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10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青藏高原2ka来温度与降水变化——古里雅冰芯记录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古里雅冰芯中~(18)O和冰川积累量高分辨地和连续地记录了过去2ka来的温度和降水变化。在这一段时间内,曾出现了8次暖期和7次冷期。其中4次重要寒冷事件有3次出现在小冰期,1次出现在11~12世纪。降水的波动相对较小,这段时间内共出现过5次相对高降水期和4次相对低降水期。古里雅冰芯所记录的温度与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呈正相关,但降水变化滞后于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乌兰乌拉湖地区第三纪风火山群上部岩性段共计156件样品的古地磁采样和室内退磁研究,揭示出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在95%置信度下通过正倒转检验和正褶皱检验,说明这组高温分量很可能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采样剖面获得的磁性地层显示多个正、反极性带交替出现的图案,参考晚期侵入红层中浅成岩脉钾-氩法同位素年龄对陆相红层沉积顶界的限定,可对比国际标准地磁年代表的C23n至C20n极性带,沉积时限为52~42 Ma,相当于始新世中期.根据野外调查及区域地层对比,本文提出风火山群是一个跨区分布的穿时性岩石地层单元,它的沉积充填历史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是同步发生的.  相似文献   
83.
碎屑组分变化是反映盆地物源演化历程的重要物质表现。路乐河地区作为柴达木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地层记载着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以来青藏高原北缘造山带的构造隆升过程。高长石组分含量、物源方向及毗邻山脉岩性对比揭示,路乐河物源主要受南祁连和赛什腾山控制,其碎屑组分变化对毗邻造山带构造活动具有很好的耦合性。新生代53.5~2.9Ma期间,路乐河地区存在3次物源转换事件,发生时间依次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及高原内部构造隆升事件相吻合。其中早期50.1~46.6Ma,南祁连山的快速抬升是对大陆初始碰撞的远程响应;44.5Ma,高原以垂向增生和推覆构造发育为特点,赛北断裂高速剥露,致使路乐河地区物源发生转变;渐新世末期(22.6Ma),青藏高原准同时整体隆升,赛什腾山和南祁连山协同为路乐河地区供给沉积物。所获认识为深入了解高原隆升演化和板块碰撞远程效应提供新的沉积依据。  相似文献   
84.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判别吐哈盆地储层含油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荧光镜下的油水特征实验,分别得出油、油包水、水包油、含油水、水的荧光特征,然后对吐哈盆地单井储层的油层、水层荧光特征反复实验,并与试油结果对比,归纳总结出了油层、水层及油水界面的识别标志。油层特征主要为荧光发光较好且均匀、大面积油包水;水层特征主要为荧光发光不均匀,可动水普遍,并出现水包油现象;油水界面特征主要为荧光从均匀发光过渡到不均匀发光,孔隙由可动油充填过渡到由可动水充填。提出了吐哈盆地储层含油规律性,从而为探井试油、油层划分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5.
湖相碳酸盐岩在可可西里盆地的古、新近纪地层中分布广泛,更是中新统五道梁群沉积的主要组成部分。五道梁群湖相碳酸盐岩分为生物粘结灰岩(叠层石)、泥晶灰岩、颗粒灰岩与泥晶白云岩四大类,反映出沉积环境为一个具有浅水—半深水、高盐度、半封闭—封闭特点的综合湖泊系统。  相似文献   
86.
墨脱断裂位于南迦巴瓦构造结的东边界,区域受到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降雨充沛,水系非常发育。本文提取了墨脱断裂南东盘不同级别汇水盆地与雅鲁藏布江的夹角(水系夹角),根据水系夹角的分布初步研究了墨脱断裂的运动性质及断裂分段。所提取的27个水系夹角中,大多数介于90°一117°之间,小型盆地水系夹角沿断裂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沿断裂的地形特征对盆地水系夹角的影响基本一致。但大型盆地水系夹角普遍大于中、小型盆地,且以背崩乡为界,东北段水系夹角大于西南段,表明水系形态长期受到墨脱断裂左旋走滑的影响,东北段左旋走滑速率大于西南段。面积最大的水系分布在墨脱断裂东北段,在地形和断裂共同作用下,该盆地水系夹角为117°,沿断裂位移量为25.5km。结合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已有的GPS测量数据,认为南迦巴瓦变质体以东侧墨脱断裂和西侧东久-米林断裂为边界,从拉萨块体之下折返至地表,产生的构造挤压作用使高喜马拉雅块体向西南-西方向不断推进,且运动速度由东至西逐渐减小。南迦巴瓦构造结垮塌构造及强烈的侵蚀作用使该区域出现重力损失,地壳出现均衡反弹,导致南迦巴瓦杂岩体向地表折返,其过程控制着墨脱断裂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87.
