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亚高压异常与平流层环流的春季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综合指数对夏季南亚高压作了强、弱划分,着重研究了相应前期的平流层30、50百帕月平均环流特点,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及其南侧热带东风带)异常强(弱)年春季,高纬平流层环流存在明显差异。如:阿留申高压进入极地早(迟),早春高纬纬向风异常弱(强),4月纬向2波振幅异常弱(强)等,实际上说明平流层中、下部环流春季转变早(迟)与夏季南亚高压强(弱)基本对应。文中还简要讨论了变化的可能过程。 相似文献
2.
3.
4.
利用1958-1995年拉萨,南京地区地面至30hPa标准等压面上月平均气温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主体东部的拉萨地区上空若干气候特征以及月,季,年平均气候变率随高度分布特点,并与同纬带长江三角洲的南京地区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利用1965—1986年30 hPa逐日高度、温度资料和月平均臭氧资料,对环流的春季转变过程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50°N以北极冠地区高度场涡动方差E指数小于4×104(dagpm)2的初日可以作为30 hPa自然天气季节进入春节的近拟度量;冬末至早春环流在压、温和经、纬向风场方面均有显著变化;定常和瞬变涡旋动量、热量通量和通量辐散(合)的时-空变化特征明显;春季转变早、迟两类情况下极区平流层热源——臭氧在经向、纬向和垂直分布方面呈现异常。 相似文献
6.
7.
8.
北半球冬季30hPa遥相关型特征及其与我国气候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7/1958 ̄1990/1991年共34年冬季资料,采用一点相关法,研究了30hPa11 ̄2月各月平均高度场遥相关型及其强度指数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它们的天气动力学意义,并举例说明了他们与后期我国气候异常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北半球低纬度对流层上部多年平均实测风的经向分量,粗略地揭示了低纬度经圈环流沿纬图方向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讨论了低纬度经圈环流强度和沿纬向分布的季节变化与中高纬度臭氧场含量和经纬向分布的季节变化关系;揭示了秋冬季低纬度海洋加热场与冬春季中高纬度臭氧加热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