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滇池治理是昆明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治理滇池的关键在于城市地下管线截污及管理。就围绕滇池治理开展的昆明市主城区地下综合管线普查探测、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应用到的主要技术及实际应用展开介绍,阐述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在滇池治理和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2.
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在迅速增长.而农业用地则急剧减少,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城市土地必须走集约利用的道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合理地投入劳动、资本和技术,充分挖掘城市土地潜力,获得土地最佳的综合利用效益的过程.我国实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3.
构造成矿与成矿构造是2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成矿构造指的是与矿床形成及改造有关的构造,为传统的构造地质学,被应用在矿床学中。构造成矿理论的研究以地球动力学、地球化学过程动力学及其它地质学科为基础,将构造活动及与其紧密相关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和成矿作用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热动力构造—物理化学系统的综合研究。重点强调了构造不仅仅是作为控制因素,而重要的是在成矿作用的主导地位,更多地强调地壳构造活动、构造演化与成矿元素物质运动的统一和因果关系。构造成矿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区域构造成矿、构造成矿动力学机制、构造成矿定位机制、构造成矿流体特征方面。  相似文献   
194.
195.
于2019年3月、7月和10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分布及河口混合行为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盐度、吸收光谱斜率S275~295、吸收系数aCDOM(355)以及叶绿素a的分析发现,在河口内低盐度区,7月淡水流量大,陆源输入量最大,aCDOM(355)值最高,3月CDOM来源主要受陆源输入和浮游植物生产活动的影响,aCDOM(355)值较10月高;在口外高盐度区,3月和7月的aCDOM(355)值相近,均低于10月,CDOM分布主要受浮游植物生产活动的影响。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方法共鉴定出4个荧光组分:类蛋白质组分C1(280/330 nm)、类腐殖质组分C2(300/350 nm)、类腐殖质组分C3(260/465 nm)和类腐殖质组分C4(320/410 nm)。在3月、7月及10月,4个荧光组分强度由长江口内到口外呈递减趋势,受陆源输入和浮游植物生产活动的影响,平均荧光强度的季节变化总体上来说,由大到小依次为7月、10月、3月。3个季节CDOM荧光组分均存在偏离理论稀释线的现象,说明CDOM的来源(陆源输入、沉积物再悬浮和现场生物活动)和去除(被颗粒物吸附、光降解和细菌降解)机制复杂多变,揭示了长江口区域CDOM在不同时空下的不保守混合行为。  相似文献   
196.
刘泉    李继龙    陶冬旺    马强    解全才    杨剑   《世界地震工程》2023,39(1):181-188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获取常时和震时结构反应记录,是工程结构健康诊断和震害评估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2019年,云南大理建设了一个由8个地震烈度仪测点组成的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每台烈度仪内置一个3分向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加速度计。通过标准振动台检测,确定台阵配备的烈度仪的幅频响应特性曲线和线性度误差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该台阵于2021年5月获得了大理漾濞地震序列的多次结构地震反应记录,本文选取其中3次MS3.0~MS3.2级地震,分析了观测记录的加速度时程、傅里叶幅值谱和信噪比等数据,由结果可知:该台阵可较好地记录幅值≥0.5 cm/s2、频带1.0~39.0Hz的振动信号,对于近场小震具有一定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7.
基于影象融合的干旱区城镇居民地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TM多波段图象中城镇居民地与裸地光谱特征相似难以准确提取城镇居民地信息的问题,利用雷达图象对居民地信息的敏感性,采用HIS变换方法,融合了2003年西安地区的Landsat TM和Radarsat SAR影象,并对融合影象做二类监督分类提取出城镇居民地信息,结果显示与TM图象监督分类相比,融合后的图象能很好地消除裸地对城镇居民地提取影响,其精度可达到84.21%,大大高于由TM多光谱影象监督分类所得到的精度71.79%,为提取干旱区城镇居民地信息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8.
2020年修订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烈度表》引入仪器测定的地震烈度,即仪器地震烈度作为评定地震烈度的指标之一,在震后烈度评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仪器地震烈度根据实测地震动记录计算得到,国际上现行地震烈度标度和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对于深入应用不同国家和地区仪器地震烈度造成不便。应用大量中国和日本4级以上地震的强震动观测记录,计算了中国、美国和日本的仪器地震烈度及相关地震动参数,对比分析了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关地震动参数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和统计关系,并给出了3种仪器地震烈度之间的经验换算关系。  相似文献   
199.
正实践表明,大震前的异常扰动现象已被高精度重力仪和宽频带地震仪监测到。如Lacaste ET重力仪和宽频带地震仪监测和证实了汶川地震前1—2天内存在周期为4—8 s的重力扰动,Gphone重力仪监测到日本M_S9.0大震前的连续观测重力异常和高频扰动,以及宽频带地震仪监测到的汤加M_W7.6地震和海地M_W7.0地震前的"震前扰动"现象。到目前为止,有关重力仪记录到的震前"重力扰动"及宽频带地震仪等仪器记录到的"震前扰动"的报道大都来自7.0  相似文献   
200.
P-alert台网实时数据对地震预警及烈度速报和工程地震研究都是重要的补充,处理分析这些数据对客观衡量P-alert台网数据质量和数据用途有重要意义。对2016年2月6日台湾美浓ML6.4地震P-alert台网获取的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初步分析,统计分析显示100gal以上加速度记录有112条,200gal以上加速度记录有33条,400gal以上加速度记录有7条,东西向最大峰值加速度为466.4gal,南北向最大峰值加速度为498.4gal,竖直向最大峰值加速度为258.6gal,最大仪器地震烈度为9.5度。竖直向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比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衰减快。峰值加速度比峰值速度衰减快,观测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与台湾西南地区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衰减公式比较一致。计算得到了近场台站的永久位移,显示P-alert台网绝大多数永久位移在1cm到5cm之间,最大永久位移达8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