Preparation of Fe^2+ chelate of fish protein hydrolysate (Fe-FPH) obtained from low value fish proteins was introduced and its bioactivity was studied by compound enzymolysi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hydrolysate chelating Fe^2+ are DH (degree of hydrolysis) at 5%, pH 7.0, 20℃ and 15 min chelating time for FM (material not being defatted). Four types of Fe-FPH including CA (deposit after chelating), CB (deposit in 50% of absolute ethanol solution), CC (suspended deposit in 80% of absolute ethanol solution), and CD (bottom deposit in 80% of absolute ethanol solution) were fractionated with absolute ethanol from FM. Structural analysis through infra-red spectrum revealed that Fe^2+ was combined strongly with amino-group and carboxyl-group in each chelate and each Fe^2+ could form two five-member ring structures. All of the four chelates were shown more significant antioxidative activity and can be used as natural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antioxidant. Among all the chelates, the CB possesses the most effective antioxidative activity at 92% as high as that of a-tocopherol. Among all Fe-FPHs, only CD showed the most effectiv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Salmonella typhi, and Bacillus subtilis and can be used as natural antibacterial. It provides a more effective way for utilization of low value fish proteins and key information of Fe-FPH as additive in food industry.  相似文献   
88.
Ga是一种典型的稀有分散元素,主要产于铝土矿、闪锌矿及煤矿之中。最近,在广西东平地区下三叠统北泗组碳酸锰矿床中发现Ga高异常含量,w(Ga)介于5.16×10~(-6)~82.80×10~(-6)之间,平均为33.76×10~(-6),达到了Ga工业品位标准;锰矿层和围岩中w(Ga)平均分别为46.40×10~(-6)、19.31×10~(-6),高于国内外已报道的大部分锰矿床。文中根据北泗组碳酸锰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该锰矿床为热水沉积;同时,结合现代大洋铁锰沉积有关Ga的最新报道,提出北泗组碳酸锰矿床中Ga的赋存与含锰矿物密切相关,其来源与海底热液活动有关。最后,文中还利用Mn/Fe-Ga、Co-Ga关系图判别了古代铁锰沉积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89.
为揭示伦坡拉盆地渐新世—中新世之交黏土矿物蕴含的古气候信息,探讨其与青藏高原隆升及全球气候响应过程的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分析对蒋日阿错剖面的黏土矿物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泥质岩中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伊利石次之,仅含有少量绿泥石和蒙脱石。黏土矿物的垂向组合特征显示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在剖面下部低、上部高,伊/蒙混层含量与之相反,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在剖面中部呈明显波动变化,蒙脱石只出现在剖面中下部,可能为区域火山喷发产物在碱性环境中蚀变而成。伊利石结晶度变化于0.24°~0.48°,平均值为0.41°,表明样品未发生明显成岩蚀变,主微量元素比值指示研究区物源位置未发生较大改变,因此研究剖面黏土矿物特征可以有效反映伦坡拉盆地古气候演化过程。根据自生黏土矿物的习性指出伦坡拉盆地在渐新世—中新世之交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温事件,并且这次降温在青藏高原内部及周缘地区普遍存在,但造成这次降温事件的根本原因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0.
谢超 《地理空间信息》2008,6(1):118-120
从点状专题要素符号的构造原理出发,探讨了点状专题要素符号库的设计方法,详细地论述了符号的特点和构成、符号库的结构及点符类的构造,并对点状专题要素符号制作工具的实现方法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