ分量持续南向,BY有较大的负值.本文的研究表明:TC_1观测到的前7个通量管具有准周期重现性,周期大约是1~4 min,明显小于以前所观测到的FTEs的平均周期(8~11 min);所有的通量管都具有较强的核心场.本文分别使用最小方差分析法(MVA)和Grad_Shafranov反演方法(GSR)对通量管的轴向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发现所有的通量管主轴基本沿晨昏向,结果显示GSR方法在轴向分析上比MVA优越.本文使用GSR方法对通量管的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恢复出了通量管的磁场在卫星穿越面的结构图;此外,本文还对这次多重通量管事件进行了deHoffmann-Teller(HT)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通量管大致朝南极方向运动,均来源于向日面低纬区域.这说明它们可能起源于向日面低纬区,由该区的磁场分量重联产生. 相似文献
99.
100.
以1998-2014年5期库布齐沙漠南缘的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野外调查分析了沙丘固定与活化过程中的形态演变,探讨了区域风况和降水等气象要素对沙丘固定与活化及形态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丘随降水量的年际波动经历了固定-活化-再固定3个阶段。监测初期的片状流动沙丘演变为大型抛物线形沙丘并得以固定,固定的抛物线形沙丘以发育风蚀坑形式活化,进而形成多个抛物线形沙丘,最后这些沙丘又被植被固定,沙丘形态趋于更加复杂。但在此过程中,风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区抛物线形沙丘既可起源于新月形沙丘或片状流沙,也可由风蚀坑发育而成,其中植被作为沙丘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发现在抛物线形沙丘移动过程中,当背风坡发育滑落面时,沙丘的移动最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