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3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21.
牙鲆的营养需求研究与饲料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牙鲆(Paralichthys olicaceus)人工育苗和人工养殖,1992年以后牙鲆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目前山东、辽宁、河北、江苏、浙江、甚至福建沿海等地都开展了牙鲆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22.
1 INTRODUCTION Turbot is a type of marine flatfish naturally distributing along the coastal area of European. It is highly demanded for good taste. The price therefore, is very expensive. To meet the consump- tion, large-scale turbot cultures were perform…  相似文献   
23.
采用对比实验与显微观察的方法,对海蜇浮浪幼虫及早期螅状体的摄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蜇浮浪幼虫期不摄食外界食物;浮浪幼虫附着变态发育成海蜇螅状体1d后,开始摄食其它浮浪幼虫,螅状体发育到第3天摄食能力迅速增强,能够捕食卤虫无节幼体。海蜇早期螅状体的捕食实验结果表明,早期螅状体开始捕食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口的发育,另一方面是刺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24.
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作为中国沿海新兴网箱养殖种类, 在夏季多雨季节会经历盐度剧烈变化的过程, 因而探明盐度对绿鳍马面鲀存活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对开展网箱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测定了绿鳍马面鲀的96 h半致死盐度, 随后分别设置低盐组(15)和高盐组(40), 分析盐度胁迫不同时间后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 观察肝脏、鳃和肾脏的组织结构改变。结果显示, 绿鳍马面鲀96 h半致死低盐度为10.74, 半致死高盐度为42.95。低盐组和高盐组鳃Na+-K+-ATP酶活呈上升趋势, 且高于对照组, 在96 h时各组差异性显著(P<0.05)。低盐组和高盐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在96 h时均低于对照组;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在96 h时低盐组显著低于高盐组(P<0.05)。低盐组和高盐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在96 h达到最大值, 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切片显示, 低盐组和高盐组肝细胞出现空泡和细胞核固缩的现象, 且高盐组更为严重; 鳃丝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坏死, 低盐组鳃丝变宽, 鳃小片变长, 高盐组鳃丝萎缩, 鳃小片间距变大; 肾组织低盐组出现肾小管管腔扩张、肾小囊腔膨大, 高盐组出现肾小管和肾小球坏死的现象。本研究探究了盐度对存活、抗氧化酶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可为绿鳍马面鲀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5.
环境因子对海蜇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隶属于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zoa),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Hizostomadae),海蜇属(Rhopilema)[1]。海蜇为进化比较保守的两胚层动物[2]。丁耕芜等[3]首次报告了海蜇的整个生活史。海蜇生活史具有刺胞动物门典型的世代交替特征,分为两个世代:水螅体世代和水母体世代。在水螅体世代整个过程中,海蜇螅状体于海底基质上营固着生活,以无性生殖  相似文献   
26.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d Aurelia aurita and Rhopilema esculent um consumption by silver pomfret juveniles, as well as their prey selection between the two jellyfi sh species. Silver pomfret juveniles weighing 1±0.1 g actively preyed on both the species. Their daily A. aurita consumption was 11.6 times their own body weights regardless of the size of A. aurita medusae. Their daily R. esculent um consumption was 13, 9.1, 5, and 4.1 times their own body weights when the R. esculentum medusae were 10, 20, 30, and 40 mm in bell diameter, respectively. The survival rates of the R. esculent um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A. aurita. When the R. esculent um medusae were more than 30 mm in bell diameter, their survival rate exceeded 92%. Silver pomfrets serve as a type of potential predators on A. aurita in coastal waters, and they have little infl uence on R. esculent um with a size exceeding 30 mm. Besides, A. aurita may be able to be used as fi sh prey in silver pomfret artifi cial breeding.  相似文献   
27.
采用交叉实验和水母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海月水母及海蜇之间的相互捕食关系。海月水母螅状体(口柄直径约为1mm)能够捕食海蜇碟状体及伞径≤8mm的海蜇幼体;海月水母的碟状体只能够捕食海蛰碟状体;伞径100mm的海月水母体能够捕食海蜇碟状体及伞径≤30mm的海蛰幼体。在海蜇对海月水母的捕食实验中发现,伞径≥10mm的海蜇幼体对海月水母的碟状体有捕食行为。通过对两种水母相互捕食关系的研究,笔者认为海月水母捕食海蜇的能力明显强于海蜇捕食海月水母的能力。这或许有助于解释近年来海月水母不断暴发而海蜇资源日渐减少的现象,有助于改进海蜇人工增殖放流措施,提高放流效果。  相似文献   
28.
在地图符号中公路类符号的绘制具有其特殊性,必须进行特殊处理才能正确显示.文中首先介绍了常见的两种处理方法,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地图出版的要求,在全数字地图出版系统中,利用STL标准模板库技术,对公路要素进行批处理绘制,很好地解决了公路类符号的绘制问题.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信息时代数字地图出版的工艺流程及其支撑技术;通过对现阶段数字地图出版支撑技术应用于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的比较,分析了数字地图出版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数字地图出版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
圆斑星鲽早期发育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星鲽胚胎发育的形态变化,仔稚鱼的变态发育,幼鱼的生长发育进行观察描述。受精卵为分离的球形浮性卵,无油球。卵径1.6~1.8mm,卵膜薄、光滑、透明,具弹性。在8~8.5℃水温条件下,经过197h的孵化过程,仔鱼可以破膜而出。初孵仔鱼通体无色透明,眼在头两侧,全长(4.45±0.15)mm,卵黄囊长(2.2±0.05)mm,体高(1.4±0.02)mm。孵出1d后,仔鱼体干和距尾部1/3身长处膜鳍逐渐生长色素,孵化6d后开口摄食,25d尾鳍骨上屈,40d左眼开始上移右转,50d开始伏底,60d的培育稚鱼左眼完全偏转体右侧,体表鳞片生成,完成变态发育成幼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