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345篇
地球物理   197篇
地质学   511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20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SD-WACCM模式对平流层化学组分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开发的全球气候模式,对2008年平流层的化学组分(HNO3、HCl和O3)进行了模拟研究,并结合了MLS卫星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可以较好地再现平流层的各化学组分的时空分布状况。并选取了8个区域,将模拟的2008—2009年O3柱浓度与臭氧监测仪资料对比,结果表明,模式可以较好地再现全球O3总量的季节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2.
采用A-Train系列卫星的AURA/MLS水汽、温度资料,CALIPSO/CALIOP云物理资料,结合ECMWF气象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地区云顶高于对流层顶事件(Cloud Top Above the Tropopause,CTAT)的区域分布,及其对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pper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UTLS)水汽和温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季风区的夏季CTAT发生率是30%~55%,为全球最强区域;东北亚的夏季CTAT发生率是15%~20%,为中纬度最强分布区。以CTAT为指标的合成结果表明:15~30°N的东亚-西太平洋UTLS,水汽呈"上干下湿"的异常分布,温度呈"上冷下暖"的异常分布,该结构与该区域热带气旋合成的结果一致,说明热带气旋是该区域CTAT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35~50°N的东北亚UTLS,水汽呈"上干下湿"的异常分布,温度呈"上暖下冷"的异常分布,该结构与该区域温带气旋合成的结果一致,说明温带气旋是该区域CTAT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143.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s)大幅衰退,迫切需要正确的环境治理政策.为解决当前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缺少以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统筹规划和缺乏对ESs协同权衡的深入理解两个问题,以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单元,测定4项ESs(粮食生产(grain production,GP)、植物固碳(carbo...  相似文献   
144.
手持GPS是目前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它具有导航方便,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已赢得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热爱。但GPS航点航线的输入工作一般是采用手工方式完成,对于大量坐标数据的输入是一个相当繁琐的工作,且容易出错,这样大大限制了GPS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里利用VB成功地实现了坐标投影转换和批量数据输入GPS,极大地提高了室内和野外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5.
国土部门既行使着管理土地、矿产的行政职权,又全面参与国家宏观调控、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政府部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加快,土地、矿产资源所承载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凸显,国土部门越来越成为腐败分子“攻击”和“涉足”的场所。近年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务犯罪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46.
新型电磁式孔底冲击器工作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春华 《地质与勘探》2010,46(1):137-141
冲击回转钻进是一种提高硬岩钻探效率的有效方法,实现冲击回转钻进的关键设备是冲击器。针对现有液动、风动冲击器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可充电电池组为动力的新型电磁式孔底冲击器的设计思路。详细介绍了新型电磁式孔底冲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冲击器的控制系统、电磁驱动部分及电池组供电方案等关键设计技术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新型电磁式孔底冲击器能够克服液动、风动冲击器的众多不足、优点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新年寄语     
<正>龙腾虎跃,辞旧迎新。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共同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全体员工向热情关照、大力支持我社工作的建设部门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148.
介绍郑日新教授治疗鼻槁的临证经验。郑教授认为,该病病位在鼻,与肺、脾、肾密切相关。病因多由外感燥热邪毒,或素体阴虚脾弱引起,总以虚实夹杂为主,故治疗多以生津润燥为先、养阴清肺为本、补土滋金为要,分别予沙参麦冬汤加减、养阴清肺汤加减,以及补中益气、四君、六君、异功诸方等治之。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9.
内蒙古金厂沟梁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厂沟梁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单个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测试以及O和S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 O,属H2 O-NaCl体系,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8.7℃~352℃,盐度[ w ( NaCl )/%]为1.05%~5.99%。δ18 O值为-1.1‰~3.0‰,说明成矿流体继承了变质流体的特征,仍以岩浆水和后期大气降水为主;δ34 SV-CDT组成为0.6‰~4.3‰,平均值0.817‰,极差为3.1‰,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来自于幔源,其次为围岩。综合分析认为,金厂沟梁金矿床是在燕山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岩石圈的快速减薄、拆沉的拉张环境下形成的浅成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150.
Migration plays an increasing role in China's economy since mobility rose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has proceeded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 Given the background of most studies focusing on migration in a particular period, there is a critical ne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of migration. Using bicomponent trend mapping technique and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data during the periods 1985–1990, 1990–1995, 1995–2000, 2000– 2005, and 2005–2010 we analyze net-, in-, out-migration intensity, and their changes over time in this study. Strong spatial variations in migration intensity were found in China's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and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migration intensity was also detected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1985–2010. Eight key destinations are mostly located within the three rapidly growing economic zones of eastern China(Pearl River Delta,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and they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mature, emerging, and fluctuant origins, while most key origins are relatively undeveloped central and western provinces, which are exactly in accordance 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 The results of bicomponent trend mapping indicate that, in a sense, the migration in the south was more active than the north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result shows the new changing features of 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of China's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that Fan and Chen did not find out in their research. A series of social-economic changes including rural transformation,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labor market change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explore China's future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