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41.
赵庆 《地质找矿论丛》2013,28(3):493-498
根据地质科学的研究特点,针对地质论文语言文字表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编辑实例,阐述了地质科技论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练性、平实性、生动性和规范性要求。准确性要求用字用词要得当,语句要符合语法和语言逻辑;简练性要求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平实性要求语言表达质朴、自然;生动性要求语言表达富有生气、感染力;规范性要求论文的撰写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文章还指出了提升地质论文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2.
张勇  徐建刚  赵庆 《现代测绘》2013,36(3):52-53
城市作为地球上人口、经济、技术、基础设施最为发达,最为密集的区域,其信息体系结构复杂。随着"数字地球"概念在城市中的应用,"数字城市"应运而生。然而,有关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存在尺度不一致、信息源分散、不同级别的数据杂乱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多尺度空间信息更新机制,通过不同制度、不同级别数据之间的实时交互,实现空间信息的更新,体现数字城市的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43.
我国对水质的评价大多局限于各项指标与饮用水源标准的比较,关注的是超标情况,而对相关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关注甚少。本文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鲁中南地区的双村岩溶水系统中2种化学致癌物[As、Cr(Ⅵ)]和7种非致癌物(Hg、F、CN-、NO-2-N、NH+4-N、NO-3-N、酚类)引起的健康风险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个别采样点的NO-3-N、NO-2-N含量超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由基因毒物质通过饮水途径所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表现为Cr(Ⅵ)As,由躯体毒物质通过饮水途径所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表现为NO-3-NFNO-2-NHgCN-NH+4-N酚类,且致癌毒物质的危害远远超过非致癌毒物质,Cr(Ⅵ)为首要污染物。研究区地下水的个人健康总风险值介于5.0×10-5~10.0×10-5a-1之间,风险等级为Ⅳ级(一般),其作为饮用水源应给予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44.
采用过氧化钠熔融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31种常量、次量和微量元素。筛选了不同溶矿方法和仪器参数条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低于6.0%;经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4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25个元素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赵庆令  李清彩  孙宁  马强  蔡薇 《岩矿测试》2009,28(2):191-193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法测定土壤中25个主量、次量和微量元素。筛选了不同溶矿方法和仪器参数条件,方法精密度(RSD,n=11)为0.57%~3.50%。方法经国家一级土壤标准物质分析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46.
使用区域一维速度模型,利用单纯形法,结合和田台阵的方位角测定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主震位置.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于田主震和465次余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表明:NS、EW和UD 3个方向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3 km、0.14 km、0.15 km,平均走时残差为0.012 s.余震整体分布呈北东向展布,并向主震的西南和北东两个方向延伸,主震的西南方向长近40 km、宽约30 km,北东方向长近20 km、宽约20 km,震源深度集中在5~15 km.余震序列的空间形态沿破裂显示了分段和非均匀特征:主震的西南方向地震数量较多,展布较宽,且近南北向分布,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5 ~15 km之间;北东方向地震较少,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5 ~10 km之间;靠近山脉的地震震源要比远处的深.余震序列的时间特征为在震后的3天内,震源深度集中在5~15 km,此后的震源深度集中在5~10 km,震源深度总体呈现变浅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
水系沉积物、土壤等试样用HF-HCl-HNO3-HClO4混酸消解后,以8%(v/v)HNO3溶解于渣,建立了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La,Y,Ba 3种微量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方法。方法测定限(μg/L,10SD)为:La 6.0,Y 1.0,Ba 1.0。精密度(RSD%,n=11)为:0.20~1.50,经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的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吻合,该方法现已用于区域化探试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48.
塔里木库车盆地中生代原型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层沉积、地震剖面与露头资料并结合平衡剖面的研究,表明库车三叠纪盆地属于前陆盆地,侏罗纪与早白垩世盆地属于造山期后超大型盆地中克拉通边缘凹陷型盆地,它们具有不同的北部边界和沉降特征。三叠纪盆地的北部边界位于现今盆地北部边界以北6~21km的位置,而沉降中心则位于现今南天山山前及山下的中-西段;侏罗纪盆地的北部边界位于三叠纪盆地之北,沉降中心则位于现今南天山山前及山下;早白垩世盆地的北部边界位于侏罗纪盆地之南,东段则已到达了现今边界以南的位置,而沉降中心已接近拜城北部。基于上述,建议在分析油气成藏时首先应进行三叠纪与侏罗纪烃源岩的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49.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地矿科研分析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工作者的生产工具,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深度。本文运用科学学、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学的手段、方法,探讨了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充分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0.
目前,砂岩储层尖灭的判别方法主要是通过针对地震振幅变化和地震属性进行分析,而针对高速灰岩屏蔽影响下砂岩储层尖灭的判别方法研究较少。受灰岩高速、高密度影响,灰岩之下的薄砂岩与围岩的弱反射特征往往被淹没,常规识别方法难以有效判断砂岩的尖灭线形态,影响岩性圈闭的落实。通过三维地震资料分析,提出了一种针对该地区编号为#2370层砂岩尖灭线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判别方法,即以统计地震反射特征为主线,以正演模拟为验证,以地震属性和反演为辅助,以地质模式类比为依托,综合刻画砂岩尖灭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所刻画的砂岩尖灭线与实钻结果基本吻合。同时,结合砂岩尖灭线和局部构造背景,初步落实了该地区南部的#2370层岩性圈闭分布。该方法对灰岩广泛发育地区高速灰岩下岩性圈闭的落实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