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Diatom data of 192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from the marginal sea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together with modern summer and wint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data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of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show that summer sea-surface salinity(SSS) is high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winter SSS and so is summer sea-surface temperature(SST) with winter SST.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SSs and SSTs are less positively correlated,which may be due to interactions of regional current pa...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以多个指标(隶属度)刻划地下水污染程度,以最大隶属度确定水质级别,结合环境水文地质制图较合理地描述了地下水环境质量。“污染程度”这类模糊事件,避免了据临界值“一刀切”判别的失真现象,取得了较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在进行模糊复合运算时,分别采用M(Λ,V)与M(·,+)两种模型,并阐明模型M(·,+)优于模型M(Λ,V)。文中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讨论。最后附有BASIC电算源程序。  相似文献   
13.
基坑支护方案决策受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和指标的随机模糊性影响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性决策难题。应用联系数与累积前景理论的耦合方法,探讨了基坑支护方案的联系累积前景理论优选新模型,即首先基于原始规范化的决策信息确定正、负理想方案,再基于联系数理论定量统一描述待选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间的确定和不确定关系,以构建基于联系前景效用价值函数的综合决策模型,并求解最优的权向量,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实例应用和与其他方法结果对比表明,文中方法应用于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是有效可行的,且能定量表达待选方案与理想方案间的联系和转化态势,避免了基坑支护方案决策过程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海表层沉积硅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辉 《海洋学报》1987,9(6):735-743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海表层沉积物129个硅藻样品.根据样品中硅藻优势种、特征种的数量变化,把中国近海表层沉积硅藻划分为若干反映不同沉积环境的硅藻组合,并讨论了硅藻组合与深度、温度、盐度和海流等海洋主要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渤海西部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是我国北方大陆的内海,又是目前我国海上石油勘探的重点区之一。开展渤海地区的海洋孢粉研究,不仅可为渤海海洋沉积物的时代划分和地层对比提供依据,而且对研究该地的古气候、古地理、沿岸植被的演变及海面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对渤海地区进  相似文献   
16.
苏北沿海平原第四纪沉积的孢粉组合与古植被、古气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北沿海平原地势平坦广阔,河湖众多,其南界为长江北岸,南部江阴、南通有孤岛状低丘分布。本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温在13.5℃—15.5℃之间,年降水量为900—1,200毫米,是亚热带冬季低温而降水稍高的一个植被区。本区由于人类长期经济活动,农业栽培比较发达,自然植被很稀疏。原生植被除沿海的盐生植被外,极少保存。沿海盐土上主要植物有盐蒿(Suaeda salsa)、碱蓬(S.glauca)、羊角草(Salicornia herbacea)、大穗结缕草(Zoysia macrotachys)、獐茅(Aeluropus littoralisvar.sinensis)等。湖泊地区水生植被繁茂,主要有茨藻、眼子菜、狐尾藻、菱、金鱼藻、水  相似文献   
17.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空间分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空间分异研究,国内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已有相关的研究。由于研究的尺度、资源类型以及研究方法和目的不同,旅游影响区域会有不同的划分类型。归纳了4类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空间分异的相关理论:旅游罩和飞地旅游、RBD理论和旅游绅士化、旅行和旅游流模式、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罩、RBD理论、旅行模式比较适合解释小尺度的空间分异,而飞地旅游、旅游绅士化和旅游流模式比较适合解释大尺度的空间分异。最后,提出在旅游的规划和管理中,必须要考虑不同区域居民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本海南部郁陵海盆的UB-2孔沉积物硅藻记录,反映了11000—28000aBP该区古海洋和古气候的变化。对比日本海和格陵兰冰芯(GRIP)δ18O数据,UB-2孔硅藻暖水种比率及淡水—海滨种含量变化清楚地记录了氧同位素3期(MIS3)、末次盛冰期(LGM)、波令—阿勒罗德暖期(B/A)以及新仙女木冷事件(YD)等古气候事件。淡水—海滨种硅藻含量在末次盛冰期阶段明显升高及暖水种数量的显著减少,表明此时日本海为低温、低盐的古海洋环境,这可归因于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造成的日本海当时相对封闭的海洋环境。自15200aBP起,Paraliasulcata含量逐渐上升,这可能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古环境变化有关,可以作为对马海峡开启的标志。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化是该区域古气候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苏通大桥跨江EDM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布设的高程控制网中,采用了EDM三角高程测量进行精密跨江高程传递.本文对此次三角高程测量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法、类色聚类法等方法,对博爱县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尤其是用后二种数字化评价方法,划分地下水环境质量等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