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321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应用半导体探测器和放射性同位素激发的 X 射线荧光法分析了地质样品中痕量铀。~(57)Co 激发源制成峰与本底比率高的形式。取10分钟测量时间,用强度为0.26×10~9贝克勒尔(0.26GB_q)的激发源,方法的检测限为24微克/克,源的强度增强10倍,检测限可提高到9微克/克左右。对于锡、铈、钨和钍的检测限亦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72.
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防治结构及计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平川沟泥石流为例 ,基于对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基本特性的分析 ,遵循“以泄为主、导排结合”的防治原则 ,提出了有效治理此类泥石流的汇流 #速流结构 ;运用地基梁计算理论对速流槽进行了力学分析计算 ,比较详细地进行了汇流槽侧墙、锚固桩的内力计算。  相似文献   
73.
王友能 《西部资源》2017,(2):130-131
根据广东省水利厅粤水规计〔2015〕8号《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全省加强化中小河流治理。本文根据龙归河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重点从堤基、岸坡两方面探讨,提出一些解决中小河流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4.
75.
76.
城市三角测量规范(草案)中规定,角度改正数所用的位数,对于三等三角测量应算到0.″1。而且,工矿区或城市三等三角测量边长一般均短于三公里(以下简称短边三角测量),大都以角度平差法处理观测的偶然误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养沅同志体会到大地曲率改正数有下述一些规律。如图1所示,已知:  相似文献   
77.
仲春时节,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吉家村全市首个土地整治“先建后补”试点项目区,正在翻耕的土地泛着泥土芬芳,好一幅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景色. 2015年,潼南区以米心镇吉家村为试点,实施土地整治“先建后补”项目建设.项目实施的业主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先建后补”范围、工程建设内容和布局,自主组织实施.截至目前,米心镇吉家村试点项目已建成“稻油轮作”的高标准基本农田371亩.  相似文献   
78.
对海南岛南岸古珊瑚后报海温研究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南是研究古珊瑚后报古海温的理想场所之一。根据近海现今海温与珊瑚生长率季节变化的特点,指出开展古珊瑚地化指标后报海面温度(SST)研究时,应尽可能采用先进取样技术进行小样品取样,应开展珊瑚生长模式研究,注意SST变化中数年平均值与气候平均值的差值范围,建议重视近数在年冬季SST后报工作。  相似文献   
79.
80.
空孔直眼掏槽成腔模型理论与实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林大能  陈寿如 《岩土力学》2005,26(3):479-483
空孔直眼掏槽是隧道或井巷掘进的主要方法之一。基于典型空孔掏槽炮眼布置,分析了掏槽眼爆破形成空腔的物理力学过程;建立了空腔形成的物理和力学模型;研究了腔内碎石在高压爆生气体作用下的抛射过程;得出了空腔尺寸的理论计算方法。槽腔岩石介质破碎和外端部漏斗形成取决于掏槽眼装药爆炸动作用;碎石的抛出率与炸药性质、岩石性质和爆破参数有关。理论分析与在某矿进行的48次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