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给出了半无限介质中任意倾角的多个已发震矩形断层对邻近任意倾角的潜在活断层共同作用的合应力的解析表达式,从而可以计算震后合应力的调整值,为判断潜在活断层的稳定性提供依据。合应力Sr中既包括了作用在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又包括了断层面上的剪应力,它比单独用一个应力描述应力场更有效。最后,用1973年2月6日炉霍地震后的实际震例说明了地震断层错动对周围孕震区的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32.
16-20世纪华北构造应力场的可能变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根模 《地震学报》1992,14(2):144-148
通过研究16——17世纪华北4个特大地震的地表断层,重建应力场.其中3个是倾滑正断层,最大主应力是垂直向的,最小主应力是 NW-SE 向近水平引张应力;另一个是包含逆冲和倾滑事件的复杂断层.上述特点与现代应力场迥然不同,这表明从16世纪以来华北应力场曾发生重大变动,主应力轴旋转约90度.在16——17世纪,华北断陷盆地地幔上涌隆起导至引张应力场和一系列特大地震.  相似文献   
33.
宁河6.9级强震前小震主应力轴取向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1976年11月15日天津市宁河县6.9级强震前、后小震震源机制解,表明在强震前3个月内主应力轴方位角曾发生紊乱——定向——偏转的变化.P 轴偏转约40度.根据宁河地区共轭性断裂发育的地质构造特点,对 P 轴的方向变化作了初步解释.另外,还利用微小地震初动符号叠加的方法,求得平均机制解,显示了紊乱——定向变化,但未观察到重新取向变化.以上的差异可能与资料和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34.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 8.1级大地震是发生在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的低角度逆冲断层运动, 特点是震源很浅, 震中烈度达Ⅺ度, 震害严重。破裂带走向北西西—南东东, 穿越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使首都建筑遭受严重破坏。该震是1934年以来尼泊尔最大地震, 标志着喜马拉雅带自1950年以来半个世纪的平静期已经结束。自2005年进入新活动期, 至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发生已达到活动高潮。预计将持续十到几十年。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分析, 今后可能沿喜马拉雅带走向发生纵向迁移, 将在喜马拉雅带东段发生更大的地震, 从而使地震高潮达到顶峰而结束, 可能对我国西藏东南、不丹和印度边界产生破坏。另外还可能沿着与喜马拉雅带走向垂直方向向北迁移(即横向迁移), 在几年之内即可在西藏、青海引起破坏性地震, 需要相关省市做好监测预报和防灾工作。   相似文献   
35.
中国海洋地震灾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地介绍了历史与现代中国海洋地震灾害情况。将中国海洋地震按板块构造理论划分为三个大的层次:(1)西太洋岛弧-海沟强活动带;(2)弧后盆地弱活动带;(3)陆架海中等活动和弱活动带。介绍了有关海洋地震观观测、基础性研究、地震前兆与预报、地震工程研究实践及最新动态与展望。  相似文献   
36.
37.
赵根模    吴中海  刘艳辉   《地质通报》2014,33(04):470-484
岩石圈、地壳由众多板块、地块及层圈组合而成,是开放性复杂巨系统,活断层在地壳中犹如神经网络也是复杂的开放体系。因此活断层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例如地震断层破裂产生应力扰动,可能触发其他断层破裂,不仅在近处,也会在远处发生。不同的活断层构造产状、活动方式及应变阶段不同,对同一次触发响应不同。触发与差别响应二者的叠加效应在地震活动性上有重要表现。表现之一是区域大震后,余震区外地震活动显著增强处发生继发性大震的概率最大,也即率先出现“远余震、诱发前震、响应震”的地方地震危险性增大,对预测未来地震位置有效。对本区1950—2013年地震统计表明,预测成功率W=1-漏报率-虚报率=80%。同时,对当前地震危险区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38.
39.
地震前海平面异常变化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国内外沿海大地震前后海平面变化的实例,分析海平面变化的前兆意义。资料证实,大部分近海大地震前存在局部海域可以识别的海平面异常变化。19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验潮站记录了大量与地震有关的海平面变化实例,为定量分析提供了可能。最有代表的标准震例是1941年11月葡萄牙亚速尔群岛8.3级大地震,我国渤海1969年7月在8日7.4级地震前后烟台站的验潮记录也显示出显著异常。海域构造环境和地震发生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40.
断层上断点深度是确定平原隐伏断层活动年代的关键数据。对同一断层用不同物探方法获得的数据相差可达几十到几百米,这一差值可能导致对断层活动性的判定结论完全相反,由于缺乏宽频带、中心频率高的人工震源,只能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探测。人工地震波、电磁波和声波的频率越高,分辨率越高,但衰减快,可探测深度也降低。相反,频率低,分辨率下降,但探测深度增大。人工地震波频率为数十赫兹,探测深度大,分辨能力低。雷达电磁波为10^6Hz量级,分辨能力强,但探测深度很小。声波为数千赫兹,分辨能力优于人工地震,探测深度大于雷达,性状介于二者之间,适合厚层第四纪沉积层的超浅层探查。声波高分辨率超浅层探测的初步结果表明.以往华北平原东部某些断层活动性的论断可能要做很大的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