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1 毫秒
31.
罗非鱼放养量对盐碱水微型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放养不同密度的尼罗罗非鱼 (orecohromis niloticus)对微型生态系统浮游生物影响的研究结果。罗非鱼的放养量为 5个水平 (0~ 8.12 kg· m-3 )。结果表明 ,随着罗非鱼放养量的增大 ,蓝藻、金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的量、p H、和 TN:TP比值下降 ;相反 ,绿藻、硅藻、原生动物、浮游植物叶绿素 a含量、浊度、总碱度、电导率、TN和 TP均增加 ;而在生物量上小型硅藻和绿藻占优势使浮游植物小型化。  相似文献   
32.
本文于1998的8-10月间选取山东省高青县赵店乡大芦湖养殖公司院内一口盐碱池塘的池水为实验用水,选用CaCl2、NaHCO3和盐酸作试剂,进行了这三种试剂的降pH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NaHCO3有降pH效果须高浓度使用,但会使水体缓冲能力下降,不宜作为降pH的试剂。盐酸能迅速降低pH,但持续时间较短,适合急救时使用。219kg.ha^-1(14.6kg/亩)的用量可降低pH1.5个单位。能长期  相似文献   
33.
在渗透注浆工程中,尤其在中、细砂地层中,提高浆液的可注性并保证一些特殊工程的耐久性非常重要。微硅粉作为注浆材料,其颗粒极细,可注性好,无毒性,浆液结石体强度高,工程耐久性好。通过对一些工程的成功应用进行分析,微硅粉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渗透注浆工程注浆材料,尤其在高水位,含中、细砂层地质条件下,微硅粉注浆材料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针对湘中涟源凹陷上二叠统大隆组黑色泥页岩中油气特征及微观保存条件,选择涟源凹陷XY1井大隆组泥页岩中高角度裂缝方解石脉体,开展了脉体岩相学和阴极发光观察、脉体盐水包裹体和烃类包裹体特征及温压研究,结合泥页岩有机质成熟度及油气生成阶段分析和埋藏-热演化-构造抬升史模拟,确定了裂缝脉体形成时期和深度,讨论了泥页岩油气微观保存条件。研究表明:大隆组泥页岩有机质成熟度R_o为1.2%~1.3%,原始有机质中发育有机孔,泥页岩孔隙内液态油中很少发育有机孔;裂缝方解石脉体由早晚两期形成,边界清晰;早期脉体中发育大量蓝白色荧光的液相烃包裹体和气-液两相烃包裹体,发微弱荧光的气相烃包裹体和不发荧光的甲烷包裹体,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介于93~138℃间,对应古埋深为2 000~3 000 m;晚期脉体中包裹体发育程度差,仅零星见烃类包裹体,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介于50~62℃间,对应古埋深为900~1 100 m;依据早期裂缝方解石脉体中甲烷包裹体激光拉曼参数和甲烷体系状态方程估算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28.92~41.47 MPa,相应古压力系数为1.10~1.57。根据早晚两期裂缝方解石脉体中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和烃类包裹体的发育程度以及捕获温压信息推断,在燕山-喜山期大幅度构造抬升和地层剥蚀过程中,泥页岩中多期裂缝形成和开启以及成脉古流体活动,对大隆组泥页岩中滞留油气的微观保存条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5.
拟建川藏铁路沿线广泛分布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该类土质边坡稳定性问题突出,有必要探讨此类边坡的自然演化特征及其规律。本文针对粗颗粒土边坡在降雨-日晒-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开展了单一要素和多要素组合条件下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初始坡度较陡的粗颗粒土边坡,在自然降雨-日晒作用下,边坡会向自然稳定坡度发展演化。反复冻融作用下,坡面土体冻胀融沉,产生残余变形,冻胀量约为冻结深度的0.09~0.1倍,残余变形量约为冻结深度的0.052~0.062倍,坡面土体含水率增加2% ~3%。反复冻融后坡面土体结构变松散,空隙增多,密实度降低,松散土体在降雨条件下易流失,坡体向后退化。季节性冻土区粗颗粒土边坡自然演化特征表现为:降雨-日晒作用→边坡趋于稳定→冻融作用→坡面土体变松散→降雨冲刷→坡面后退→更深处土体冻融。该过程随季节变化反复进行,边坡逐年后退。  相似文献   
36.
37.
MOND理论和暗物质模型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杨  赵文  韩金林 《天文学报》2003,44(4):375-381
从理论上探讨在地球引力系统内,修正动力学的引力理论以及暗物质模型的预言.着重研究修正动力学(MOND)的引力理论中一些常用的模型,对其中一个最简单模型,给出了球对称情况下引力势的一般表达式,计算了地球引力场中这些模型预言的卫星角速度,发现不同模型给出的角速度是不相同的,并且将这些值分别与牛顿理论的角速度值相比较.虽然这些模型的角速度与牛顿理论角速度的差异都很小,但简单模型的差异更大一些.对于月球作为卫星的情况,目前的技术有可能对这个角速度差进行实际观测.最后估算暗物质模型中月球绕地球运动角速度所受到的影响,证明它远远小于MOND理论的效应.由此对这个角速度差的观测,就构成检验MOND理论与暗物质模型的一个判据.  相似文献   
38.
Food web structure and trophic levels in polyculture rice-crab fiel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nutrient pathways and trophic relationships from the rice-crab system in Panjin,Liaoning Province,China. Values of δ 13 C ranged from-27.38‰±0.44‰ to-18.34‰±0.26‰ and δ 15 N ranged from 1.10‰±0.88‰ to 9.33‰±0.57‰. Pseudorasbora parva(Stone moroko) had the highest δ 13 C and δ 15 N values. The lowest δ 13 C values were obtained for the macrophytes and the lowest δ 15 N value was found in sediments.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food items to the diets of crabs. The δ 13 C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 seudorasbora parva mad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to the diet of E riocheir sinensis(Chinese mitten crab),while the δ 15 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st food items contributed more than 10% to the diet of the crab. There were three trophic levels identified in the system(Levels 0–2). The crab Eriocheir sinensis,fish Pseudorasbora parva and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Oriental weatherfish),and the oligochaete L imnodrilus hoffmeisteri(Limnodrilus worm),were at the second level,zooplankton were at the first level and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and macrophytes were at trophic position 0.  相似文献   
39.
聚类分析是用数学工具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它在地质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关于聚类的各种具体方法,如系统聚类法、图伦方法、分解法,逐步聚类法等在资料中已有较详尽的介绍。本文再介绍一种被称为“局部敏感的峰值分离法”。  相似文献   
40.
青藏铁路Ⅱ期工程西藏段西侧湖泊资源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Ⅱ期工程西藏段西侧地理坐标为东经88°0'~91°57'23″,北纬30°11'54″~32°28'06″,面积约126875km2,有大小湖泊106个。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于2001年在距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Ⅱ期工程约300km处的班戈湖(湖面海拔4522m)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资源与环境试验观测站,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研究区湖泊中有硼、锂、钾、石盐、镁、芒硝、碱、钠、铯等9种盐类资源。班戈湖型卤水提锂的小型蒸发试验表明,卤水制备需采取2阶段方式,并经使用冻出芒硝与卤水分离和“不蒸发而升温”技术,在盐田中已制取含Li2CO322.4%的混盐。这一技术对研究区锂资源开发有借鉴作用。对气象和水文也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