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人工快速渗滤复合系统处理洗浴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针对传统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水力负荷低,占地面积大的弱点,提出了采用人工砂和天然砂作为渗滤介质建立复合系统的试验方案,并以洗浴污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5个月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系统具有较高的水力负荷和较好的去污效果,其COD,BOD5,SS和阴离子洗涤剂(以MBAS代表)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25%,86.75%,98.95%和90.86%。处理出水中COD,BOD5,SS和阴离子洗涤剂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7.30,5.84,0.3和0.18mg/l。  相似文献   
52.
地下水有机污染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初探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健康风险评价是定量描述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重要方法,目前国内主要应用于地表水或污水回用的评价。文中针对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考虑中国人饮水习惯及有机污染物的自然衰减作用,对U·S·EPA推荐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以北方某市一典型有机污染区的地下水为例,对地下水中污染物通过食入和皮肤接触两种途径进入人体产生的危害进行了风险计算和评价,分析了其主要风险来源。结果表明,典型区各点的非致癌风险均未超标,但有4个点的致癌风险超过U·S·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值(1·0×10-4),其中B408点致癌风险高达1·37×10-3,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各个点风险的主要贡献因子均是饮水途径摄入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但饮用煮沸的水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风险,建议不饮用生水。  相似文献   
53.
环境介质中高氯酸盐污染及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蕊  刘菲  张苑  陈鸿汉  秦莉红 《岩矿测试》2012,31(4):689-698
高氯酸盐(ClO4-)是一种有毒的无机阴离子,其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控制与修复高氯酸盐污染环境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最具应用前景。国外已开展环境中高氯酸盐污染现状的调查工作,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去除高氯酸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的相关研究较少。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氯酸盐的污染现状及微生物修复高氯酸盐的最新研究进展。由于高氯酸盐的高水溶性和低吸附性,当前研究最多的是高氯酸盐水体污染,这些水体通过饮用水(源水)或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在微生物修复方面,从有机电子供体,无机电子供体(H2、Fe0等),电子受体(O2、NO3-、SO24-)及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因素(pH值、温度、氧化还原电位、盐度)等方面总结了各因素对微生物修复技术去除高氯酸盐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开展微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氯酸盐污染修复领域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地埋式砂滤系统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地埋式砂滤系统是一种新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主要由预处理单元、布水系统和砂滤3部分组成。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包气带中的生物降解、吸附、沉淀、过滤等机理净化污水。大量资料表明 ,地埋式砂滤系统不仅具有简单、可靠、低能耗、低建设费用、易操作等特点 ,而且其处理效果好、水力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对地表环境影响小等 ,是处理小流量生活污水的有效途径。加强地埋式砂滤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对环境保护和污水资源化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包气带土壤中氨氮污染迁移规律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目前在氨氮污染迁移规律研究中采用柱实验模拟以及软件模拟的方法较多,土壤生物技术则广泛应用于污染物降解领域,而在污染物迁移规律研究中应用较少。本文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以及典范对应分析相结合,对华北平原3个典型氨氮污染区土壤表层至包气带剖面微环境的细菌垂直分布特征及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合污染区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认为包气带土壤剖面的细菌群落中存在着与氮循环、硫酸盐代谢等过程偶联的优势细菌类群,说明土壤微环境中细菌群落分布明显受氨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硫酸盐的分布影响,进一步表明污染土壤优势菌群的群落结构信息是描述包气带土壤环境氨氮污染物迁移规律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6.
为指导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笔者从地质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沉积环境对浅层地下水水质分布的影响;充分利用研究区域浅层地下水的历史水质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质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沉积环境对研究区的浅层地下水水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控制作用,而人类活动对浅层地下水的水质演化具有污染和开采淡化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57.
地下水中苯并[a]芘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色谱质谱法对2000~2002年地下水中苯并[a]芘含量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苯并[a]芘在地下水环境中迁移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地下水中苯并[a]芘的来源。结果表明,苯并[a]芘在潜水含水层、200m的承压含水层以及500m的煤系地层和1000m以上的岩溶水中都有检出,含量低,为数个ng/L;由于苯并[a]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很大,为106个数量级,具有很强的憎水性,会强烈地被吸附在土壤颗粒物的有机碳上,因此苯并[a]芘很难从表层土壤中迁移进入地下水,土壤和沉积物是其主要的环境归宿;从理论上看,地下水中的苯并[a]芘是天然来源。  相似文献   
58.
针对当前岩溶学研究领域中空隙位置定量预测和数学描述的难题,选择研究程度高、资料丰富、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山东济南泉域的含水岩裂隙介质,运用序列指示条件模拟方法研究空隙间的连通性能,预测岩溶裂隙密集带和强径流带的位置。研究表明,它既可给出其模拟数值的波动区间,朋不同分位数值模拟图均能明显一致地指示出岩溶裂隙密集带和强径流带位置,尤其是当样本点较少时,也可获得几乎与样本点较多时的一致成果,从而为该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59.
混凝法用于污水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混凝法处理洗浴污水,并把处理后的水作为中水回用。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因素有混凝剂的种类,混凝剂投加量,水力条件等方面。混凝法处理洗浴废水的最佳条件是:选择比较便宜易得的混凝剂(硫酸铝)采用适宜混凝剂浓度(5%),强化混凝反应强度和时间(强搅拌 较长的反应时间),投加适量的混凝剂(90mg/L)。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可以使处理后的洗浴废水达到中水回用标准和生活杂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莱州湾南岸潍坊地区的咸-卤水入侵,引起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土地资源退化和植物生态环境恶化。咸-卤水平均每年入侵29.7km^2,卤水、咸水和微咸水区的入侵速度各不相同,地下水漏斗发展控制咸-卤水入侵过程,咸淡水界面稳定在淡水开采区的地下水漏斗北缘。咸-卤水入侵淡水时,地下水化学特点虽然主要决定于淡水和卤水特征,但是阳离子交换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