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提出了一种新的土地定级距离衰减模型--综合衰减模型.该模型以直线距离衰减模型与最短路径衰减模型为基础,在计算衰减距离时引进了阈值的概念.结合德州市土地定级估价系统对模型进行了实现,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更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32.
33.
雷涵  黄文辉  伊硕  王雅婷 《古地理学报》2020,22(6):1041-1054
为了解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白云岩储集层不同类型埋藏溶蚀作用的作用过程及其对物性的影响,依据岩心和镜下观察,结合包裹体温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数据分析,将马五段埋藏溶蚀作用分为有机酸流体埋藏溶蚀作用、热液埋藏溶蚀作用和TSR作用,其中有机酸流体溶蚀作用会导致层状溶孔、沥青薄膜和圆环的形成,而热液溶蚀作用会导致无组构无选择性溶孔、块状和脉状黄铁矿充填、热液矿物(组合)充填的出现。研究区马五段埋藏溶蚀作用发生模式为: (1)中侏罗世直罗期,低温热液埋藏溶蚀作用发生;(2)中侏罗世末期,伴随第1次烃类充注,有机酸流体埋藏溶蚀作用开始;(3)早白垩世东胜期,中—高温热液埋藏溶蚀作用发生;(4)早白垩世末期,伴随着第2次更大规模的烃类注入,TSR作用发生。对比发现,有机酸和热液溶蚀作用均对储集层有建设性作用,但热液比有机酸流体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储集层物性。  相似文献   
34.
地籍管理中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籍信息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时态地理信息系统,其技术关键就是在于用适当的时空数据模型来组织地籍数据库。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主流的时空数据模型,重点从建模方法、时空数据组织和时空数据操作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籍管理领域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光照模型是地貌晕渲图能够在2维平面获得地貌3维立体形态的主要原因。在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晕渲光照模型计算公式;通过对相关文献公式的分析,指出了数字地貌晕渲采用的光照模型与传统地貌晕渲几何光学原理的关系;并对该模型下地表灰度值的计算与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6.
对纸质地图、电子地图以及网络地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讨论了各自的特点,总结了其生产流程和使用条件,指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各类地图的制作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7.
在 1:2 50 0 0 0地图数据库生僻汉字统计的基础上 ,通过生僻汉字的编码、字模的制作、代码的编制、输入法的生成以及矢量汉字的使用等 ,提出了在GBK的基础上进行再扩展的技术和方法 ,从而解决了数字制图中生僻汉字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就数字制图和GIS建议及应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生僻汉字问题展开全面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在对全国范围的1:25万地图上生僻汉字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制作了相应在的生僻汉字扩充字库,设计了易学易用的输入方法,实现了计算机环境下对地图上生僻汉字的存储、检索和显示,极大地方便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9.
岷江双线特大桥高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兰铁路岷江双线特大桥高边坡位于岷江地震带,该区域属于高烈度地震强震频发区,降雨量大且集中,不良地质分布广,在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极其容易引起边坡滑坡。在研究现场工程地质情况的基础上,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边坡模型,进行天然、降雨、地震及降雨-地震耦合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安全系数为1.318,边坡处于稳定状态;降雨工况下,随降雨量的增加,雨水入渗和加载作用增强,位移高值区逐步扩大并逐渐向坡脚延伸,25 mm/d、35 mm/d及45 mm/d降雨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001、0.932、0.912;地震工况下边坡不稳定,坡腰中上部位移与加速度最大,为易滑坡区域;降雨-地震耦合工况下,坡腰中上部极其不稳定,且随降雨量增加,滑体位移及加速度均增大。  相似文献   
40.
针对所提出的一类新型混沌系统,研究了其驱动与响应系统的反同步控制问题.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利用自适应控制方法,提出了可以实现混沌系统反同步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参数自适应学习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所有的参数均可以得到准确地识别,并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误差系统趋于稳定,说明了控制器与参数自适应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Multisim电路仿真平台对同步电路进行验证,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电路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