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海洋学   2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厦门市环境灾害防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已普遍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然而,环境灾害的危害是制约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厦门市存在包括自然作用产生的灾害、纯人为作用产生的灾害和两结合型的灾害3大类10个亚类。在探讨了厦门市10种灾害的分布与危害后,又讨论集美-高崎的跨海海堤、员当港口海堤(西堤)和马銮海3项重大海岸工程时对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以及它们引起的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危及港口的发展和后来人们为了恢复其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对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分布、动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在同步检测该沉积物各种形态磷含量的基础上对该酶与各形态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分布与陆源排污对水体的污染有明显的相关性;酶活力与总磷、总无机磷含量相关性较大,与弱吸附可交换磷相关性不大,与总有机磷含量则呈显著不相关性。并认为,就厦门西海域而言,碱性磷酸酶活力的水平可作为小区域水  相似文献   
13.
从加拿大ACAP项目看非集中式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有效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岸带地区因其独特的地学与生态系结构而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开发价值。据统计,世界上有2/3的城市座落于海岸带地区,海岸带地区人口远比内地人口增长得快。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给海岸带带来的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加重,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如:海洋污染、渔业减产、海洋生物栖息地丧失、海域使用冲突、管理机构之间的冲突等。这些问题简单地沿用以往的行业管理已难以解决,由此,70年代起在  相似文献   
14.
海洋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海洋生物学的基本目的是描述生物的分布模式,并找出形成这种模式的原因。这个工作需要建立食物链结构的模型,回答食物链作用机理方面的问题及找出海洋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由于微生物是海洋生物群的一个重要部分,因而作者根据海洋微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对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作一评估。长期以来,由于方法学上的原因,细菌在海洋生态系中的作用被认为是次要的。然而新近的大量研究表明,细菌的数量、生物量及其代谢活性在海洋生态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细菌在海洋生态系中作用的看法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在于海洋中细菌数量、生物量以…  相似文献   
15.
薛雄志  洪华生 《海洋学报》1997,19(5):133-137
鉴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EC 3. 1. 3. 1,英文缩写ALPase)在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已有不少学者对海洋中碱性磷酸酶进行了研究[1~4].为了研究近岸、港湾沉积物的释磷机制,我们结合国家基金课题,对厦门西海域和香港维多利亚港沉积物中ALPase活力进行了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5~6].  相似文献   
16.
近岸海域污染的生态效应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雄志  杨喜爱 《海洋科学》2004,28(10):75-81
近岸海域包括从潮间带至大陆架边缘内侧的水体和海底,生境复杂多变,其间生活的生物种类较丰富,根据其生活习性分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三大生态类群。正常海域生态系统内部具有协调结构和功能,良性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由于近几十年海岸带地区经济的发展,近岸海域污染日益严重,海域生态系统受到极大的干扰,生态系统结构退化,生态系统的功能失调。生物种类和数量日趋减少,污染敏感种类消失,耐污种的数量增加,这种表现在生态系统中的响应即为污染生态效应。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生态系统的响应做出评估,可以了解海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超过6000年的历史。无居民海岛在自然资源、领海基点、国防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备重要的价值,但其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以规范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但总体上偏远区域无居民海岛开发无人问津,部分区域无居民海岛无序与无度开发利用的现象长期存在。因此,文章旨在通过文献综述,梳理我国无居民海岛使用的现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主要研究现状,包含环境承载力、使用权属以及价值评估等方面;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与保护的法律、政策支撑;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实践情况等。从而为无居民海岛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服务于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与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8.
沿海地区是我国面向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地区重要的经贸文化交流窗口,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枢纽。随着沿海地区的快速城市化,用地需求逐渐增加,填海造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论述填海造地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其生态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填海造地的综合损益研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填海造地社会经济效益的量化研究、探索填海造地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影响的权衡研究、关注填海造地的海岸带社会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等3个未来研究趋势;最后针对目前填海造地管理提出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我国海岸带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岸工程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厦门西海域案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海湾内单个海岸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由于海水流动 ,影响分散且有明显的滞后性 ,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但多个项目海岸工程在长时间尺度下的累积影响大多是不可逆的 ,对海域环境有重大影响[1]。评价多个海岸工程的累积影响 ,是进行海洋管理和海域环境保护的依据。由于目前累积影响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 ,评价方法尚不成熟 [2 ,3],且海域环境较为特殊 ,评价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较少 [4 ,5]。本文拟通过厦门西海域海岸工程累积影响案例 ,较系统地分析海岸工程对整个厦门西海域环境和生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探讨半封闭海湾内多个海岸工程…  相似文献   
20.
黑绸Sparusmacrocephalus(Basilewsky)视网膜中存在视杆、单锥和孪生双锥三种光感受细胞,视杆与视锥的比例较大,为67:1。每一双极细胞接受约5—8个视杆的输入,每一神经节细胞接受约17—25个双极细胞输入,表明神经节细胞有较大的感受野。视网膜细胞这种形态组合有利于提高视网膜对光的敏感性,与黑鲷生存的浅海底层弱光环境相适应。黑鲷的视杆色素经测定为视紫红质VP4851(吸收光谱峰值为485nm),其吸收光谱与黑鲷栖息水层中日光能量分布相对应,也与该水层中的生物光场相适应。黑鲷暗视光谱敏感曲线峰值与视紫红质吸收光谱曲线相一致,均在485nm处。此外,黑鲷光谱敏感曲线存在普氏位移,表明黑鲷具有辩色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