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52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综合应用137Cs技术、RS技术和GIS技术,进行云南小江流域土壤侵蚀的评估和预测研究,探索中国西部山区观测资料缺乏、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方程不适宜区域土壤侵蚀评估与预测方法。通过137Cs技术,采用非农耕地与农耕地土壤侵蚀模型确定区内林地、灌丛、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年均侵蚀模数分别为356—1531 t/(km2·a),330—1709 t/(km2·a),886—3885 t/(km2·a),5197—12454 t/(km2·a)和15000 t/(km2·a)以上。解译小江流域1987年(Landsat TM)、1995年(Landsat TM)和2005年(Landsat ETM)遥感影像,获得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将其与1∶50000 DEM模型进行叠置分析,建立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图,结合利用137Cs确定的土壤侵蚀速率数据,进行土壤侵蚀分区与制图,分析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87年—2005年流域轻度以上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66.0%—67.3%,变化不大,但侵蚀强度明显加剧,1987年—1995年间尤为明显;中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区面积分别增加30%、23%和26%;小江流域1987年、1995年和2005年土壤侵蚀量分别为7.51×106t/a,8.19×106t/a和8.18×106t/a。进而选用1995年和2005年的土壤侵蚀数据构建Markov-CA(马尔可夫—元胞自动机)预测模型,获得2015年流域土壤侵蚀分区图,并预测2015年土壤侵蚀量为8.17×106t,与2005年侵蚀量接近。研究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小江流域土壤侵蚀的变化过程与主要驱动因子,研究方法适合中国西部山区土壤侵蚀评估与预测。  相似文献   
302.
里下河地区全新世自然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进行过程中,以几个典型地质剖面和钻孔为基础,讨论了里下河区域全新世地层的分布规律,研究了地貌分布特征;探讨了全新世古植被、古气候与古环境变迁以及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变化特征。里下河地区全新世自然环境变迁经历了4个重要的阶段:(1)10~7.5 kaBP,以湖沼发育为主,海水曾经影响到本区;(2)7.5~4.0kaBP,海水入侵本区,自然环境以潮滩、滨浅海、潟湖等为主,最大海侵甚至可到达运河以西地区,但里下河仍然有部分地区未被海水淹没;(3)4.0 kaBP~1128 AD,海水全面后退,岸线在范公堤一线曾做长时间停留,形成西冈贝壳砂堤,断续分布,海水时常影响西部地区;(4)1128 AD以来,由于黄河南泛夺淮入海,改变了里下河地区的地表水系,苏北滨海平原迅速向海推进,此后里下河地区远离海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3.
延长油田东部地区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大,但油田供水水源越来越不足,已严重制约石油开采工作的发展,开辟新的注水水源刻不容缓,因此,必须对区域水资源进行分析评价。采用1956--2010年水文系列资料,依据《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中各要素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区域水资源的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降水、径流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呈减少趋势;地表水可利用量较大,可利用率较高;河流水质污染严重,河流含沙量高,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地下水水质差异较大。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04.
305.
306.
307.
桥梁环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生态系统是由桥梁建筑主体和与之相联系的环境背景以及桥梁景观所构成.桥梁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类似城市生态系统又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部特征的人工生态系统,同时符合人文景观的特点.桥梁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桥梁环境保护应从保护桥梁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进行,充分考虑到工程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这几个方面.桥梁环境作为资源,应考虑环境费用与资源效益,应从环境立法、环境管理与环境决策的各个环节贯彻环境成本管理,从法律与制度上确保桥梁环境保护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308.
文章介绍了冰岛地热资源最新调查结果、地热资源管理模式与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我国地热资源当务之急是理顺管理体系、加强地热资源基础调查评价、开展地热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以及国家应予以适当资金扶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309.
进行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测定法MetPLATEM^TM,评价径流、被金属污染的土壤、Marrakech区两个采矿点的地下水中的金属毒性。这种生物测定方法主要是根据金属污染引起的Esther ichia大肠菌突变株的β半乳糖苷酶的特异性抑制。两个矿区所有采样站的河水样全部都是毒性的.而且呈现出的酶抑制超过87%.矿区C中SWA4和SWB1站除外。这些河水的Cu和Zn的浓度高。说明MetPLATE表现出了剧毒性。B和C矿河水的pH值在2.1和6.2之间变化,可能是金属的活化作用造成的,这就提出了这些矿区酸性矿山排水的问题。生物测定的MetPLATE方法还应用于酸性水污染的尾矿和土壤的测定。结果表明.由于可溶性Zn和Cu的浓度较高导致这些土壤和尾矿的毒性高。地下水毒性测试使用的MetPLATE方法说明。除了B矿GW3外、(潮湿季节抑制作用95.3%,干燥季节抑制作用82.9%),其余的呈现出的金属的毒性都低,抑制作用为2.7—45.5%。这种毒性高的原因主要是铜(189μg Cul^-1)和锌(505μgZnl^-1)的浓度高于常见的浓度。这些结果说明这两个含金属矿附近的不同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观察的总的趋势是MetPLATE测定的金属毒性随着研究的母岩中总金属浓度和移动的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MeIPLATE生物测定是评估水样和土样金属毒性的可靠而且快速的生物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10.
旅游地理,研究的是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行为主体所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区域关系。通过学习“旅游地理”.使学生对旅游资源、旅游规划和旅游与区域发展等能有初步的了解。旅游涉及自然、化、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等众多领域.构建其独特的旅游系统(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