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基于GNIP的黄土高原区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强  孙从建  吴丽娜  张永清  陈伟 《水文》2018,38(1):58-66
以GNIP为数据源,选取研究了黄土高原区7个站点(兰州、银川、靖边、西安、平凉、包头、太原)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除靖边站之外的其他站点降水同位素与温度和降水量的关系,揭示了该地区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在不同的区域有着相似的时间变化特征和不同的空间变化特征;(2)建立了黄土高原区域大气降水线方程δD=7.0δ18O+0.36‰;(3)黄土高原各站点降水同位素的温度效应和雨量效应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特性;(4)黄土高原区在冬季风期间较夏季风期间风速大、湿度低且蒸发强烈。  相似文献   
12.
虽对天山天池冰碛-崩塌-滑坡综合成因已形成共识,但对堆积坝体结构及地质构造控制的老崩塌-老滑坡位置及形成过程尚不明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现场地质调查、钻探资料分析等方法圈出构造格架;在平行和垂直坝体轴线方向上利用高密度电法开展坝体电性结构探测,给出地质解释剖面。结合遥感影像变化,分析大小锅底坑反映的全新世发生的老崩塌和老滑坡两阶段发育特征。认为老滑坡北侧缘F2断层为控制边界,显露梳妆镜为分析滑坡运动的重要线索;末次冰期冰碛物后的崩塌和滑坡运动与堆积物,填塞淤埋天池原古河道并将泄洪道推向右岸形成现在的天池坝体形态;原古河道在电性结构剖面上显示低阻带,为西小天池源头泉水集中排泄区;靠近湖岸的断层F1起稳定湖水位的阻水作用。该结果可望对天池形成演化、堆积坝体稳定性分析和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内沉积较厚的新近系砂泥岩、三叠系碳酸盐岩层,未见地热异常现象,但周边局部地区沿断裂附近有温泉出露。采用钻探手段探查蒙自坝区内地热地质特征,对坝区地热地质条件、热储赋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三叠系个旧组、永宁镇组为两个热储含水层,坝区东西两侧分布近南北向通海-个旧、蒙自-屏边区域性断裂为导热通道,热水化学类型HCO_3—Ca型,水中F~-、Sr元素含量较高,为具有医疗价值热矿水;坝区赋存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热矿水。  相似文献   
14.
图像配准用于fMRI运动伪影的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把人头考虑为一个刚体模型,将描写刚体变换的6个参数(平移3个,旋转3个),用于图像配准,确定一组最佳参数,对图像进行变换,使变换的图像数据和参数图像之间方差取最小值,我们的电针刺fMRI图像经这样的三维配准处理后,消除了大部分运动伪影,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贺强  洪欧洲 《西部资源》2019,(2):167-168
研究区位于大别山变质岩浆构造带的北部,该岩浆构造带是华北与扬子陆块最终实现敛合形成的碰撞造山带,它是以深大断裂构造所围限的"东宽西窄"的楔形地质块体,间夹于华北与扬子陆块之中。综合物探工作主要任务是在前期地质及水文等综合异常较好地区,采用高精度磁法,圈定隐伏花岗岩体范围及分布;在工作区分别进行直流电阻率联合剖面、直流电测深、α卡等综合物探剖面工作,对物探异常进行多参数综合分析研究,以控制地下热水分布范围或圈定新的地下水水源,为钻探验证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为综合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海岛是我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对海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岛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型行政区,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实现我国北方海岛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以长岛为例,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厘清了其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定位。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提出了长岛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和途径,即以“国家公园建设工程”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以“零碳海岛建设工程”“旅游海岛建设工程”和“牧场海岛建设工程”进行海岛开发和利用,以“智慧海岛建设工程”和“科技海岛建设工程”进行科技引领和支撑。六大工程陆海联动,共同推动长岛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北方典型海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及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