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67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91.
青岛灵山岛下白垩统湖泊风暴沉积与风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山岛背来石剖面发育了非常典型的湖泊风暴岩和风暴作用。非常典型的丘、洼状构造发育在火山岩底部的砂页岩中。丘状构造呈典型的丘状,规模不一,小者高数厘米,宽数十厘米;大者高2. 4m,宽12. 48m;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底部为灰色或浅灰色的砂砾岩或砂岩;顶部为深灰色 黑色泥岩、页岩或薄层砂岩互层。砂砾岩分选磨圆均很差,砾石主要为片麻岩,直径多在数毫米到3~4cm,呈悬浮式胶结。砾岩底部为凹凸不平的侵蚀面,砾岩向丘状构造两翼变薄甚至尖灭,与下部侵蚀面呈典型的角度交切。丘状构造的上部的细粒层有四个要素:①上凸形态;②丘状交错层理;③下细上粗的二元结构;④底部具侵蚀面。洼状构造也具有典型的洼状,规模也不一,小者高数厘米,宽十余厘米;大者高2. 4m,宽18. 70m,具有下细上粗的(反)二元结构,但底部多为深灰 灰黑色、甚至黑色的泥岩、页岩或夹薄层砂岩,上部多为砂岩、砂砾岩或砾岩。完整的洼状构造也有四个要素:①下凹形态;②或有洼状交错层理;③下细上粗的(反)二元结构;④底部具侵蚀面。丘状构造与洼状构造在空间上相邻共生,但不是同时形成的,一个连续的完整序列是丘状构造形成在先,洼状构造形成在后,其间由一个粒度较细的薄层分隔开(风暴最高水位时的“静”水沉积)。基于实验和丘洼构造参数计算了风暴浪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92.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分布式水文模型HMS,结合GIS技术,通过构建数字流域,提取流域特征信息,最终构建了分布式陆面-水文耦合模型(LSX-HMS).采用扰动分析法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利用实测水文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确定性系数达0.760~0.939,表明该耦合模型在淮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应用LSX-HMS对淮河蚌埠以上集水区域1980—1987年8a平均降水、蒸散发、日径流量和相对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各水文要素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降水要素的分布呈随纬度递减的趋势;蒸散发和径流量两个变量都是上游小,中下游大;相对土壤含水量在研究区西部及西南部的山区和丘陵区较低,平原区较高.研究成果为淮河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调配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3.
这年来,在华北板块北缘许多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中先后发现多层火山事件沉积,而火碎屑物质的物源区方向一直为地介所关注。通过对辽宁西部南樯矿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火山事件沉积与兴蒙槽区同期火山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和研究,并采用多种判别图解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4.
为了研究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特征,对矿区岩浆岩、围岩和矿石的稀土元素进行了ICP-MS分析测试。花岗岩稀土元素组成表现了较强的Eu负异常和弱的Ce负异常。围岩稀土元素特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热水沉积成因。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矿石表现为Eu正异常或无异常和Ce负异常,反映喷流沉积稀土元素组成特征,主要是距离花岗岩体较远的白羊矿段,指示成矿热液为温度较高(>250℃)、相对还原的流体,另外,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同时出现,说明矿石沉淀时较高温度的流体与少量的海水发生了对流混合;另一组矿石表现出与岩浆岩一致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显示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因,主要是距离花岗岩体较近的穿心洞矿段和对门山矿段。两组矿石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总体来说随着花岗岩体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岩浆岩、围岩和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由喷流沉积形成主矿体,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对矿体部分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195.
The supracrustal rocks of the Wuyang metamorphic terrain are divided into the Zhao anzhuang,Tieshanmiao and Yangshuwan Formations.These three Formations were dated at 3000-2550Ma,2550-2300Ma and 2300-2200Ma,respectively.∑REE and La/Yb)n of the Zhao anzhuang Formation volcanic rocks a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Tiesanmiao Formation equivalents,suggesting a sedimentary gap(2550 Ma boundary)between these two formations,The Zhao‘anzhuang Formation is older than the Tieshanmiao Formation.The sediments of these two Formations show no obvious differences in REE and are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low ∑REE and positive Eu anomalies.On the contrary,the sediments of the Yangshuwan Form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REE and negative Eu anomalies.Detailed discuss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Yangshuwan Formation was deposited in an oxidizing environment whereas the other two formations were formed in a reducing environment.At the end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Tieshanmiao Formation about 2300 Ma ago,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was transformed from reducing to oxidizing .On the basis of the SHAB (soft/hard acid and base)theory,an oxidation-reduction model for sedimentary REE evolu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mantle tends to become gradually depleted in REE.especially in LREE,and the indices ∑REE and La/Yb) n of mantle-dervived volcanic rocks also tend to become lower and lower.  相似文献   
196.
平原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兴辉  谷秀英 《水文》2005,25(4):23-25,38
平原区三水转化关系强烈,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形成了统一的水资源系统。本文研究分析了基于费用准则和供水量准则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以合理开发、优化调度本区的水资源.充分发挥该区地表水库和地下含水层空间的联合调蓄作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7.
中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春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利用1951~2004年54年88个站3~5月日降水量资料,计算云贵喀斯特地区春旱强度指数,对该区春旱强度指数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云贵喀斯特地区春旱强度指数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结果表明:全区范围内春旱强度指数序列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和突变点,春旱强度指数存在22年左右的周期特征。特重区、严重区13~15年的周期也很显著,并存在2~3年的主周期;中旱区和轻旱区还具有9~11年的周期,存在3~4年的主周期。根据主周期进行预测,特重区、严重区干旱程度将加重;轻旱区、中旱区干旱程度将减轻。同时还分析了春旱的分布特征、形成的环流场和物理因子。  相似文献   
198.
基于MODIS/NDVI数据和贵州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估算了2000—2020年贵州乌江流域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采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流域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近21 a贵州乌江流域植被NPP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平均每10 a增长率为74 g·C·m-2。流域内植被NPP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在780 g·C·m-2以上。(2)植被NPP与气温、日照时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NPP与气温的相关系数空间分布中,流域大部分地区以正相关为主,显著正相关区占到流域面积的69.98%。NPP与日照时数的相关性中,空间分布以正相关为主,其中显著正相关分布较为零散,主要集中在流域中南部和下游中部地区,西部和下游的南北部为负相关。NPP与降水的相关系数空间分布上仍然以正相关为主,显著正相关主要出现在西部边缘、中部和下游南北部地区,而负相关分布在流域的西南部、下游中北部地区。(3)植被NPP与不同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中,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显著并且具有差异性。此外,该文基于气候因子尝试建...  相似文献   
199.
塑料大棚增施CO_2气肥,既能保证棚室蔬菜光合作用对CO_2的需要和提高光合效率,又是蔬菜保护地栽培的重要丰产措施。1995年10月至1996年6月在武汉市东西湖区蔬菜技术推广站种有辣椒的大棚内进行了增施和不施CO_2气肥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00.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法兰西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于1985年利用“让·夏尔克”号考察船,在南海中部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本文利用实测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较详细地研究了南海古扩张脊的地貌-构造特征,从而进一步推测南海中部古扩张脊系由两条走向和成生时代均不相同的脊叠置而成.根据磁条带及两条脊的交切关系可推测,南海自中渐新世以来,可能经历了两次扩张过程,时代较早的一次发生在南北方向,而北西-南东方向的扩张时代开始得可能较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