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石峁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时代早期榆林地区农牧交错带中的超大型中心聚落, 产生于聚落林立、社会等级分化明显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中。文章通过鉴定与分析石峁遗址核心区皇城台地点东护墙北段上部、门址及大台基等区域浮选所获样品, 结合已公布的外城东门、后阳湾等地点的植物遗存鉴定数据, 对石峁遗址夏时代早期样品中出土的植物遗存进行综合研究。通过2012~2019年的浮选工作, 共获得了187份夏时代早期样品, 出土炭化植物遗存共计17816粒, 其中农作物遗存8905粒, 包括粟、黍、水稻及大豆; 非农作物遗存包括非农作物种子和植物果核等共计61种植物, 总数为8911粒, 分属于禾本科、藜科、豆科、蔷薇科、菊科、蓼科等。结果显示, 石峁先民夏时代早期的生业模式以农牧业并重为主、采集狩猎为补充。其中, 农业结构以粟黍种植为主, 还首次发现了少量水稻、大豆等可能为上层先民与周边地区交流获得的稀有食物; 畜牧业中, 主要利用胡枝子、草木犀、委陵菜属、冷蒿等饲草喂养黄牛、羊等主要家畜; 同时, 还存在采集果实等行为。石峁先民生业模式的选择是其人群受所处的农牧交错带环境影响产生的结果, "舍不得农业, 离不开牧业" 即是石峁先民及地区其他同时期人群的真实写照。多样化的生存策略、周边聚落的粮食输入及与其他区域中心的文化交流, 保障和巩固了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石峁遗址的核心地位, 并推动了地区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甘肃省肃北县敖包沟晶质石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对采自矿区的8件样品进行了主、微量、稀土元素和碳同位素测定.结果 显示,敖包沟晶质石墨矿主量元素总体显示出富硅、贫钙的特征,其Al2O3/TiO2比值为12.20~26.50(平均19.99),Al2O3/(Al2O3 +Fe2O3)比值为0.48~ 0.91(均值为0.7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高场强元素(Ta、Zr、Hf、Tb),Rb/Sr比值为0.57~1.06(平均为0.80),Sr/Ba比值为0.23~0.67(平均为0.39);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具弱Ce负异常和Eu负异常.石墨的δ13C值为-28.60‰~-31.35‰,平均为-29.51‰,指示石墨物源为有机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敖包沟品质石墨矿床可能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岩的变质作用,含矿岩石的变质原岩为含碳质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形成于古元古代浅海相沉积环境,物源为陆源碎屑岩,推测敖包沟晶质石墨矿床为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青海省长宁遗址晚全新世沉积剖面OC、P、Ba、Mn、S、K2O、Pb、As、Al2O3、Fe2O3和Cu的化学成分分析及磁化率分析,研究了该时期沉积物元素含量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齐家文化时期(4300~3900aBP)至汉代(202BC—220AD)之间的气候恶化使沉积物中上述元素含量显著下降,齐家文化时期和汉代的人类活动也对沉积物元素含量产生了影响,不同方式的人类活动对沉积物元素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史前时代东西方交流及其对人类生产方式变化的影响是备受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甘青地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关键区域,考古研究显示该地区的跨大陆文化互动始于齐家文化时期(4300~3500 a B.P.)。作为铜石并用时代的重要文化类型,齐家文化早期(4300~4000 a B.P.)至晚期(4000~3500 a B.P.)先民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然而,已开展的植物考古研究主要集中在甘肃西部和青海东部,甘肃中、东部的研究相对薄弱,齐家文化时期农业结构的时空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晰。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甘肃中、东部7处齐家文化时期遗址的植物大遗存进行研究,将其与已有研究结果对比,分析了甘青地区齐家文化时期农业结构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齐家文化早期,甘青地区东、西部的农业结构均以粟(Setaria italica)为主、黍(Panicum miliaceum)为辅,这可能与粟的高产性和水分利用的高效性等有关;齐家文化晚期,西亚起源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麦(Hordeum vulgare)传入甘青地区,西部的农业结构转变为粟黍农业为主、麦类农业为辅,但甘肃东部依然延续前期以粟黍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这可能源于不同地区对气候趋于冷干的响应程度不同。本研究显示甘青地区齐家文化时期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变化受到史前东西方交流和气候变化与局地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有助于理解史前东西方交流关键时期和区域人地关系演变的过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15.
