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成岩过程中泥岩的成岩矿物会随成岩体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有效地识别成岩矿物组合与划分成岩体系,对深刻 理解有机质生烃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选取东营凹陷古近系不同层段埋深在1200~4500 m的泥岩,通过岩石薄片、 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检测,有效地区分了外源输入的矿物(如石英)与成岩矿物(亮晶方解石和白云石)等显微特征的差 异,据此建立了定量估算泥岩中成岩转化的黏土矿物含量的方法:C陆源=(C/Q)沙一×Q样品和C成岩=CXRD-C陆源,其中C为黏土矿物含 量,Q为石英含量,更好地反映了泥岩成岩过程中黏土矿物的演化特征。在埋藏演化过程中泥岩中的成岩矿物和组合呈现出 两段性,3000 m以上黏土矿物和白云石的成岩转化较慢,形成了以伊蒙间层+高岭石的成岩矿物组合,推断其经历了酸性成岩 环境和开放成岩体系;3000 m以下黏土矿物和白云石的成岩转化过程加快,形成了以伊利石+绿泥石+白云石的成岩矿物组 合,推断其经历了碱性成岩环境和封闭成岩体系,充分展现了泥岩在深浅层成岩环境和体系的差异性。与前人研究东营凹陷 泥岩中由有机质生烃产生异常压力造成的开放/封闭体系界限基本吻合,表明泥岩中矿物埋藏演化经历的成岩体系与有机质 生烃形成的压力体系具有较好的响应关系,这对认识不同成岩体系下有机质的生烃过程和生烃机理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 意义。  相似文献   
22.
运用测井信息研究烃源岩进展及其资源评价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测井信息评价烃源岩自开始以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从定性的分析、识别发展到现在可定量计算地化指标,为克服因取芯不足而在区域范围内进行资源评价的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烃源岩中有机质、粘土矿物是影响其测井响应的两个重要变量,测井对岩石中有机质和粘土矿物的类型、丰度、压实程度及富集状态不同而产生的岩石物理、电化学性质的差异,是利用测井信息识别和评价烃源岩的基础,随着油气勘探形势的严峻,烃源岩的测井研究将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测井响应特征对应关系的机理研究、发展利用电化学性质进行烃源岩评价的方法、进行烃源岩的岩石物理实验与测井数值模拟将是今后开展烃源岩测井评价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3.
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利用GC-MS分析方法,对东营凹陷北部膏岩层以及上下两段深层烃源岩可溶有机质中正构烷烃、幽烷类和藿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通过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对其地球化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结合各项参数结果表明:三段有机质来源都具有低等水生生物输人和陆源高等植物输人的双重特征,膏岩层上段与下段有机质来源相似,以陆源物质...  相似文献   
24.
选取东营凹陷沙河街组Es3的下亚段(沙三下)与Es4的上亚段(沙四上)两套烃源岩样品,开展岩石热解检测,探讨其热解特征及生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沙三下和沙四上的成熟度相近,但沙三上的常规热解参数(TOC、干酪根类型和生烃总量)要优于沙四上,这表明沙三下相比沙四上是更优质的烃源岩。进一步分析发现,沙四上的游离烃(S1)以及S1/PC值高于沙三下,而沙三下的热解烃(S2)与S2/PC值相对更高,表明两者的生烃能力存在差异。结合前人对有机质赋存态和热解参数关系的理解,沙三下较高的S2值和丰富的伊蒙混层矿物意味着沙三下拥有更多的蒙脱石层间吸附有机质。同时,沙四上咸水环境和沙三下淡水环境的差异,使得沙四上的蒙脱石伊利石化进程提前于沙三下。蒙伊化这一矿物转化过程致使蒙脱石层间吸附有机质排出并早期生烃,造成沙四上的S1值高于沙三下,这可能是造成已探明储量中沙四上生烃贡献量远大于沙三下的原因。因此,深入剖析S1、S2等热解参数与有机质赋存的关系,能更深刻了解烃源岩的有机质特征和生烃差异。  相似文献   
25.
石炭纪内蒙古西南部广泛发育砂坝─泻湖沉积体系,该体系不同时期形成的泻湖沉积物相互叠置、沉积厚度大、沉积层序多样,这在全新世泻湖中难以形成和观察到。依据沉积特征、沉积层序,识别出与现代同类沉积体系相似的四种基本类型:海侵型、海退型、稳定型和局部海侵型。这表明研究全新世砂坝─泻湖体系得出的地层模式有助于识别地质时期的同类沉积体系。由于研究地区石炭纪砂坝─泻湖体系发育于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内,它们常成复合类型,如海侵型─局部海侵型、稳定型─局部海侵型。此外,全新世稳定型砂坝─泻湖体系的上覆和下优层皆为陆相,但是石炭系同类沉积体系在同一地区连续叠置,这是长时期构造持续下陷和岸线相对稳定的反映。海侵型砂坝─泻湖体系形成于海侵层序中,泻湖沉积物的厚度大于砂坝沉积物的厚度,据此,建立了不同于现代同类沉积体系的地层模式。  相似文献   
26.
