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273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当前温度测量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工农业及科研领域对低功耗及高精度测温的要求,系统描述了一个桥式测温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工作原理。系统采用低功耗AVR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通过单臂分压将热敏电阻分压后的电压信号传入A/D转换芯片,再将A/D转换后的数字量送入单片机计算,从而得到热敏电阻阻值,最后通过曲线拟合算出所测温度值。系统能实现低功耗、高精度测温。  相似文献   
512.
帕米尔高原是由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交汇于此形成的一个巨大的山结。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构造位置和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形成了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条件。依据中塔两国政府“双方地学领域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精神,中塔两国合作组织实施了“塔吉克帕米尔成矿带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完成3万km2地球化学填图任务,建立了工作区地球化学数据库,编制了系列地球化学图件。应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回答了测区资源潜力评价有关的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编制了Ag、Au、Pb-Zn等8个元素(组)找矿预测图,共圈定各类找矿预测区136个。同时,也从地球化学角度解决了许多地质问题。为开展塔吉克帕米尔地区地质科学研究,了解帕米尔地区优势资源种类、分布地域、资源潜力等评价信息,快速缩小找矿靶区,实现找矿突破,改变地区资源分布格局等工作提供了可靠而丰富的地球化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13.
对陕西省岚皋县神河源喀斯特地质遗迹的类型进行研究,并对喀斯特地质遗迹的形成背景、发育过程分析,指出其以地面喀斯特地貌为主,兼有南北喀斯特发育的特征,针对其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美学价值,建议将神河源喀斯特地质遗迹景区作为南宫山地质公园的组成园区.  相似文献   
514.
巴基斯坦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中部,处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阿拉伯板块的交汇部位,具有复杂的构造环境和良好的成矿条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巴基斯坦成矿地质背景、主要金属矿产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结果显示,伴随着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巴基斯坦经历了以新生代为主的3期成矿作用(晚白垩世-渐新世成矿期、渐新世-中新世成矿期、上新世-更新世成矿期),形成了众多的铜、铁、铬、铅、锌、金、银矿床,其成因类型涉及斑岩型、沉积型、岩浆型、喷流沉积型、密西西比河谷型、黑矿型、热液型、矽卡岩型、火山岩型、沉积变质型等。   相似文献   
515.
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天然植被区藻地衣混生结皮和无结皮土壤为对象,采用野外原状土柱封顶埋管法,研究土壤硝态氮、无机氮、净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的季节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藻地衣混生结皮和无结皮土壤有效氮含量和净氮转化速率存在明显的季节动态,表现为生长季高峰期 > 生长季初期,夏季7月和8月土壤有效氮和净氮转化速率最大;两个样地土壤在生长季不同时期有效氮和净氮转化速率也存在差异。生长季初期,藻地衣混生结皮和无结皮土壤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无显著差异,且温度是影响土壤氮素转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生长季高峰期,两个样地土壤有效氮含量和净硝化速率均表现为无结皮 > 藻地衣混生结皮,且水分和温度分别是影响土壤氮硝化和矿化过程的关键环境因子。由此可见,藻地衣结皮的繁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氮的硝化过程,因而可以减少养分的散失,是养分贮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16.
砒砂岩区小流域沟冻融风化侵蚀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通过砒砂岩区西召沟小流域冻融风化侵蚀实测资料,分析了冻融风化侵蚀与沟道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该流域相同种类支沟上、中、下游的冻融风化坡面侵蚀模数、单位沟沿线沟角线长度和侵蚀量值,不同种类支沟冻融风化坡面蚀模数及单位长度沟沿线沟角线长度和的侵蚀量的比例关系,及上、中、下游冻融风化侵蚀侵蚀量的比例关系。据此建立了小流域单位长度沟沿线沟角线冻融风化侵蚀量比例模型和冻融风化侵蚀模数比例模型。根据西召沟小流域上游20条沟谷的资料,利用两种模型对该流域的冻融风化侵蚀量进行了模拟计算,两种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分别为23757.9t和29165.1t,相差18.5%。  相似文献   
517.
通过对1996~2000年17个气象站风资料的分析和计算, 结合高空环流形势分析, 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近地面风场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对风场特征与周边地区沙丘排列方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塔克拉玛干沙漠近地面风场特征是在高空西风带的背景下, 经过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的动力分支和抬升等作用下形成的。冬季, 尼雅河以东盛行偏东风, 以西盛行偏西风; 夏季, 克里雅河以西地区盛行偏西北风和西风, 以东盛行东北风。②从东到西, 东北风系影响逐渐减弱而西北风系影响逐渐加强; 南北方向变化较为复杂。③除若羌地区外, 塔克拉玛干沙漠输沙势都小于200 VU, 属于低能风环境, 且以单峰或锐双峰为主。在区域分布上, 沙漠东部及中部强度较大, 西部及南部较小。④沙丘排列方向主要由主、次输沙方向的夹角及二者的输沙比率决定, 其走向与最大输沙总量垂直。  相似文献   
518.
本文介绍了g.net的发展状况和结构以及特征,阐述了g.net的为例,研究了基于g.net的由城市基础信息数据库、震害预测评估子系统、应急辅助决策子系统、抗震设防管理子系统和交互式用户操作平台组成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和地震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的各个部分的构建方案,从而实现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和地震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的高效性、可伸缩性、分布耦合性和可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519.
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其成果不仅为日常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建设用地审批、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水平,而且还成为国家实施土地监管、检验耕地总量平衡、考核土地管理成绩的重要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520.
司瑞  刘冰  赵文智  朱钊岑  赵颖 《中国沙漠》2021,41(3):174-184
黑河下游尾闾区作为西北干旱区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其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对维持该地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黑河下游尾闾区荒漠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K-Means聚类,基于距河道距离及其对应的土壤含水量数据,将黑河下游尾闾区垂直于河道0—4 km区域可分为距河0—0.3 km(T0-0.3)、0.3—1.7 km(T0.3-1.7)和1.7—4.0 km(T1.7-4.0)3个距离梯度,研究不同距离梯度下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稳定性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黑河下游尾闾区主要植物最适宜土壤水分需求。结果表明:(1)近河0—0.3 km区域以耐湿耐盐碱的草本为主,优势种为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距河道0.3—1.7 km区域出现的植物种类数目最多,以乔木为主,兼有灌木和草本,优势种为柽柳和胡杨;距河道1.7—4.0 km区域出现的植物种类数目最少,以极耐旱的灌木和亚灌木等荒漠植被为主,优势种为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2)3个距离梯度下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R均表现为距河0.3—1.7 km>0—0.3 km>1.7—4.0 km,而植物群落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间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即群落稳定性表现为距河1.7—4.0 km>0—0.3 km>0.3—1.7 km。(3)当黑河下游尾闾区距河0—0.3、0.3—1.7 km和1.7—4.0 km区域植被最适宜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7%—31%、15%—22%和4%—7%,有利于维持该区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