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赵庆 《地质找矿论丛》2013,28(3):493-498
根据地质科学的研究特点,针对地质论文语言文字表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编辑实例,阐述了地质科技论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练性、平实性、生动性和规范性要求。准确性要求用字用词要得当,语句要符合语法和语言逻辑;简练性要求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平实性要求语言表达质朴、自然;生动性要求语言表达富有生气、感染力;规范性要求论文的撰写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文章还指出了提升地质论文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2.
王辉  郑祥民  钱鹏  吴超  任少芳  赵庆 《第四纪研究》2021,41(6):1771-1780
长江三角洲晚更新世晚期的第一硬土层是划分更新统与全新统地层界面的标志层,也是上海中、高层建筑物的主要桩基持力层,具有第四纪科学研究和工程地质应用价值。由于缺乏明显指相意义的沉积标志和古生物化石等特征,对于第一硬土层的成因、物源和次生演化等问题,各家学者的观点相差甚远,至今没有达成共识。在讨论第一硬土层的沉积年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的基础上,评析了硬土层研究中的三大争论,即成因的"水成与风成"之争,物源的"近源与远源"之争和次生演化过程之争,认为硬土层经历了复杂的冷暖干湿变化和海侵海退旋回,可划分为早期冷干环境的沉积阶段、中期全新世海侵之前暖湿环境的风化和成土阶段、后期海侵及海退之后的掩埋改造阶段等3个时期。解决第一硬土层争论的途径是建立高精度连续年代序列标尺,运用地层追踪方法进行区域性标志地层的对比,在此基础上探索硬土层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43.
我国对水质的评价大多局限于各项指标与饮用水源标准的比较,关注的是超标情况,而对相关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关注甚少。本文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鲁中南地区的双村岩溶水系统中2种化学致癌物[As、Cr(Ⅵ)]和7种非致癌物(Hg、F、CN-、NO-2-N、NH+4-N、NO-3-N、酚类)引起的健康风险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个别采样点的NO-3-N、NO-2-N含量超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由基因毒物质通过饮水途径所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表现为Cr(Ⅵ)As,由躯体毒物质通过饮水途径所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表现为NO-3-NFNO-2-NHgCN-NH+4-N酚类,且致癌毒物质的危害远远超过非致癌毒物质,Cr(Ⅵ)为首要污染物。研究区地下水的个人健康总风险值介于5.0×10-5~10.0×10-5a-1之间,风险等级为Ⅳ级(一般),其作为饮用水源应给予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44.
水系沉积物、土壤等试样用HF-HCl-HNO3-HClO4混酸消解后,以8%(v/v)HNO3溶解于渣,建立了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La,Y,Ba 3种微量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方法。方法测定限(μg/L,10SD)为:La 6.0,Y 1.0,Ba 1.0。精密度(RSD%,n=11)为:0.20~1.50,经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的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吻合,该方法现已用于区域化探试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45.
塔里木库车盆地中生代原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层沉积、地震剖面与露头资料并结合平衡剖面的研究,表明库车三叠纪盆地属于前陆盆地,侏罗纪与早白垩世盆地属于造山期后超大型盆地中克拉通边缘凹陷型盆地,它们具有不同的北部边界和沉降特征。三叠纪盆地的北部边界位于现今盆地北部边界以北6~21km的位置,而沉降中心则位于现今南天山山前及山下的中-西段;侏罗纪盆地的北部边界位于三叠纪盆地之北,沉降中心则位于现今南天山山前及山下;早白垩世盆地的北部边界位于侏罗纪盆地之南,东段则已到达了现今边界以南的位置,而沉降中心已接近拜城北部。基于上述,建议在分析油气成藏时首先应进行三叠纪与侏罗纪烃源岩的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46.
宋江涛  赵庆令 《岩矿测试》2011,30(4):494-496
选用人工合成标准样品校正溴的标准曲线,借助溴含量已知的土壤样品为载体吸附固化卤水,采用粉末压片制样-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卤水中的溴含量。在国家一级土壤标准物质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溴,建立标准化曲线,通过优化筛选仪器工作参数条件,改善了光谱干扰及基体干扰。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1.20%,测定结果与化学法测定值吻合,方法操作便捷,能够满足卤水样品中溴的快速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7.
采用过氧化钠熔融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31种常量、次量和微量元素。筛选了不同溶矿方法和仪器参数条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低于6.0%;经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48.
使用区域一维速度模型,利用单纯形法,结合和田台阵的方位角测定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主震位置.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于田主震和465次余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表明:NS、EW和UD 3个方向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3 km、0.14 km、0.15 km,平均走时残差为0.012 s.余震整体分布呈北东向展布,并向主震的西南和北东两个方向延伸,主震的西南方向长近40 km、宽约30 km,北东方向长近20 km、宽约20 km,震源深度集中在5~15 km.余震序列的空间形态沿破裂显示了分段和非均匀特征:主震的西南方向地震数量较多,展布较宽,且近南北向分布,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5 ~15 km之间;北东方向地震较少,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5 ~10 km之间;靠近山脉的地震震源要比远处的深.余震序列的时间特征为在震后的3天内,震源深度集中在5~15 km,此后的震源深度集中在5~10 km,震源深度总体呈现变浅的趋势.  相似文献   
49.
用高氯酸-氢氟酸-硝酸消解样品,样品中的难溶组分被有效浸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及稀散元素等54种组分。通过筛选分析谱线、合理设置背景扣除位置及干扰元素校正系数,改善了光谱干扰。方法经国家一级土壤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低于6.0%。方法可测组分多,试剂用量少,简便快速,劳动强度低,能够满足基体组成复杂的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的要求,也为其他地球化学样品中相关组分的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25个元素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赵庆令  李清彩  孙宁  马强  蔡薇 《岩矿测试》2009,28(2):191-193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法测定土壤中25个主量、次量和微量元素。筛选了不同溶矿方法和仪器参数条件,方法精密度(RSD,n=11)为0.57%~3.50%。方法经国家一级土壤标准物质分析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