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于田地震同震形变场ALOS干涉雷达观测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3月21日发生在新疆于田的7.3级地震是继2001年11月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的最大一次7级以上地震.地震是构造活动的集中反映, 会伴随着较大的地表形变及断裂的明显活动, 能够放大构造正常的活动方式, 同震变形场是这种放大作用在地表的直观反映, 对于认识发震断裂运动性质, 研究邻近构造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西北缘自然环境恶劣, 常规方法无法对于田地震开展及时有效的同震形变测量, 凸显出差分干涉雷达(InSAR)技术的优势.在介绍InSAR观测原理基础上, 通过地震前后ALOS干涉雷达观测获取了于田地震的同震变形场, 并结合构造背景揭示出:于田Ms 7.3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康西瓦断裂东南端的南北2个分支(大红柳滩断裂和慕士山南麓断裂)和阿尔金断裂西南端帚状的3个分支交汇的三角地带; 于田地震引发了阿尔金断裂一近南北向分支断裂的同震地表破裂, 破裂长度为25.6 km; 发震断层为正断层, 倾向西, 上盘的最大运动幅度在200 cm以上; 于田地震所在的两大断裂交汇处的构造应力场以近南北向挤压为主.   相似文献   
32.
雷电灾害主要发生在天线、电源线、控制线等外部部位,以及通过相关线路和机壳感应进入设备内部。常见故障为损坏天线、架空明线及设备元器件。随着电脑及通讯设备在地震台站的广泛应用,雷电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采用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防止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33.
诊断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与贵州旱涝年前期和同期的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OLR场分布特征明显。夏季,涝年热带太平洋地区呈西正东负的距平分布,旱年呈西负东西的距平分布;前,涝年呈正-负-正的距平分布,旱年呈西正东负的距平分布,热带东太平对流活动涝减弱,旱年增强;春季,年呈正-负-正的距平分布,旱年呈负-正-负的距平分布。OLR场与贵州夏季降水的这种非同步联系,物理意义明确,是一种有价值的预测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