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压气沉箱工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在桥梁基础以及各种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压气工法本身所具有的缺点,即施工中由于高气压作业环境而引起的减压病的发病机理、减压病的发病率与施工技术水平的关系以及有关预防措施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2.
山东是中国著名恐龙之乡,产有许多恐龙骨骼化石,如白垩纪著名的青岛龙和山东龙等.相比之下,恐龙足迹化石发现稀少,公开报道的仅有白垩纪的两个产地[1,2].2002年,笔者在野外地质调查时,在蒙阴县常路西南(图1)三台组发现了恐龙足迹化石,这是山东省境内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43.
1997年6月,日本测地学审议会对1965年以来持续30多年的地震预报计划发表了述评,其中说道:“当初的‘预报实用化’目标在目前阶段是困难的。”测地学审议会确定了制定下一期“地震预报计划”的方针,并已着手进行。地震是地下岩体积蓄的部分应变能,以断层滑...  相似文献   
144.
南沙群岛海区表层沉积物吸附铜离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南沙群岛海区表层沉积物与铜防子交换吸附作用的实验研究发现;(1)铜离子在海水条件下与沉积物的交换吸附为一阶阳离子交换;(2)不同站位的沉积物对铜离子的交换吸附能力不同;(3)铜离子在沉积物上的吸着行为存在着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145.
利用天体引潮力对地震诱发作用计算模型和NCEP遥感数据提取异常增温信息,分析2006.7.4发生在我国河北文安Ms5.1级的地震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天体引潮力达到峰值时段,天体引潮力对地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明显的诱发作用;增温异常图像呈现出震前异常增温经历:起始→加强→高峰→衰减→平静的演变过程,该过程反映地震构造由初始微动→破裂→扩张破裂→应力积聚→地震爆发→平静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46.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保护地质遗迹和建设地质公园的热潮。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2000年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以来,我国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毋庸讳言,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7.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保护地质遗迹和建设地质公园的热潮.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2000年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以来,我国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毋庸讳言,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8.
川西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分带性变形特征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36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地震资料解释,将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划分为5个构造带,即青川-茂汶断裂以西为松潘-甘孜构造带,青川-茂汶断裂与北川-映秀断裂之间为韧性变形带,北川-映秀断裂与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之间为基底卷入冲断带,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与广元-关口-大邑断裂之间为前缘-褶皱冲断带,广元-关口-大邑断裂以东为前陆坳陷带,在构造变形特征上,各条断裂在演化上具有前展式特征,在松潘-甘孜构造带和韧性变形带构造变形强烈,形成推覆构造带等构造变形样式,在前缘-褶皱冲断带和前陆坳陷带,变形强度较弱,形成背冲断块或断层相关褶皱等构造,西北部区域的变形表现为塑性变形特征,向南东方向渐变为塑-脆性变形和脆性变形,在剖面上各条断裂所形成的深度向盆地方向逐渐递减。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分带性变形特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板块构造背景的决定作用、多套滑脱层的控制作用和岩性因素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49.
海域滩涂占用补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伴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热潮,大量海域滩涂被占用,渔民失海失业,区域海洋环境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完善海域滩涂占用补偿制度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对主要渔区实地调研及对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现行海域滩涂占用的特点及其影响,进而提出了建立全面补偿机制;同时运用经济学和法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现行补偿制度中的不足,并着力为各级政府尽早完善海域滩涂占用补偿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0.
本文利用了EOF方法分析了1951-1980年北太平洋(包括赤道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各月逐年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1)冷暖洋流区也就是北太平洋暖流区,加利福尼亚寒流区、赤道东太平洋海区的收敛速度最快,其次是冬季黑潮和西部北赤道暖流区。(2)空间特征向量场前3项的物理意义非常清楚,第一特征向量场表示海温场南高北低沿纬度分布的特征,分为西北部和东南部两大反相的区域,零线的走向呈东北东-西南西。第二特征向量场分成了三块区域,零线的走向仍呈东北东-西南西。中间是正区,南、北分别是以赤道东太平洋和北太平洋暖流区为中心的负区,突出了这两大海区的作用,第三特征向量场北面是以北太平洋暖流区为中心的负区,而东南、西分别是以加利福尼亚、赤道太平洋和黑潮三大洋流区为中心的正区,中央太平洋是弱的负区。(3)由时间振幅系数分析得到的SST的各月逐年的变化特征,五十年代具有5-6年、六十一七十年代具有2-3年的准周期振荡,并且海温的这些固有变化特征与东亚气候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