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146篇
地球物理   190篇
地质学   464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2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工作区范围为东径122°——122°30′,北纬30°40′——33°,大致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一致,并包括了部分近陆浅水海域。本区自公元401年有地震记载以来,共有地震记录424次,其中5级以上16次,4-4~3/4级50次,3-3~3/4级166次,3级以下192次,最大震级为6级。区内地震均为浅震,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南黄海海域、东太湖——苏州——吴江——昆山一带、平望——松江一带及长江口口外海域。  相似文献   
52.
1966年邢台大震后,在山西地震带内共记录到各类震群及序列活动三十余次。本文应用刘正荣 h 值的方法,对其中的一部分地震序列进行检验。最后对检验结果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长江西陵峡新滩滑坡地震记录较之通常滑坡记录有其一般特征,也有其典型性,记录波形中出现一组非常尖锐的清晰震相。本文通过滑坡附近10个地震台记录该震相的走时和衰减分析,以及震中距小于50公里的5个台站记录的波谱分析,确认它是整个滑坡过程中一次较强位错源辐射的直达S波震相,强度相当于一次M_L=2.0级地震。本文同时分析了其与通常滑坡记录具有共性的波形,解释结果认为,滑波记录仅是滑坡过程中一系列较强位错源的辐射波,它是以S波为主的体波迭加结果。最后指出这次滑坡的形式可能不完全是重力作用的结果,不能排除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武昌电离层E-F谷区白天变化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文献[4]的分析程序对武昌地区三年共300多张频高图作了剖面换算和统计分析,得出白天E-F谷区电离的基本形态并发现一些新的变化特征;对分析结果的可能原因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情报网第三届年会于1985年11月12—15日在广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除14个网员单位的图书情报室负责同志和《中国地理文摘》编委会的全体委员外,还有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的代表,共40人。 广州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罗开富、副所长林幸青、邓汉增也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 一、检查总结本网1984—1985年情报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并拟订1986—1987年本网的情报工作计划。大会还根据国家的需要和本网的实际情况,通过协商讨论,拟订由网员六个所参  相似文献   
56.
1986年11月7日山西运城出现了一次震群活动.至1987年2月1日共发生地震801次.最大地震为4.7(M_L),位于东经111°03′、北纬35°11.5′,震源深度5.5公里,震中烈度达5度强.由于运城震群的震源较浅,3.0级以上地震在震区普遍有感,甚至2.0级左右或2.0至2.9级间的地震也不同程度地有感.因此,这次震群活动对当地群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7.
<正> 内蒙古达茂旗巴特敖包一带的志留—泥盆纪地层,分布较集中,出露尚良好。主要为一套正常浅海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化石丰富,种类繁多,是研究我国北方志留—泥盆纪地层学的重要地区之一。 1960年,李寿耆、赵泽国等同志在本区发现了这套志留—泥盆纪地层,并在西别河东岸测制剖面、采集化石,又在附近作了路线调查,建立了西别河组,确定其时代为中泥盆世。1965年,内蒙古地质局区测队六分队在本区测制了一些剖面,认为西别河组之上还有一套巨厚的地层,遂又创立了查干合布岩组、哈力齐岩组、艾不盖河岩组、格少可布岩组和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2000-06-02暖切变大暴雨过程的高空、地面天气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及物理量要素场的分析,揭示了该次区域性大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59.
中部地带是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带,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部分农产品结构性剩余严重,市场竞争力弱,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力低而不稳,农民收入增长放慢,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等问题在中部地带表现更为典型,探索中部地带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途径对于研究和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部地带农业现代化途径主要是:整体规划,分类推进,极点突破;改革城乡户口隔离机制,加速农村城镇化;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培育规模经济的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机制,发挥高科技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拓宽农产品加工领域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60.
对中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十几年来的地震预报工作现状进行了介绍,同时与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进行了对比,提出了要加强监测工作,加强深部探测和基础研究,调整政策,加强西部工作以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