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台湾海峡海拔1983-1988年多次调查资料表明,该海域夏季表现耗氧量(AOU)变化幅度较大,其分布特征呈近岸,底层高,向上层,外海递减,诸上升流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各上升流区AOU与温度,盐度,诸营养盐呈显著相关关系。PO4/AOU与NO3/AOU比值平均分别为0.0058和0.076。上升流海域夏季初始营养盐(PO4pre和(NO3pre较低,而再生营养盐高,是现场营养盐的主要部分,有机物质分解  相似文献   
92.
毛乌素沙地汉代古城遗址空间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最近邻指数法、空间分析法和耦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31座汉代古城遗址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古城遗址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31处古城址进行点格局分析,得出古城遗址间平均最近邻直线距离为25.5 km,属于凝聚分布模式。汉代古城遗址主要集中在4个集聚区,即秦长城—秦直道强影响区(A)、秦长城—秦直道弱影响区(B)、西南集聚区(C)及西北集聚区(D)。其中,秦长城—秦直道强影响区(A)是最主要的遗址分布区,占古城址总量的48.4%。毛乌素沙地汉代古城遗址呈西疏东密的分布特征,形成明显的“空间组群”格局。在当时的气候背景下,地貌和水资源等自然因素主要制约城址的选择,而政治、军事和交通区位等人文因素则对古城遗址的数量和空间结构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3.
谢国权  郑伟才  张锋  邓闯  李建  阮小建 《气象科技》2018,46(6):1130-1135
鉴于浙江省级尚没有本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本文基于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TLQ消息中间件和FTP消息传输机制,分别实现了本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数据库和浙江天气网、智慧气象APP、微信等主流网络媒体渠道的实时对接发布,以及邮件传真通讯手段的对接。为现阶段开展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服务工作打开了局面。也为后续开展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无省突系统的省份,开展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4.
95.
选取大同地震台记录的2010—2019年531个MS≥5.0地震事件,根据发震区域的不同对其波形走时残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发震区域地震波形的平均走时残差。结果表明,日本、喜马拉雅地区地震波形的走时残差总体为负值,平均残差分别为-1.51 s、-0.70 s;斐济、中国台湾地区、南美洲西海岸地区大多为正值,平均残差为0.79 s、1.83 s、1.86 s。同时发现,在有干扰的情况下参考不同区域平均走时残差计算结果,通过判断实际初至震相与理论初至震相的位置关系,可以更好地开展初至波震相识别工作。  相似文献   
96.
阮于洲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3):263-264,266,26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测绘公共服务是测绘主管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能,但由于这个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从测绘公共服务内涵着手,探讨了测绘公共服务的特点、定位等,在深入分析测绘公共服务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测绘公共服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7.
结合近年来地理国情监测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对地理国情监测的战略定位和实现途径作了进一步思考。结果表明,作为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战略重点提出来的地理国情监测,其功能定位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类似基础测绘的保障服务功能,而应将其定位为类似监察、审计等的监督管理功能。而要实现这一战略定位,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步骤,从地理国情监测、监督向监管稳步推进,逐渐实现地理国情监测的价值,最终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98.
河口滨海湿地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速率高,伴随河流泥沙颗粒物进入海洋的有机质主要埋藏在河口及临近海区.通过对河口滨海湿地碳埋藏能力的研究,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河口滨海湿地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有效评估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青岛胶州湾大沽河口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估算研究区自然湿地全新世碳埋藏能力.通过对3根岩心共计117个样品的粒度、有机碳/氮测试分析和统计,结合210Pb、137CS测年结果计算得出,研究区陆域沼泽湿地环境总碳沉积通量为102 gC/m2/a,其中有机碳沉积通量为84.8 gC/m2/a;滩涂湿地环境总碳沉积通量为93.5 gC/m2/a,其中有机碳沉积通量为69.9 gC/m2/a.估算现代大沽河口31 km2自然湿地范围内,平均年总碳埋藏量为2.96 GgC,有机碳埋藏量为2.27 GgC.根据研究区历史调查资料统计,大沽河口三角洲全新世沉积地层厚度为3~10 m,按平均厚度6 m估算,全新世以来河口湿地总碳埋藏量为66 GgC/km2,有机碳埋藏总量约为51 GgC/km2.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导流板对波浪作用下海底管线的影响,在FLUENT中建立二维数值波浪水槽对不同导流板高度的海底管线附近波浪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添加导流板后管线表面压力分布及波浪力均发生变化。水平波浪力最大值随着导流板高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垂直波浪力最大值则随之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0.
多功能注浆测试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基于径向注浆扩散模型的新型注浆测试装置,该装置较好地模拟了实际注浆工艺,可进行单液压力注浆和双液压力注浆试验及循环式等多工艺注浆试验,并可同时测试防渗性、可注性、扩散性及固结体强度等指标,实现了用一台仪器进行多工艺条件下的多项指标或数据测试,具有多功能性;试验研究也证实了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