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皖南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皖南东至地区奥陶系在地层分区上可以分为下扬子地层分区、过渡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 ,在沉积相上可分为台地、斜坡与盆地沉积。通过对位于台地、斜坡和盆地露头层序地层的研究 ,分别将奥陶纪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 3个Ⅰ类沉积层序和 2个Ⅱ类沉积层序 ,并详细分析了每个沉积层序各体系域的特征。区内的奥陶系总体为一向上变深的沉积层序 ,经历了镶边陆棚—淹没台地—浅海盆地 3个演化阶段 ,其盆地呈北西浅、南东深的沉积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2.
根据米级旋回垂向上的变化规律,新特提斯洋北缘北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层序自侏罗纪—早白垩世共可划分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18个。早、中侏罗世低位体系域不发育,由海进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两部分组成。晚侏罗世出现大型深切河谷。海平面下降幅度最大。早白垩世发育陆架边缘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测区侏罗纪—早白垩世地层格架。讨论了当前1∶〖KG-*2〗25万、1∶〖KG-*2〗5万区调填图过程中岩石地层单位内基本层序调查应从静态的代表性基本层序描述转变为动态的基本层序变化规律的调查,阐明了基本层序变化规律与层序地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羌塘西北部松西地区康托组火山岩年龄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羌塘西北部松西地区沿断陷盆地发育一套中性-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主要岩性包括安山岩和英安岩,是青藏高原隆升阶段在藏北地区伸展拉张作用的产物。安山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为36.42±0.93Ma。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松西地区火山活动时代为古近纪始新世晚期一渐新世早期。火山岩年龄的确定不但制约了新生代沉积地层的年代,同时也为藏北地区陆内拉张时代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庐枞盆地及其周缘黄马青组系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主要含铜岩系由泥岩—砂岩岩组组成,其中主要含铜岩石类型包括:灰绿色、深灰、灰黑、紫黑色等还原色调的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等细颗粒岩类,铜元素含量100×10-6~3600×10-6之间,平均达1051.8×10-6,Ag与Cu具有正相关性。金属矿物以辉铜矿为主,少量黄铜矿,呈星点状分布于岩石微层理中,是在分流间湾还原环境下形成。  相似文献   
15.
西藏洛扎地区拆离断层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西藏洛扎地区发育的拆离断层叠加在先期逆冲推覆构造之上,并被以脆性变形为特征的高角度北倾正断层改造,各阶段变形结构面交切关系清楚。拆离活动表现为韧性-韧脆性层间剪切,拆离体依次向北西(北北西)近水平左行滑断。与韧性拆离断层具有成生关系的淡色花岗岩产状特征及年代学研究表明,拆离断层变形时代为中新世中晚期。本文着重阐述拆离断层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并根据地球物理场资料所反映的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特征讨论其成因。  相似文献   
16.
藏南洛扎地区侏罗、白垩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南洛扎地区侏罗、白垩纪处于印度板块被动边缘一侧,共划分9个沉积相带、9个沉积亚相.日当组由南而北,海水由浅变深,可划分3个相带;陆热组总体处于陆棚环境;遮拉组处于陆棚-深海盆地环境,沿绒布断裂以北,发育拉张环境下的中-基性火山岩,总体沿断裂-带呈中心式喷发,其沉积背景为深水盆地相,发育放射虫硅质岩等;维美组为深水背景,在硅质岩、泥质沉积的陆棚-盆地区,有浅水物质的夹层,发育深切河谷的水道沉积物与浊流沉积物共存现象,并对下伏地层产生强烈的下切;桑秀组区内再次表现为强烈的伸展拉张,绒布断裂可能初现,沿断层发育中心式的中-基性火山喷发,出现火山爆发角砾、枕状熔岩、柱状节理发育的安山岩,并在断裂北侧形成滑塌角砾岩,而南部相对平静,沉积-套陆棚相的泥质沉积物;甲不拉组显现“一隆两坳”的地貌单元,北侧绒布断裂以北为开阔海陆棚环境,洛扎以南为闭塞潟湖环境.  相似文献   
17.
藏南洛扎地区中生代生物组合与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详细分析了.洛扎地区晚三叠世一早白垩世地层中的生物习性特点,对生物的形态功能、行为习性、化石埋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划分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十四大古生物群落,晚三叠世高水位体系域Monotissalinaria-M.haueri生物群落,陆棚风暴碎屑岩型Entoliumnieniexionglaense—Cruziana群落,陆棚泥质-火山岩型Coroniceras群落,早侏罗世海侵体系域Melanoides—Discohelix群落,早中侏罗世高水位型Hastites—Chondrites群落,深海凝缩层型Discinisca-Euestheria群落,晚侏罗世浅海陆棚泥岩型Buchiablanfordiana-Vingatosphinctes-Belemnopsis群落,凝缩段泥岩环境中的Belemnopsisaucklandica群落,穹隆或洼地及斜坡带上低位域Hibolithes jiabulensis—Belemnoposs sinensis群落,广海陆棚型Belemnopsis—BfandiacePas—Haplophylloceras群落,广海瞄掘型Himalayites-Spiticeras群落,广海陆棚型Berriasellidae-lnoceramus群落,广海陆棚型Cruralina-Peregrinella群落,闭塞泻湖型Ancylocaratidae—Bochitidae群落。建立了区内晚三叠-早白垩世沉积-生态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8.
九华山复式杂岩体的构成及主要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九华山复式杂岩体由东堡岩体、上菥荻岩体和天台岩体三部分构成。它们之间呈不同形式的侵入接触。各岩体的空间分布、岩浆演化及内部构造等特征均显示它们的独立性。在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三者均有明显区别,定位机制也各具特色,东堡岩体以顶蚀作用为主,上菥荻岩体为破火山口沉陷式,天白岩体则为岩墙扩张式定位。  相似文献   
19.
羌塘西北部松西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由安山岩、英安岩和晚期火山颈相流纹斑岩3种岩石类型组成,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负异常,反映源岩具有壳源特征,基性端员的SiO2含量<53%,表明松西地区玄武安山岩不可能完全由陆壳直接局部熔融产生,应该有少量基性的地幔物质加入.岩浆Eu负异常不明显,说明岩浆来源于加厚陆壳中下部,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长期碰撞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北部包括羌塘地区的陆壳缩短和加厚、拉萨地块大陆岩石圈的北向俯冲作用以及羌塘陆块之下上涌的软流层物质的底侵作用,引发增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藏南羊卓雍错南部桑秀组火山岩的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羊卓雍错南部桑秀组中分布有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构成的海相火山岩组合,区域露头上玄武岩占绝对优势,喷发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区域资料显示,这一时期该地区处于冈瓦纳大陆的被动陆缘。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火山岩与洋脊玄武岩和洋岛型玄武岩有明显区别,显示大陆拉张带或大陆裂谷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