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宁  白静  陈东  杨岩峰 《西部资源》2013,(4):109-113
在朝不楞——梨子山成矿带的西延部分,华力西晚期第三次花岗岩侵入到下泥盆统砂岩、板岩中.外接触带上出现1∶20万化探异常,经1∶5万化探查证后得到重现.常规激电中梯扫面没有激电异常显示,无法解释化探异常.换用复电阻率(CR)法做测深,发现低阻高极化体多出现在构造的复合部位.通过遥感资料信息分析本区的构造序次关系,了解了本区的构造时空特征.通过钻探验证,证明低阻高极化体是矿化(体)的反映.进而更加明确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2.
本地居民对居住地景观的审美感知水平对于区域大尺度景观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具有重要影响,这在相对欠发达但具有较高审美价值景观资源的地区意义更为重大。本文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基于620份针对当地居民的调查问卷与现场调研,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怒江州本地居民对居住地景观的审美感知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怒江州本地居民对于居住地景观的审美感知水平较高,有75.81%的受访者认为居住地周边景观是美的。对这一审美感知具有影响的因素共有8项,在直接影响因素中,是否在保护区内、行政村周边高程标准差具有正向影响;行政村到最近县城距离、是否认为近年生态环境恶化、是否认为旅游开发存在不好的影响、是否希望进入城市生活具有负向影响。在间接影响因素中,包括住房类型和家中是否有电视都具有正向影响。本文据此尝试提出提高怒江州居民对居住地景观审美感知水平、促进当地景观保护与持续利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3.
刘胜囡  陈东景  刘磊 《海洋信息》2013,(1):49-54,64
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与发展需求,提升幸福指数也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因此,研究幸福指数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微观层次入手,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测评青岛市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旨在推动青岛市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4.
基于生态足迹的世界自然资源消费不均等程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与发展是人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同时兼顾的两个基本目标。以生态足迹反映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情况.运用基尼系数和洛伦茨不对称系数分析了136个国家在1996至2005年间的人均自然资源消费不均等情况。结果表明.各国在人均资源消费上不均等程度显著.能源消费的不均等程度最大:可更新资源消费的不均等程度在研究期间呈加剧趋势,能源消费和各种资源消费的不均等程度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高消费国家的高人均自然资源消费量对人均自然资源消费的不均等程度影响最大。为了促进世界各国人均自然资源消费的均等化.提高全人类的福利水平,高消费国家应该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人均自然资源消费量:低消费国家在控制人口增长和节约使用资源的同时.适度提高人均自然资源消费量。  相似文献   
85.
非饱和残积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及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东霞  龚晓南 《岩土力学》2014,35(7):1885-1891
土-水特征曲线是指基质吸力与含水率或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土-水特征及其相关数学模型可用于非饱和土性质如渗透系数和抗剪强度模型的建立。通常,土-水特征曲线仅有脱湿曲线。笔者详细讨论了初始含水率、干密度、竖向应力及干湿循环对脱湿曲线的影响。采用滤纸法测试了厦门地区残积土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及滞回环。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对SWCC影响较小,最优含水率干侧试样SWCC的进气值小,滞回环小;湿侧试样的进气值大,滞回环大;最优含水率试样的滞回环居中。初始干密度对SWCC有显著影响,低干密度试样SWCC进气值小,脱湿速率快;高干密度试样SWCC进气值高,脱湿速率低。滞回环的大小随着初始干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不同竖向应力下SWCC变化较大。随着竖向应力的增加,进气值增大,脱湿速率减小,滞回环减小并趋于稳定。第1次干湿循环对SWCC影响最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进气值减小,滞回环减小并趋于稳定。由于残积砂质黏性土SWCC的过渡区和残余区不易区分,残余含水率难以确定,因此,提出5种剔除残余含水率参数的修正SWCC模型,计算分析得出,修正Gardner模型最适合厦门地区残积土的SWCC建模。  相似文献   
86.
鲁甸地震灾后重建的综合地理分析与对策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杰  王传胜  汤青  徐勇  陈东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8):1011-1018
地震灾区是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最剧烈、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深入开展综合地理研究对于协调这一区域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鲁甸灾前的资源环境特点与区域发展特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密度大、贫困面广、生产生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资源环境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尽早启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科学制定重建规划,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开展整个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及近邻地区的防灾减灾系统研究和整体规划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7.
东坑铀矿床是粤北地区代表型花岗岩型铀矿床之一,复杂的成矿过程制约了人们对其成因的理解。文章依据成矿期次,将其中黄铁矿划分为4类:矿前期粗晶萤石-梳状石英中的黄铁矿(Py Ⅰ)、成矿期早阶段红色微晶石英中的自形-半自形黄铁矿(Py Ⅱ)、主成矿阶段沥青铀矿中的胶状-他形黄铁矿(Py Ⅲ)以及晚成矿阶段自形-半自形细粒黄铁矿(Py 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中Co、Ni、As、Se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而U、Pb、Cu、Zn、Bi等元素则以矿物包裹体的形式存在。Py Ⅰ和Py Ⅱ具有相对较高的As、Tl含量和较低的Co、Ni以及U、W、Mo、V、Ti含量,表明其形成温度较低;Py Ⅲ具有最低的As、Tl含量和最高的Co、Ni、Ti、V、Mn、U、Mo含量,暗示流体温度相对较高,且辉绿岩或深源流体可能提供了部分物质;Py Ⅳ的As、Tl、Sb略微升高,Co、Ni及Se、U、Mo、W、Ti、V、Mn、Cu、Zn则降低,且其Co/Ni值变化较大,结合结构特征认为其形成于流体快速降温过程。不同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的对比结果表明,东坑铀矿床主成矿期黄铁矿与竹山下“交点型”和辉绿岩中黄铁矿类...  相似文献   
88.
犯罪行为是威胁社会安定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美国50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青壮年男子受教育状况、私人交通及通信状况等3种个人生活指标,探究不同空间分析模型下,犯罪率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各个指标与犯罪率之间的相关性,有望对区域治安管理与犯罪行为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 显示,犯罪率具有空间自相关的特性...  相似文献   
89.
针对海拔落差较大地区无人机影像匹配和空三加密精度较低的问题,在具备初始空三姿态参数和概略地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局部相对几何变形改正的影像匹配和空三逐步精化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立体像对相对倾斜和地形起伏引起的影像相对变形,在传统空三基础上引入顾及局部相对几何变形改正的单点精确匹配算法,使得影像匹配和定向相辅相成,从而提高了影像匹配和空三加密的精度和可靠性。实验分析证明,该算法能较好地改正影像相对几何变形,强化空三网型结构和进一步提高空三精度,适用于地形高差变化较大的低空无人机影像空中三角测量。在效率方面,由于借助概略地面模型进行预测,局部相对几何变形改正的影像范围相对有限,因此算法基本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若考虑到每个连接点使用的单点精确匹配具备很好的独立性,并行化算法将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90.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总被引:428,自引:3,他引:428  
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及目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西部 1 2个省 (区市 )2 0 0 0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 ,对中国西部地区 1 2个省 (区市 ) 1 999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 ,除云南、西藏 2个省 (区 )的生态足迹为盈余外 ,其余 1 0个省 (区市 )的生态足迹均为赤字。西部地区 1 2个省 (区市 )总人口的生态足迹赤字达 1 62 .5× 1 0 4 km2 ,该数据相当于新疆自治区的国土面积。反映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