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以总量控制的概念为出发点,从立法与政策、方法与技术、总量控制下的排污权交易制度3个方面对国内外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骞  张锦 《测绘科学》2012,37(5):129-131
滑坡灾害是危险性和破坏力均非常严重的地面灾害之一,滑坡发生后如何快速、高效和高精度地获取滑坡体的几何特征数据是滑坡应急处置重要的测绘保障工作内容。本文应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TLS)进行了快速获取滑坡区域数据和几何特征提取的科学试验,通过ILRIS_36D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和PolyWorks软件获取和处理数据,提取了滑坡几何特征,数据可供相关部门对滑坡灾害进行快速科学处置。该方法速度快、精度高、信息全,与常规测量方式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赵骞  邓轶  傅宇 《测绘科学》2019,44(7):152-155
针对河道多种业务场景空间信息采集与管理问题,该文提出了河道在线多场景采集标绘方法。基于空间关系自动检查技术,构建了鼠标在线采集、文件批量数据导入、移动设备轨迹数据采集等多场景采集方法,实现了河道多种业务场景采集的多源空间数据集成;研究了“自下而上”的自由标绘和“自上而下”的任务标绘两种采集工作模式,实现了采集信息在线检查、更新、审核等全流程管理。研究成果在水利相关部门的河道信息采集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采集效率、改进了管理流程,为河道的空间信息科学采集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荆州电子地图公交查询算法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荆州市最新的交通地图为基础,编写出荆州市旅游交通电子地图公交查询功能的算法,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组件MapObjects 2.3、高级编程语言VB 6.0和数据库SQL Server 2000实现了该公交查询功能,这对于发展荆州市旅游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兴文  赵骞  顾水涛  蔡新 《岩土力学》2016,(S2):105-112
强黏结土体或胶凝砂砾石料等颗粒材料的颗粒间存在较大黏结力,在低应力情况下主要由颗粒接触特性决定颗粒材料的宏观蠕变特性。基于颗粒细观力学方法,研究了二维各向同性颗粒材料的蠕变特性。首先引入速率相关的力与位移关系描述颗粒材料细观颗粒间特性。其次,运用Laplace变换,将时间域内的线黏弹性颗粒材料细观均匀化问题转化为拉氏空间内线弹性颗粒材料细观均匀化问题,随后基于颗粒材料线弹性问题在Reuss、Voigt和一般位移场三种假设下的解,通过Laplace逆变换得到颗粒材料相应的宏观蠕变特性解析模型,并建立了材料蠕变特性的上下限。最后,通过理论模型的解析解与商业软件(PFC2D)的数值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辽东半岛顶端海域上升流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辽东半岛顶端邻近海域上升流以38°52′N、120°55′E为中心,呈纺锤状分布于复州湾—辽东半岛顶端—北砣矶水道沿线海域,其位置较为固定。1988—2018年,海表温度上升流指数呈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其变化速率为0.27°C/10a,研究海域上升流显著增强,其中1998—2018年上升流增强尤为显著。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渤海及北黄海部分海域净辐射通量的增加和夏季风场的减弱是研究海域上升流增强的两个影响因素。净辐射通量的增加和夏季风场的减弱分别有利于非上升流与上升流区的温差增大和底层冷水的上涌,进而使上升流现象增强。在长时间尺度上,ENSO(ElNi?o-SouthernOscillation)不会影响研究海域上升流强度的变化趋势,但在强厄尔尼诺发展阶段(1997年和2014年),ENSO可使研究海域纬向风(西风)增强,从而减弱研究海域上升流。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海域海流特征及规模化养殖对其影响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皇岛海域是辽东湾与渤海中部及渤海湾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本文基于海床基观测平台获取的夏秋季海流连续观测资料,运用调和分析和滤波等方法对该海域的海流特征及其对规模化养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海域最显著的潮流是M2分潮流,其最大流速介于20.0~36.9 cm/s之间,远小于辽东湾东部海域M2分潮流最大流速;秋季秦皇岛海域余流流速介于0.2~2.5 cm/s之间,整体上较辽东湾东侧海域余流弱,辽东湾底层可能存在逆时针的弱环流系统;夏季秦皇岛海域M2和K1分潮流的最大流速均大于秋季;养殖活动对余流影响较大,养殖区中部A7、A8站余流的垂向平均流速比养殖区边缘A6站分别减小76%和18%左右。  相似文献   
18.
层结海洋中小振幅内行进波的演变和破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精度的拟谱方法,数值模拟了层结海洋中小振幅内行进波的演变和破碎过程.在演变过程中,导致内波破碎的PSI不稳定机制在共振相互作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能量从初级波向低频、高波数运动缓慢传递并形成一次级波包,随即破碎发生.破碎后产生的层化湍流引起的强烈混合以及湍流间歇性可从总能量和涡度峰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看出.我们分析了层化湍流的一些统计特性,包括动能和有效位能沿垂向波数ky的功率谱.结果表明,动能和有效位能谱都存在一个谱段满足k-3y律,且分别可表示为01N4k-3y和02N4k-3y(N为Brunt Visl频率),通常称其为浮力子区.另外,我们分析了Cox数(湍流扩散系数与分子扩散系数之比),在层化湍流维持在一定强度时,计算结果和由海洋内区观测(远离内波强生成源和复杂地形)所推测的结论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9.
赵骞  郭威  陈元  陈伟斌  王晶 《海洋工程》2018,36(6):130-136
掌握核电站周边海域流场特征对保障核电冷源安全及研究排水口温排水输运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年12月~2014年2月在红沿河核电站邻近海域获取的四个站点海流连续观测资料,利用低通滤波和调和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该海域的余流和潮流特征。结果表明,核电站邻近海域冬季余流流速大于秋季,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小;中层附近余流变化较小,越接近底层余流变化越大;海域潮流类型属于规则半日潮流,且浅水分潮特征显著; M_2和K_1分潮流的最大流速随深度增加而减小;除取水口站位外,其他站位主要分潮流运动形式皆表现为往复流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研究渤海微塑料污染的动态变化趋势,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渤海沿岸陆源入海以及渤海海峡处微塑料的输运路径进行追踪模拟,探讨了不同季节微塑料的输运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模拟结果表明:渤海沿岸与渤海海峡处微塑料的输运速度与输运方向受季节性风海流影响明显.陆源入海微塑料大多沿岸输运,向渤海中部输运扩散的能力较弱.渤海海峡处的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