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7篇 |
免费 | 147篇 |
国内免费 | 15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7篇 |
大气科学 | 177篇 |
地球物理 | 204篇 |
地质学 | 445篇 |
海洋学 | 78篇 |
天文学 | 46篇 |
综合类 | 67篇 |
自然地理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01.
陆面特征非均一作用参数化及其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首先改进了陆地下垫面特征非均一性的次网格尺度参数化方法,然后利用三维地气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式,设计一系列值试验,研究了下垫面特征改变对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分析了陆地表面特征变化对我国苏南附近地区夏季温度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地下垫面特征非均一作用的次网格尺度参数化方法对于改进数值模拟结果的质量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2.
选取宁东地区典型的孔隙砂岩,采用不同颜色示踪的化学浆液进行4次注浆试验;揭示了浆液在孔隙中的扩散、充填规律及注浆次数与被注岩层渗透系数、孔隙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每次化学注浆浆液的充填情况有明显的差别,首次注浆浆液在整个岩样均有较均匀的充填,后续的各次注浆浆液均呈现部分区域积聚充填的现象;随着注浆次数的增加岩样的渗透系数减小,孔隙充填率增加,渗透系数、孔隙充填率与注浆次数的关系可分别采用幂函数及对数函数拟合;4次注浆后岩样的渗透系数减小了97%,说明多次注浆起到了很好的减渗效果。依据试验成果,建立数值计算模型,预测了不同注浆次数、不同开挖条件下注浆孔及井筒的涌水量,并与井筒实际涌水量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数据较为吻合,说明依据试验结果建立数值模型进行涌水量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3.
安徽省廖家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地球化学找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安徽祁门廖家地区矿区进行1∶1万地质调查工作与1∶1000地质剖面测量工作,认识和总结了廖家地区出露的地层岩性组合及其沉积特征,确定了矿区的基本构造格架、主要控矿构造及其演化历史.在此基础上,运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进行了找矿研究.因子分析及对应分析表明,上溪群及石英脉均富集铁族元素组合Cr、Ni、Co、V、Ti,反映其组成上具有一定的亲源性;石英脉中Au、As元素组合相关性强,As可能作为成矿介质参与金的成矿作用.利用分形理论,对不同地质体金含量的分形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因子得分等值线图表明,F1因子(Cr、Ni、V、Ti、Co)得分高值区与岩浆岩分布范围一致.成矿元素因子得分高值区明显受北东向与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显然东西向断裂是下一步金矿找矿的重点区段.本区的金矿类型为受断裂控制的含金石英脉型与层间破碎带型.上溪群可能是本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而岩浆岩主要提供热源,构造既作为成矿作用,也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环境和聚矿空间. 相似文献
104.
105.
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古地温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显微光度计测定黔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固体沥青反射率平均为5.89%,按相关经验公式折算出来的镜质体反射率平均为4.123%,在迈维尔图解、Karwell图解、Hood图解上投点,结合干酪根和孢粉颜色指数法,推断黑色岩系的古地温为60~250℃。结合黄铁矿热电系数法和包裹体均一法测温值,认为黑色岩系属中、低温沉积成岩成矿作用,以低温沉积成岩成矿作用为主。热的来源为海底火山喷溢,含矿热卤水提供了丰富的有用元素。黑色岩系有机碳含量高,属好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高,热演化程度高,属过成熟。黑色岩系古地温的研究,对阐明黑色岩系的沉积、成岩和成矿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海龟作为滋补品和药品已有悠久的历史。为了探索海龟对机体免疫作用的影响,本试验对海龟组织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和杀伤作用和抗衰老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海龟的全面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绿海龟(Cheloniamydas)取自海南三亚,6周龄,体重751g,雄性。取腿部肌肉组织块用玻璃匀浆器匀浆,用蒸馏水稀释成浓度为50mg/ml的组织浆液,12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分装于10ml安培瓶中,置-20℃低温冰箱保存备用。体内试验:一级ICR小鼠100只,体重23±2g;一级wi… 相似文献
107.
漓江水系汞的分布和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漓江水系干流、支流、连体湖泊、较大的孤立湖塘和近岸水井设置40个采样点。水样采样周期为2个水文年,分枯水季和丰水季两次采样,现场测定水温、电导率、pH值等理化参数。系统采集水样112件、底泥样40件、水草样40件、近岸土壤样40件。底泥样用逐步浸提法进行不同形态汞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干流河水、底泥和水草中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2μg/L、0.20μg/g和0.032μg/g;主要支流河水、底泥和水草中汞的平均含量高于干流,分别为0.15—0.23μg/L、0.38~1.7μg/g和0.028—0.044μg/g。底泥中汞含量均高于近岸土壤汞含量。无论是干流还是支流,河水汞含量与底泥、水草汞含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由上游至下游,漓江水系干流、主要支流河水样汞含量均不断增高,可高出源头河水汞含量的1.5—5倍。相应地指示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参考指标——电导率值不断增高,河水的pH值亦逐渐增高。丰水期(5月至6月)河水中的汞含量(0.12—0.28μg/L)明显高于枯水期(9月至11月)河水中的汞含量(0.091—0.28μg/L)。不同断面河水汞含量均高于相应近岸井水汞含量。不同水体底泥中汞的形态分布一般顺序为:残渣态〉难氧化降解有机质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碳酸盐和铁锰氧化物吸附态〉交换态〉易氧化降解有机质结合态〉水溶态。综合各项资料分析,认为漓江干流是桂林城市汞污染最大的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仅汞而言,漓江水系均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河水中汞含量≤1μg/L)。漓江支流汞污染高于干流,对干流存在较大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8.
新疆东天山香山岩体橄榄石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东天山香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位于东天山镜儿泉-黄山镁铁-超镁铁质岩带的西段,由香山东、香山中、香山西3个岩体组成。其中香山中产出中型铜镍矿,香山西为小型铜镍-钒钛铁复合型矿床。香山岩体橄榄石为贵橄榄石,Fo值多为81.90~85.66,Ni含量为638×10-6~2 283×10-6。模拟计算得出香山岩体母岩浆w(MgO)=10.70%,w(FeO)=10.66%,属于高镁玄武质岩浆。香山岩体橄榄石中Ni含量的最大值为2 283×10-6,母岩浆中Ni含量为326×10-6,是由原始地幔发生14%的部分熔融而成。香山岩体在橄榄石结晶过程中伴随硫化物熔离,隙间硅酸盐和硫化物对橄榄石作用明显,造成早期结晶橄榄石成分改变。 相似文献
109.
扬子地台东南缘下寒武统荷塘组地层代表性剖面,主要由碳质硅度泥岩及硅质岩类石煤层组成,黑色岩系则分布于底部,岩石为层状,岩性为磷块岩或含磷结核硅质岩,其稀土元素在含钼钒高碳泥岩中富集,稀土总量达233.43×10-6~258.95×10-6,其他岩层的稀土元素总量在89.15×10-6~144.70×10-6之间;相对富轻稀土,轻重稀土、轻稀土分馏作用明显,重稀土分馏作用不明显;铕、铈负异常(δEu值0.55~0.71,δCe值0.46~0.88,(La/Yb)N平均值4.65~10.89;(La/Sm)N平均值9.55~18.44,(Gd/Lu)N平均值0.91~1.67)。沉积的构造环境为被动的大陆边缘,沉积环境为干燥气候的还原环境,不同的古地理条件或海平面的升降,造成了稀土元素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