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207篇
地球物理   140篇
地质学   280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区中部柱状样MD972140中钙质超微化石氧同位素记录和生物地层学的研究为该柱提供了可靠的年龄框架。氧同位素记录与生源和非生源组分的对比表明,粗组分和碳酸钙含量变化表现为冰期降低,间冰期升高,类似于大西洋型旋回,而蛋白石和非生源组分却与之相反。更新世以来粗组分和碳酸钙含量的变化总体上是由高到低,而蛋白石和非生源组分含量的变化是由低到高,反映了陆源物质输入量和表层水生产力的增加。由此可见,碳酸钙和蛋白石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到钙质和硅质生物生产力以及陆源物质输入量的控制。氧同位素7期以来,蛋白石含量和硅质微体化石丰度在冰期升高及在间冰期降低的变化反映了表层水生产力的波动和硅质溶解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992.
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本实验室分离的产壳聚糖酶YJ02菌株出发,制备壳聚糖酶发酵液,经离心、(NH4)2SO4分级盐析、Q-SepharoseFast Flow阴离子交换、Sephacry S-100凝胶过滤分离纯化步骤,SDS-PAGE显示为一条带,壳聚糖酶纯化了28.9倍,收率为47.6%。该酶的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分子量为66.2KD,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6.0;Mn2 对酶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u2 ,Fe3 ,Hg2 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小分子有机物EDTA和SDS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而IAA和β-巯基乙醇对酶活力稍有促进作用。该壳聚糖酶对高脱乙酰度壳聚糖底物水解作用强,酶解位点可能为NGlc-NGlc,酶最大反应速度Vmax=4.1μmol/min,常数Km为64mmol/L。此壳聚糖酶水解壳聚糖制备的壳寡糖数均分子量为2 400Da。  相似文献   
993.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海洋资源与海洋资源环境,海洋资源是指存在于海洋及海底地壳中,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能够得到的物质与能量的总和。按照海洋资源的自然属性,可以把海洋资源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再生能源。按照海洋资源的形成方式,可以把海洋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从理论上来说,海洋可再生资源是可持续利用的海洋资源,海洋非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难度比较大,是难以长久的,除非寻找到替代品。而再生海洋资源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海洋资源的流动或转化基本上与人类目前的利用水平无关,它们主要包括海洋再生能源、海水化学资源;  相似文献   
994.
郝立生  崔童  马宁  何丽烨 《气象》2024,50(6):746-755
针对华北夏季雨季监测存在的难题,提出了华北夏季潜势雨季概念,并建立了一种新监测方法——比湿副高法。主要监测结果如下:1961—2022年平均华北夏季雨季开始日期为7月10日,结束日期为8月8日,雨季长度为28 d;华北雨季起止时间无明显长期变化趋势,但年代际变化明显。该方法监测到的华北夏季雨季降水量、雨季综合强度指数与夏季降水量变化非常一致,为高度正相关,表明监测到的各雨季参数对华北夏季降水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性。华北夏季雨季开始、结束伴随着大气环流的明显变化:850 hPa层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增强与减弱、30°N以北华北地区大气比湿迅速增大与减小;500 hPa 层高度场在华北地区出现正、负距平中心,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东亚沿岸开始明显北抬或东撤;200 hPa层高空西风急流轴由37.5°N附近北移到41.5°N附近或由44.5°N附近南移到40.5°N附近。  相似文献   
995.
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恒速压汞、流体包裹体和X衍射等分析技术,对储层岩石学、孔喉结构和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储层致密化过程和物性演化。结果表明:平湖组储层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以细-中粒结构为主,分选性中到好;孔隙类型以溶蚀粒间孔为主,孔隙半径主要集中于130~190μm,喉道半径主要集中于0.2~10μm;埋藏压实是导致平湖组储层低渗-特低渗的主因,埋深、粒度及泥质决定了压实作用的强弱,而后期次生溶蚀及胶结作用的差异加剧了储层的非均值性。中成岩A期平湖组储层次生溶蚀规模受限于流体环境,细粒沉积不利于后期溶蚀是造成储层致密化的主因;进入中成岩B期,成岩环境呈碱性且逐渐封闭,大量含铁碳酸盐、呈丝状或弯曲片状伊利石等富集堵塞喉道,致使储层大规模致密。  相似文献   
996.
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是一种有效利用废旧轮胎的理想途径,但直立的模块式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不能承受高强度的地震作用,因而提出格栅条带式加筋的方法提高其抗震性能。根据土-结构动力相似体系,设计格栅条带式加筋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振动台试验模型,考虑地震强度、地震波、格栅加筋长度、格栅加筋间距以及墙面坡度的影响,分析胎面墙体与回填料加速度、墙体侧向位移、墙顶表面回填料沉降以及墙背动土压力等地震响应特征,并与无加筋的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的振动台模型试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格栅条带式加筋胎面挡土墙的方式显著改善了无加筋状态的胎面挡土墙的地震响应特征,提高了胎面挡土墙的抗震性能,格栅条带式加筋直立式废旧轮胎胎面挡土墙可以作为理想的墙体进行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含水层的压力传导系数是地下水溶质运移及扩散的重要参数,通常压力传导系数由抽水试验确定,即通过抽水给地下水系统一个扰动,然后监测地下水水位的响应,进而计算压力传导系数.对滨海地区含水层来说,潮汐波动就是天然的抽(注)水试验.潮汐由不同频率的分潮构成,前两项主频潮汐基本可代表潮汐主要特征.利用地下水水位对潮汐的响应,识别含...  相似文献   
998.
西湖凹陷花港组物源体系研究薄弱,严重制约了对于油气储层及有利油气相带的预测。此次研究综合利用西湖凹陷新钻井的重矿物及黏土矿物等常规分析化验资料,结合锆石U-Pb定年及FMI成像测井等手段,综合分析西湖凹陷花港组物源体系。结果表明,西湖凹陷花港组共有4大物源区,物源呈现分段发育特征:东部断阶带受东侧钓鱼岛隆褶带物源影响明显;西斜坡以海礁隆起点物源为主;中央反转带主要接受虎皮礁物源供给,往南海礁隆起影响逐渐加大;西湖凹陷南部主要接受西部渔山东低隆起物源供给。  相似文献   
999.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断层探测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介绍数据库建设使用的数据库模板、入库软件等,简述资料收集整理、数据转换入库、检测汇交的过程,并以运城市地震小区划项目为例进行成果展示,讨论数据库建设中数据格式转换、坐标转换等关键点的技术处理。该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可为其他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山西省中部、南部4169栋典型农村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调查,得到抗震性能属性基本信息,从房屋的地基与基础处理、材料性能与施工质量、结构承载力与整体性能等方面,分析农村房屋在建筑结构抗震方面存在的缺陷。依据调查得到的房屋抗震共性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现有房屋与新建建筑抗震性能提升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