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98篇 |
免费 | 598篇 |
国内免费 | 74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60篇 |
大气科学 | 418篇 |
地球物理 | 515篇 |
地质学 | 1847篇 |
海洋学 | 547篇 |
天文学 | 37篇 |
综合类 | 267篇 |
自然地理 | 4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44篇 |
2022年 | 187篇 |
2021年 | 181篇 |
2020年 | 149篇 |
2019年 | 197篇 |
2018年 | 166篇 |
2017年 | 118篇 |
2016年 | 144篇 |
2015年 | 196篇 |
2014年 | 242篇 |
2013年 | 177篇 |
2012年 | 214篇 |
2011年 | 194篇 |
2010年 | 194篇 |
2009年 | 182篇 |
2008年 | 175篇 |
2007年 | 176篇 |
2006年 | 173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31篇 |
2003年 | 115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4篇 |
1965年 | 3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
超高层建筑平面控制网竖向传递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超高层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及竖向传递的方法,介绍了数字正垂在测定超高层建筑倾斜偏差的具体应用,实现了用全站仪法和GPS法来检核控制网竖向传递的精度。 相似文献
22.
23.
生物危害应急响应是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紧密围绕应急响应预案来组织实施.针对目前的应急响应预案知识组织研究尚不完善,现有的数据模型不能满足生物危害态势时空分析需要的问题,在ABC本体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生物危害应急响应地理本体模型(biohazard emergency response geo-ontolog... 相似文献
24.
25.
研发了一种适合于大范围1∶500的无人机测图方案,围绕平面和高程点位中误差在5 cm以内这一核心目标,从无人机的平台稳定性、空中精准定位飞控、空三与三维建模及模型与影像结合的多视角测图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在广州马沥村的应用表明,本文研究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方案可以满足1∶500高精度的三维测图,并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6.
煤层成因是煤地质学的核心。煤层是一种沉积地层,它遵循沉积学、地层学、岩石学以及矿床学的基本规律,也有其特殊性,其成因并不同于煤的成因。传统煤地质学的核心观点是煤层由泥炭沼泽演化而成,其本质就是成煤物质的垂向加积。通过对煤层垂向和侧向加积的分析对比以及大面积稳定展布的厚煤层低自然伽马多峰现象、层理与条带结构等沉积特征的研究,认为成煤物质是机械沉积的,煤层像大多数沉积岩层一样是侧向加积形成的。对于厚煤层而言,多期侧向加积产生了次生垂向加积,其形成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连续的、线性的垂向累加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不连续的、非线性的侧向叠合过程,成煤物质是不连续的、多期多源的,厚煤层中普遍存在的夹矸便是其不连续的证据,同时厚煤层是穿时的。煤层侧向加积与较深水或海相沉积共生,是一个有机连续的整体,符合瓦尔特相律和古生态学原理,符合煤层厚度、形态多变及下伏地层沉积体系多种多样,也符合成煤物质超巨量工业富集、含煤地层灰色灰黑色、煤矿床质量优良的事实。 相似文献
27.
28.
主被动混合式柔性防护网在拦截落石后可使其低速逸出,首先对现有结构进行梳理。之后为研究其结构性能,首先对基本构件环网网环与减压环进行了材性试验,建立了两段式网片等待模型与三段式减压环等待模型,并利用LSdyna构建数值仿真平台,对主被动混合式落石防护网结构体系进行落石冲击拦截与缓冲全过程研究,最终结果表明此类结构有稳定的耗能能力,对落石动能的吸收达90%以上,落石最终低速逸出。研究也发现系统以网片为主要耗能构件,耗能装置启动并不充分,且各主要构件耗能分配构成不合理,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9.
四川沐川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出露广泛,开采技术条件好。采集11件玄武岩岩芯样品进行地球化学、薄片鉴定和拉丝试验等测试分析,从化学成分、岩石组构和拉丝工艺等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纤维用玄武岩原矿的初步评价。结果显示,玄武岩样品w(SiO2)为47.15%~51.35%,w(Al2O3)为10.52%~14.30%,w(Fe2O3)为2.42%~7.56%,w(FeO)为6.02%~9.26%,w(CaO)为4.20%~8.88%,w(MgO)为3.26%~5.25%,全碱w(K2O+Na2O)为3.29%~5.66%,w(TiO2)为2.78%~4.94%。玄武岩类型包括致密块状玄武岩、含杏仁状玄武岩和杏仁状玄武岩,均属碱性—亚碱性过渡系列岩石,岩石结构主要为拉斑玄武结构和粗玄结构。6件致密块状玄武岩均能连续拉丝成功,其化学成分稳定和析晶上限温度为1 270℃,应优考虑其作为连续纤维用玄武岩原矿;2件含杏仁玄武岩均能连续拉...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滇西澜沧变质带中最为广泛分布的造岩矿物—白云母为对象,详细研究和
分析了其成分、多型类型及ba值等,探讨了白云母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带中绝大多数白云母为多硅白云母,且为3T+2M,型,与蓝闪石共生的则以3T多硅白云母为主。此外,斓沧变质
带经历了蓝闪石片岩亚相的高压变质作用,与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密切相突,并可与世界著名的高
压带对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