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3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9篇 |
大气科学 | 31篇 |
地球物理 | 23篇 |
地质学 | 77篇 |
海洋学 | 33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33篇 |
自然地理 | 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通过对泥浆中颗粒的沉降特性分析,从量上得出泥浆性能对泥浆中颗粒的悬浮携渣能力。泥浆是一流变性的流体,对泥浆性能的把握,应综合考虑,而不偏向于某个指标。提出了在实践中对泥浆的正确使用和泥浆性能取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浅水水域水声信号多途效应导致信道衰落,真实时延信号获取难度大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浅水定位的超短基线装置,并提出一种附有约束条件的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采用脉冲挑选和时延差相位修正方法对目标轨迹进行精确跟踪定位,某湖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位轨迹光滑稳定,野点少,定位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任雷星 《资源导刊(河南)》2007,(2)
陕县国土资源局店子国土资源所围绕"抓信访,树形象、解民忧,促稳定",采取四项措施,把纠纷和矛盾化解在基层,使该乡连续三年没有出现国土资源信访案件. 相似文献
14.
贺社军,河南省陕县国土资源局原店国土资源所所长。他在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阵地一干就是10年,10年间,无论是在矿产资源管理站,还是在国土资源所,他都尽心竭力、尽职尽责,维护着辖区的每一寸国土资 相似文献
15.
16.
《海门港台风暴潮预警服务系统研究》和《海门港台风暴潮灾害分析》二文,本刊定于1995年刊出. 相似文献
17.
考虑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提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区间值高光谱估测的思想。根据在陕西省横山县采集的84个土壤样本数据,采用14种光谱反射率变换方法及因子互乘变换筛选反演因子,采用模糊识别方法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结果表明,原始光谱反射率(R)及其平方(R2)、平方根(R1/2)、倒数(1/R)、自然对数(ln R)的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及其互乘变换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增强,模型优化系数可调节类别判别的准确度,12个检验样本的准确度为91.67%。这表明提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区间值高光谱估测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丘状交错层理作为鉴别风暴沉积重要的标志之一,是最能反映风暴作用的沉积构造。本文基于驻波理论对丘状交错层理成因进行了新的解释,提出了丘状交错层理形成于驻波波节部位,形成丘状交错层理(或驻波)的动能近似恒定的观点。通过理论计算解释了丘状交错层理随水深变浅波长逐渐变长,波高逐渐减小,波长/波高逐渐增大的趋势,解释了徐州地区贾园组风暴沉积序列中丘状交错层理随水深的变化规律,从而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对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质雷达正演中的频散压制和吸收边界改进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建立了地质雷达的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数学模型,导出了理想 散关系和超级吸收边界条件。理想频散关系 考虑了FDTD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也考虑了高频电磁波在Yee氏网格中的传播特点;超吸收边界条件则用磁场分量来提高电场分量精度。数值试验表明,理想频散关系能真实地反映雷达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超吸收边界条件能有效减小截断边界的伪反射,提高正演精度。将之应用于实际计算,取得 相似文献
20.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组成因子和文化层;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相似性原则、综合分析原则,将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分为谷地聚落、半坡村聚落、溪边村聚落、丘原区聚落、洞穴聚落和屯堡聚落六种主要类型。谷地聚落因峰丛洼地环境容量小,形成散珠状小聚居的形态和独特的垦殖文化景观;半坡村聚落因喀斯特山地环境的影响,形成依山而建、聚族而居、典型的吊脚楼民居建筑等特征;溪边村聚落因峰林坝地环境容量较大,沿河形成串珠状聚族而居的形态;丘原区聚落因丘原盆地环境容量大、地域环境开放,形成多民族杂居、村寨密集分布、文化交融强等特征;洞穴聚落因岩洞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依洞而建的小聚居形态;屯堡聚落因喀斯特环境和历史的影响,形成典型的集聚型村落,将石文化、江南文化、军事文化有机结合。通过探讨各类型聚落文化在聚落规模、聚落布局、聚落环境、建筑、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征,可为合理开发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