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简称张渤地震带)与山西地震带交汇区域(113°E~117°E,39°N~42°N)是华北地区北部三个构造单元华北沉降、燕山隆起和太行山隆起的交界处.本文采用张渤带西端的流动地震台网和华北地区北部的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地震波形数据,使用SAM方法对该区域地壳介质剪切波分裂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部的燕...  相似文献   
92.
影像聚类是一种对影像数据进行分组的方法,在基于内容的影像检索中,如果能够利用较低层次的可视特征进行高效的影像聚类,将会大大提高影像检索的精度.文章分别利用色矩法与分块截短编码(BTC)方法提取影像颜色特征,然后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来对两种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分块截短编码(BTC)方法的聚类精度优于色矩法.  相似文献   
93.
为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人影火箭弹监控管理机制,有效降低风险隐患,引入信息化物联网理念,通过二维码识别、4G通信、GPS与GIS等技术,建设广东人影物联网火箭弹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实现对广东省人影火箭弹各使用环节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和跟踪,确保人影火箭弹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全省人影作业安全管理的科技水平,在实际业务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
由于CAD与GIS的数据在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使得CAD数据不能很好地满足GIS用户的需求;而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基础地理数据是以CAD的数据格式存在的,所以大批量的数据转换变得尤为必要。主要介绍了目前进行CAD到GIS数据转换的几种方法,并结合克拉玛依市国土资源局实际,采用FME和Super Map Object二次开发方式相结合实现了克拉玛依市基础地形图的CAD到Super Map的数据批量转换。  相似文献   
95.
2013年4月20日,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发生了芦山7.0级地震.通过地壳剪切波分裂的分析,揭示了龙门山断裂带域的地壳主压应力方向及其与断裂之间的关联.芦山地震余震的定位结果显示,芦山地震的破裂与汶川地震的破裂没有贯通,在芦山与汶川之间形成了一个"破裂空段".本文建议,应关注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之间"破裂空段"的应力变化.采用不依赖于天然地震记录的井下人工源观测技术是一种有意义的科学尝试.  相似文献   
96.
97.
像素工厂是新一代海量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具有自动化、并行处理、多种影像兼容等优点,应用于各测绘领域.本文基于ADS80数据结合实际生产详细地介绍了像素工厂加密成果导入VirtuoZo创建立体模型全过程及在生产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8.
为探讨石窑沟钼矿床的矿床成因,本文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根据矿脉穿切关系,将热液成矿过程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其矿物组合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辉钼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研究发现,成矿早、中阶段产出的石英中有水溶液包裹体、纯CO2包裹体、H2O-CO2类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而成矿晚阶段产出的石英中仅有水溶液包裹体;对不同阶段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测试结果显示,成矿早阶段成矿流体以高温、高盐度、高氧化性、富CO2为特征;中阶段流体发生沸腾,导致CO2逃逸,还原性增强,成矿物质沉淀;晚阶段流体以低温、低盐度、贫CO2为特征。流体沸腾可能是引起辉钼矿沉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利用2010年11月6日在珠江三角洲的佛山、江门等地区上空进行的一次飞机探测数据,初步分析气溶胶粒子的垂直和水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气溶胶粒子在不同的高度有较大的差异,自下而上存在着累积层、递减层和增加层,在1 033 m以下的大气边界层存在气溶胶粒子的累积,气溶胶粒子最小浓度为1 151.15/cm3,高度1 033 m;最大浓度为7 307.38/cm3,高度627 m;平均浓度5 775.63/cm3,平均直径0.212 μm,最大直径0.219 μm,最小直径0.189 μm。在1 033 m以上,气溶胶粒子浓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逆温层附近气溶胶粒子的浓度出现了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在江门鹤山上空3 800 m的高度层平飞时段,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平均为19.74/cm3,变化范围1.97~53.65/cm3。对不同高度粒子谱分析表明,其谱型为多峰型,且高度越高,谱宽越窄,大粒子基本集中在1 000 m高度以下。   相似文献   
100.
通过例证的方式建立并诠释了富F熔体-溶液流体体系成矿效应的工作原理,认为:①F-OH- 在不同载体矿物特别是
云母类矿物中的置换行为构成了全岩F含量的主要贡献,具有物源意义;② 在大多数情况下,F强烈倾向于分配进入晚期硅酸盐
熔体相中,并深刻制约着熔体的结构、相平衡、物理化学性质和分异路径,不过在其他一些情况下F亦将大量进入热液或富水贫硅
酸盐的“过渡性”流体相中;③富F流体体系另具有强烈萃取诸如W、Sn等高场强亲氟元素的成矿效应,最终可伴生萤石或冰晶石
矿床,此时F作为矿化剂亦影响着Eh值、pH值和化学硬度等体系控矿因素。这样的三重作用围绕着F的基本化学性质一脉相承
地促成了富F地质体系的成矿效应及其地球化学行为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