石炭纪内蒙古西南部广泛发育砂坝─泻湖沉积体系,该体系不同时期形成的泻湖沉积物相互叠置?沉积厚度大?沉积层序多样,这在全新世泻湖中难以形成和观察到?依据沉积特征?沉积层序,识别出与现代同类沉积体系相似的四种基本类型:海侵型?海退型?稳定型和局部海侵型?这表明研究全新世砂坝─泻湖体系得出的地层模式有助于识别地质时期的同类沉积体系?由于研究地区石炭纪砂坝─泻湖体系发育于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内,它们常成复合类型,如海侵型─局部海侵型?稳定型─局部海侵型?此外,全新世稳定型砂坝─泻湖体系的上覆和下优层皆为陆相,但是石炭系同类沉积体系在同一地区连续叠置,这是长时期构造持续下陷和岸线相对稳定的反映?海侵型砂坝─泻湖体系形成于海侵层序中,泻湖沉积物的厚度大于砂坝沉积物的厚度,据此,建立了不同于现代同类沉积体系的地层模式?  相似文献   
27.
随着类脂化合物单体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在古气候、古环境方面应用的不断深入,分辨率更高的类脂化合物单体氢稳定同位素组成开始得到重视。近年来,气相色谱热转换同位素比质谱仪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依据类脂化合物单体中δD值反演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方面的探索。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沉积有机质中类脂化合物单体氢稳定同位素组成与温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恢复水环境的氢同位素组成,记录大气相对湿度变化,重建一个生态系统的蒸发效应,是一种很具潜力的恢复古气候环境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28.
济阳坳陷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及其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7,他引:15  
济阳坳陷发育两类复式温—压系统,即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和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主要生烃凹陷同一层段的温—压系统平面分区特征在横向上有较大的变化: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促使与断层有关的油气藏富集在中浅层,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造成与断裂有关的油气藏可以发育在相对深层;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可以产生长距离运移,而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只能发生短距离运移。温—压系统控制油气藏分布,油气藏分布在相对低能区。  相似文献   
29.
长江水系沉积物碎屑矿物组成及其示踪意义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长江碎屑矿物组成研究表明,轻矿物以石英、长石和岩屑为主,不同支流轻矿物组成特征不同,成熟度指数平均是2.0,一般干流高于支流,成熟度随沉积物搬运距离增加而增大。QFL及QtFL三角图解显示长江沉积物主要来自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流域风化剥蚀速度较快,不同支流物质汇入干流,使得干流轻矿物组成复杂多变而难以和支流区别。重矿物含量从长江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其主要组合是磁铁矿-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石榴子石-绿帘石-褐铁矿-钛铁矿。红柱石和磷灰石是金沙江沉积物的特征矿物组合;蓝晶石是岷江流域的特征矿物;涪江的特征矿物是榍石;汉江的特征矿物组合是磷灰石、紫苏辉石和硅镁石;锆石是湘江的特征矿物。不同流域的特征矿物指示其源岩性质。上游的雅砻江、大渡河以及岷江等支流沉积物对中、下游干流沉积物的贡献较弱。涪陵以上长江流域风化作用强烈,母岩主要是沉积岩类(碎屑岩、泥岩);其下流域沉积物中近源弱风化物质明显增加,其源岩类型体现为岩浆岩和变质岩类;而金沙江攀枝花地区及湘江、沅江沉积物则更多来自流域内广泛分布的大片变质岩类。  相似文献   
30.
济阳坳陷地幔热流和深部温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济阳坳陷深部地热状况对于分析岩石圈深部结构特征、探索该盆地形成和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济阳坳陷最新的钻探资料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结果, 按沉积盖层、上、中、下地壳4层结构, 建立了分别代表该区凹陷部位和凸起及斜坡带上的2种地壳结构模型.通过多道能谱分析, 测试了区内4 3块岩心样品的放射性元素U、Th、40K含量, 统计得出了济阳坳陷沉积盖层的平均生热率为(1.40±0.26) μW/m3.在研究大地热流分布的基础上, 结合济阳坳陷地壳各岩层放射性生热率, 采用“剥层”法, 从地表开始, 由浅到深逐步扣除各层段所提供的热量, 得到了济阳坳陷的地幔热流.并且采用相似的方法, 利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 分析了地壳上地幔顶部的温度状况.结果表明, 济阳坳陷的地幔热流约为38.4~39.2 mW/m2, 占整个地表总热流量的5 8%;地幔顶部温度约为602~636℃.与世界上其他各类地质构造单元相比, 济阳坳陷无论是地幔热流值或其与地表热流之比值都是比较高的, 其深部地热状态具有介于稳定地区和构造活动区之间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