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提要:达连河油页岩含矿区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地区,该区是一个半地堑式断陷盆地。古近系达连河组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油页岩形成于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发育时期。本文认为达连河组油页岩存在两种成矿模式,即湖泊-沼泽相油页岩成矿模式、浅湖相-半深湖相油页岩成矿模式;不同成矿类型油页岩分布于层序的不同体系域,古地貌型、沉积密集段型油页岩成矿常分布于水进体系域,沉积密集段型、气候型油页岩成矿位于高水位体系域。  相似文献   
102.
热红外遥感鄂尔多斯高原隐伏地质构造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NOAA-11的热红外通道数据计算面温度场,依据构造层的地热征解释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系覆盖下的隐伏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103.
在挡土墙的检测中,如何无损地检测出全剖面的厚度非常重要。通过实例,阐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等物探方法在检测挡土墙厚度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应用时的技术参数、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公路桥涵台背回填稳定性极限分析上限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折圣  葛折贵  黄晓明 《岩土力学》2004,25(12):2007-2012
运用塑性力学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分析公路桥涵台背回填的稳定性问题。首先,由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确定回填区和地基的滑动模式;其次,根据位移协调条件建立滑动体的速度场,并计算各滑动楔块的位移速度;最后,运用虚功原理和优化算法寻找最不利滑动面位置,计算不同回填材料的土压力或临界填筑高度。研究发现:地基与回填材料的强度、性能以及加筋条件对台背回填稳定性的影响都非常显著。结果表明:增加地基与回填材料的强度,采用轻质回填材料,减小加筋间距和增加筋材强度,都有利于提高台背回填材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5.
FCZ-6型强制式反循环钻机由机架、主卷扬机、钻头、循环系统4部分组成,钻头在冲击的同时可旋转一定角度。通过动量、动能守衡定律分析得出其冲击深度与重力势能成正比。在桥墩工程中试验,施工地层主要为卵漂石、砾砂互层、介绍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及开孔、成孔、清孔方法,试验显示出了其优势并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6.
葛碧如  杨科佑 《地球物理学报》1990,33(1):64-69,T001,T002
本文在野外实际考察、陆地卫星遥感资料数字图象处理、判读、彩红外航片构造判读的基础上,指出攀西地区是扬子准地台与松潘-甘孜印支地槽褶皱系间的构造过渡带.根据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可进一步将它划分为被四条近南北向断裂带分割的三个断块.  相似文献   
107.
据统计,世界上平均每年约发生66万次地震,其中毁灭性地震(震级大于8级)1.1次;最强烈地震(7至7.9级)18次;破坏性地震(6至6.9级)120次;中等地震(5至5.9级)1000次;弱损坏性地震(4至4.9级)6000次;有感地震49000次无;感觉微震60多万次。我国自1901年至1969年,发生的大于等于5级地震共1600多次,  相似文献   
108.
一、前言连云港是我国重点建设港口之一,为了扩建港口的需要,曾在34°52′48″N、119°42′24″E处投放了“波浪骑士”测波仪。进行波要素的连续观测。我们在整理观测资料过程中,发现波浪记录中有明显的波群现象,即在波列中高度较大的波浪连续几个成群地出现。通常把海面上的不规则波看成是随机过程,并不考虑变量出现的先后次序。也就是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根据设置在连云潜海区“波浪骑士”测波仪的实测记录,探讨其波高、波周期的一元分布和联合分布。在分析132组连续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各种统计特征值,提出了该海区的波高、波周期的分布模式并与经典理论作了比较。同时,还给出了有实用意义的波高——波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图及联合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10.
【研究目的】中国页岩油资源丰富且快速发展,但仍存在探明率低、开采难度大、产量低等关键问题,因此需要分析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进展与形势,提出页岩油发展建议,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页岩油发展历程,分析近些年我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重要进展的方向与领域,总结页岩油储产量增长点。【研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探明了国内首个10亿t页岩油大油田、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新增页岩油预测地质储量12.68亿t、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多口探井试获高产工业油流、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页岩油三级地质储量达5亿t等8项重大进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页岩油富集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截至2021年底,全国页岩油探明地质储量12.2亿t,待探明地质资源量271.06亿t,探明率为4.3%,勘探潜力巨大;八个大中型含油气盆地取得多个层系页岩油调查勘探的重大突破,展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广阔的发展前景。【结论】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江汉盆地是页岩油未来勘探开发主要地区,有望成为“十四五”油气现实接替领域;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地区古近系、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和伊陕斜坡三叠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