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274篇
地质学   617篇
海洋学   219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41.
【目的】研究哈氏仿对虾在闽东北外海数量分布及其群体结构特征。【方法】200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09年2月(冬)开展闽东北外海海域(26o~28oN、120o~125o30′E)虾类资源调查。【结果】哈氏仿对虾渔获量占虾类总生物量的4.8%,出现频率为22.4%,总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为3.47 kg·km~(-2),出现站位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范围0.04~60.11 kg·km~(-2),平均为15.50 kg·km~(-2)。以2008年8月和11月数量为多,其渔获量分别占总渔获量的35.6%和40.0%,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分别为4.78 kg·km~(-2)和5.56 kg·km~(-2),2009年2月和2008年5月数量较少。水深60 m以内的调查站位出现频率为100%,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73.4%,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达16.44 kg·km~(-2),最高达60.11 kg·km~(-2);水深60~80 m出现频率为31.2%,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23.7%,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为5.97 kg·km~(-2);水深大于100 m的海域没有哈氏仿对虾分布。渔获的哈氏仿对虾体长范围为32~119mm,优势体长组为80~100 mm,占54.8%;雌虾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86.2 mm和7.2 g,雄虾则分别为66.5 mm和3.1 g;雌雄性比为1︰0.11,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Ⅲ期和Ⅱ期为主,分别占34.0%和24.5%,生殖群体占相当比率,Ⅳ期以上个体占29.3%;空胃率和饱胃率均较低,平均摄食等级为1.62。【结论】哈氏仿对虾数量分布时空变化明显,主要出现于夏、秋季,春季数量很少,在空间分布上主要栖息于调查海区水深60 m以内的近岸海域,渔汛期为2-5月和8-11月,秋末冬初向深水区作适温徊游。雌虾个体明显大于雄性个体,且数量明显多于雄性,摄食强度中等略大,不同季节和不同性别平均摄食等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42.
对1965 ̄2003年云南地区强震前3个月内发生过的短临中强前震进行整理,将其按距离主震发生时间分为直接前震、临震前震与短期前震三类,然后通过地震序列动态分析地震活动,发现各类前震有以下显著特征:(1)直接前震:3、4级地震时间间隔临震时骤减;将地震序列从时间上分成三等分后,第二时段的地震频次没有明显衰减。(2)临震前震:震后第一天地震的频次较高而第二天相对过低,同时同一台站P波初动符号基本上一致或振幅比稳定在某一范围。(3)短期前震:震后10天前震频度衰减至零;20-30天左右地震频度骤增,同时h、p值也反应出类似的特征,30天h值迅速减小接近1或小于1,而b值基本稳定且均低于区域背景值。  相似文献   
943.
用载波相位精密定位需保证相位无周跳,而1周的小周跳仍是目前双频定位中难以解决的问题.MW(Melbourn-Wübbena组合)法联合电离层残差法探测周跳应用广泛,但MW法精度不足.为此,本文提出重构多普勒积分的新方法以替换MW法.该方法基于信号传播的多普勒模型,仅利用广播星历和伪距定位的位置,即可重构出比多普勒观测量...  相似文献   
944.
为使接收函数的反演更为简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传(BP)算法的接收函数反演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反演系统,避免了接收函数反演过程中复杂的地震响应计算及耗时的雅可比矩阵计算,只需经过学习训练就能够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而且具有记忆功能,这使接收函数的反演工作具有延续性和可继承性.理论数据的反演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5.
近年来对扇三角洲相带及沉积模式的研究有力地支撑了油气勘探大发现,因而扇三角洲类型细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依据23口井岩心资料、大量录测井资料、古地貌和地震等资料,分析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上乌尔禾组河控型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玛湖凹陷上乌尔禾组发育3大类、8亚类、23细类岩相类型,牵引流成因的岩...  相似文献   
946.
借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ERDAS)技术,以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为核心,根据吉溪流域2001年和2003年的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统计资料得到地貌、降雨量、植被等资料,量化流域土壤侵蚀评价因子,对吉溪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吉溪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339.21t/km2,侵蚀强度属轻度,2003年较2001年土壤侵蚀有所改善,中度侵蚀及其以上等级的土壤侵蚀量分别占总侵蚀量的48.71%和77.51%.最后确定流域土壤侵蚀重点治理的区域和流域最佳管理措施(BMPS),为吉溪流域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7.
为揭示谦比希铜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演化特征,对其矿石和脉石矿物展开了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热液型脉状矿化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100~350 ℃,盐度变化于11%~19%NaCleqv;δDV-SMOW值为-64.0‰~-52.6‰,δ18OH2O值为1.57‰~2....  相似文献   
948.
陆相盆地地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相地层与海相地层存在着显著差异,它远不如海相大陆边缘地层那么有规律分布。这点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陆相盆地沉积作用方式比较复杂,除具有海相盆地的沉积作用方式外,还广泛发育侧向加积作用。这种侧向加积作用是陆相盆地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堆积方式,在曲流河、河道、湖泊中甚为发育。陆相地层沉积速率高。地层沉积厚度通常很大,一般达近千米。这是因为陆相盆地被四周的高地环绕,盆地距周围山地距离相对较近,不存在陆源碎屑物质供给不到的地区。源源不断的陆源碎屑物供给,这是陆相沉积速率高的物质基础。陆相地层远不是…  相似文献   
949.
950.
陆相地层侧向加积作用广泛发育 ,导致岩性、岩相横向多变。如何控制陆相地层横向不稳定性 ,是盆地分析的难点。利用高分辨率事件沉积作用 ,结合岩性变化带 ,可以在盆地确定等时地层单元 ,在横向地层变化研究中提高精度 ,是控制陆相地层横向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