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大亚湾直鲷标志放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7年在大亚湾开展了真鲷Pagrosomus major的标志放流研究,以探讨了以人工放流增残大亚湾真鲷资源的可行性,标志放流的真鲷共2000尾,体长为57-71mm(平均体长为61mm),标志放流效果明显,共回捕标真鲷324尾,回捕率达16.2%,初步了解了标志真鲷在大亚湾的分布移动趋势及生长等情况。  相似文献   
112.
中酸性岩浆岩地区水文地球化学组分映震能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廖丽霞  黄可琴  黄声明  陈琳 《地震》2002,22(4):42-48
讨论了水文地球化学组分的映震能力与岩石矿物成分的关系, 并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了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在孕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 力图揭示发生水文地球化学前兆异常的内在因素, 为地震水化学前兆异常提供内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3.
深海有机质的来源与演化及其碳酸盐含量变化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分析新不列颠海沟水深3908 m采集的柱状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含量、有机碳的δ13C值和AMS-14C定年以及CaCO_3含量变化,探讨该海区的有机质来源与演化及碳酸盐含量变化与控制因素。研究发现:(1)该地区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海洋自生有机质,但受到陆源有机质输入的影响,其中在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期,海平面相对较低,但海平面逐渐上升会带来部分侵蚀的陆源土壤输入,而且作为降水带的赤道辐合带(ITCZ)位置偏南引起的陆源剥蚀物质输入增强,使陆源有机质贡献比例较高,主要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森林土壤的有机质贡献;(2)该地区的CaCO_3含量在末次冰消期以来呈现出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中晚期较低,而全新世早中期较高的特征,其变化主要受海平面变化和ITCZ迁移引起的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强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塔河岩溶型碳酸盐岩缝洞系统流体动态连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志宏  陈琳  鲁新便  杨敏 《地学前缘》2012,19(2):110-120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集体属于表生岩溶作用形成的喀斯特缝洞系统。其储集体孔隙空间类型主要为与原始组构无关的连通孔洞,其孔隙系统由岩溶洞穴、溶蚀裂缝和溶蚀孔三大类型的储集空间复合而成。油田开发实践证实,油藏呈现出多压力系统、差异连通的特征。文中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连通缝洞孔隙系统的特征,分析了区别于分散型碳酸盐岩储集体的特征。基于油藏的孔洞系统复杂的特点,说明利用各类动态资料对油藏储层缝洞体研究十分重要。通过动态研究方法,推测喀斯特缝洞系统中的连通体--“缝洞单元”。笔者提出了利用动态信息分析油藏之间缝洞连通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同一缝洞单元内,单井地层压力趋势下降相似;(2)井间干扰系统测试是较直接的连通确定方法;(3)开发井生产异常,导致同一缝洞单元相邻井出现相应动态变化;(4)注水井的示踪剂注入,检测邻近井检测示踪剂的含量、受效时间等,判断井间的连通级别;(5)不通缝洞单元的流体组分、密度和粘度等存在差异。结合塔河油田实际资料,共划分了42个缝洞单元,认为缝洞储集体的分布与岩溶古地貌、古水系和断裂带有一定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15.
边界条件对多年冻土路基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鑫  喻文兵  陈琳  刘伟博 《冰川冻土》2014,36(2):369-375
多年冻土区的年平均气温是影响冻土路基边界条件的重要因素. 在附面层原理的基础上,考虑采用带有相变的控制方程和数值方法,以相同尺度的路基模型为前提,选取不同的年平均气温为影响因素,对青藏工程走廊公路路基的人为冻土上限和年平均地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公路路基下年平均地温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升高,人为冻土上限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显著下降. 在年平均气温为-7.16 ℃时,路基修筑50 a后其年平均地温为-3.61 ℃,其人为冻土上限为-0.97 m;年平均气温为-3.21 ℃的条件下,路基修筑50 a后其年平均地温仅为-0.1 ℃,其人为冻土上限也降至-13.11 m. 因此,可以看出:在未来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现有处于稳定状态的冻土路基将逐渐变得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6.
基于手机自动定位的地震灾情速报系统是依托目前手机广泛使用于福建省各乡镇、街道以及绝大部分行政村这一有利条件而研制的。在分析地震灾情速报系统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该系统,并划分系统功能模块。讨论了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如反距离权重插值、基于ArcGISServer的开发WebGIS系统架构等。最后通过地震事件实例展示了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7.
本文通过对地震分析预报数据库现状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对比数据仓库的优越性,分析了建立数据仓库综合预报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而简要介绍了其功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8.
陈明生  陈琳  周江 《物探与化探》1987,11(5):374-381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频率测深资料解释问题,本文提出了数字解释技术.首先实现了频率测深曲线的数字滤波正演计算,较数值积分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在此基础上,进而完成了广义逆矩阵方法的自动反演解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9.
苏涛  石进  陈琳 《海洋工程》2020,38(4):46-53,60
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河段新浏河沙护滩潜堤及南沙头通道潜堤工程是典型的航道整治工程,经调查发现限流潜堤冲刷坑在两侧余排外对称分布,12 m以深等深线呈不连续坑状,南侧个别区段冲刷坑已侵入排内。基于工程地形监测和地质资料分析,通过现场水深测量、旁扫声纳扫测、潜水探摸、水文观测和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对限流潜堤排外局部冲刷情况和发生原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潜堤排外冲刷是越顶水流长期作用所致,冲刷发展变化具有代表性,冲刷最大深度与地质条件有一定相关性。潜堤南侧护底余排边缘局部余排受外力损毁,引起排内冲刷,如进一步发展会影响堤身及结构安全,需对护底损坏部位进行修复以保证整治建筑物护底功能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20.
DEM数据是流域水文分析和模拟的基础,不同DEM分辨率尺度深刻影响着水文分析和水文过程模拟的结果。本文基于机载LiDAR获取的DEM数据,分析了不同分辨率LiDAR DEM在坡度提取、水文指数分析和流域特征参数提取中的差异及产生原因;基于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分辨率DEM数据的水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坡度平均值减小,TWI平均值增大,SPI平均值减小,LSF均值先增大后减小,当分辨率为10 m时,LSF取得最大值;SWAT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随分辨率的降低、坡度值的变小,地形湿度指数变大,蒸散发量增加,地表径流深减小,而土壤渗漏量与地下径流量则是先减小后增加,出现极值时DEM分辨率为10 m,与LSF出现极值时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