黎海明  郑铎  刘真  贾鑫 《地理科学》2022,42(10):1807-1817
全新世的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时期(6 000—5 300 a B. P.)是文明起源的关键阶段,该时期稻作农业经济社会是否已建立及其影响机制依然不清楚。通过对常州地区青城墩遗址的植物大遗存研究,在24份浮选样品中共发现了131粒炭化水稻(Oryza sativa)种子和2 262粒炭化水稻基盘,该结果表明青城墩遗址先民在崧泽文化时期的农业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结合前人研究工作发现,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时期人类主要的生业经济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经济,辅之以采集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芡实(Euryale ferox)、桃(Prunus persica)、甜瓜(Cucumis melo)等野生植物资源为主的采集经济。7 000 a B. P.后海平面上升速率减缓和海岸线的东撤为开展水稻农业生产的古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栖居环境,该时期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水稻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6 000 a B. P.后的人口压力是长江下游地区古人类选择以稳定和高产的稻作农业为主体生业经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沙梁铁矿与镜铁山桦树沟、黑沟铁矿床处在同一成矿带,是构成卡瓦铁矿富集区的重点支撑矿床之一,沙梁铁矿体产于长城系桦树沟组中,共圈定铁矿体22条,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长度在200~1 480m之间,平均厚度在1.72~28.19m之间,全铁平均品位为22.49%~33.69%,矿石自然类型以磁铁矿矿石为主。通过对沙梁铁矿地层层序及含矿岩系特征、构造、侵入岩及矿体特征等多方面的调查分析研究,初步提出了今后勘查中找矿方向以赋矿层位及向斜褶皱构造为主,对卡瓦铁矿富集区内其他矿床的勘查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貌变迁与古人类活动的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最为重要的新石器人类 文明之一,文章以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区内西沟冲沟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仰韶人类活动与遗址区内冲沟地貌形成的先后关 系。渑池仰韶遗址区地处黄土高原东南缘黄土堆积区,文章利用释光测年方法测定了西沟冲沟阶地上覆堆积黄土的年代, 粗略重建了阶地形成的时间为大约距今3万年和12万年前,分别对应深海氧同位素(MIS) 3阶段和5阶段。而该时期渑池 仰韶区域尚无古人类活动记录,所以释光测年结果证明仰韶遗址区内的冲沟完全是自然成因的,与遗址区仰韶人的地表活 动无关。  相似文献   
18.

作为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 辽西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文章对辽宁省建平县水泉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在出土的409件可鉴定脊椎动物骨骼中, 家猪(Sus domesticus)骨骼可鉴定标本数(NISP)占比为63.75% (最小个体数(MNI)为14件, 占比35.90%), 显示家猪为水泉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先民主要的肉食来源。以家猪为主的家畜饲养业, 也侧面反映出该遗址相对发达的农业经济。绵羊(Ovis aries)和黄牛(Bos taurus)的骨骼NISP占比为22.22% (MNI为11件, 占比28.21%), 显示该遗址也存在畜牧经济成分。对比辽西地区不同区域的动物考古结果, 可以发现该区域遗址出土家猪骨骼的NISP比重范围为51.44±12.31% (n=5), 即均采用家猪饲养作为最主要的动物利用策略; 而且东南部平原丘陵区少见的、以绵羊、黄牛为主的畜牧业多见于西北部山地丘陵区。此外, 对比我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区自东向西31个考古遗址的动物考古研究结果认为, 不同区域动物性资源获取及利用策略差异显著: 辽东半岛和辽西地区丰富的降水促使这两个区域的农业在距今4000年前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进一步导致家猪饲养成为重要的生业模式之一; 但是在西部的河套地区, 相对干旱的环境条件导致该地区只能支撑起以牛、羊畜牧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 其NISP所占比重最高可达82.62%, 并且河套地区家养动物的NISP所占比重也远高于另外两个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方沙地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是研究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关键地区,但该区域的相关研究欠缺。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和古气候资料的全面分析,尝试探讨全新世中国北方沙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9~4ka 相对适宜的气候条件促使了中国北方沙地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开始和发展。4~2ka较为严酷的气候条件,严重影响了呼伦贝尔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的人类活动; 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的史前人类,通过生业模式的调整以及活动范围的改变,适应了气候变化,文化得以延续,人类活动总体没有减弱。2ka以来,人类适应能力增强,各沙地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范围均大幅扩张。通过区域对比发现,沙漠化程度较高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地处高纬度寒冷环境的呼伦贝尔沙地,人类活动强度总体较弱; 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条件相对优越,且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人类活动强度较大,文化谱系相对完整。研究区各时期人类遗址沿水系分布特征明显,反映了水源作为沙地地区的限制性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木材资源是新石器农业人群利用的重要自然资源。文章对尚村遗址龙山文化早期灰坑内的木炭大化石进行种属鉴定和统计分析,研究这一时期史前人群对木材资源的利用方式。203块木炭大化石共计鉴定出6种阔叶树材和1种针叶树材,阔叶树材包括榆属、栎属、槭属、朴属、枣属、李属,针叶树材为松属。发现有数量较多的小树枝、树皮和草本茎秆的炭化残留遗存。统计结果显示,榆属的出土概率和百分含量分别达到了100%和63.5%,占据主导地位,当时遗址周边生长有以榆树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尚村先民使用的薪柴类型包括小树枝、树皮、大的枝干和草本类茎秆,显示了古人类薪柴取材的多样性。尚村遗址木炭鉴定出极具食用价值的枣属、李属、栎属等果木类树种,发现了1粒完整的郁李果核及部分碎片,并发现了1粒葡萄属种籽,说明果实是当时人类食物资源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