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对目前海洋科技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的论述和分析,针对海洋科技档案管理的特点和具体的应用需求,从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分类、概念结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等方面对海洋科技档案数据库(marine science&technology archives management system,MSTADB)进行了设计和建设,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海洋科技档案管理、查询和获取服务.  相似文献   
22.
回顾了近几年海底资料信息化的发展概况,在全面分析海底数据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以及空间数据引擎SDE,对海底数据的存储组织结构、分布集中式数据库体系、归一化空问库技术以及海底元数据管理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海底综合数据的整合方法,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对其进行有效的集成和表达,统一组织管理这些海底数据资源。同时,应用该海底数据集成与管理方法,建设以渤海工程地质数据为主的渤海范围内的海底综合数据库,实现了来自不同单位、不同专业领域的海量海底数据的整合,满足渤海油田工程地质环境探测和海洋工程建设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3.
针对海岛规划的具体应用,在了解海岛规划所需信息以及规划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对海岛空间数据仓库体系结构进行设计,并以海岛植被分布为例,阐述了维度模型的构建过程,最后对其今后在海岛规划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在进行了充分需求分析基础上,对渤海油田示范区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应用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数据库的设计主要是本着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型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的,而应用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原则,即先进性和实用性、开放性和标准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具有良好的二次开发能力等。对于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主要从系统的层次结构、硬件体系结构和软件体系结构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25.
胶州湾湾口海底沙波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波束、侧扫声纳以及单道地震资料对胶州湾湾口潮流作用下形成的典型海底沙波地貌的平面形态、剖面特征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实测的水文资料计算了不同潮流流速下沙波的瞬时移动速度,推测了直脊型沙波和新月型沙波的形成]化过程:区内新月型沙波在西向优势流的作用下大约以50m/a的速度向西迁移,直脊型沙波则在两端方向不一致的优势流长期作用下,发生逆时针旋转,同时在往复流的作用下以一个平衡位置左右摆动;就地貌形态而言,新月型沙波是不稳定的,直脊型沙波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6.
海洋数值模式是定量描述海洋物理现象及其变化的数值模型,也是海洋与气候研究、预测的核心工具。随着海洋观测的不断投入与积累、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支撑下,海洋数值模式已有了长足进步,正朝着高分辨率和多物理过程的方向发展。随着分辨率的提高、物理过程的细化,海洋数值模式的发展面临着多个方面的挑战。当前,海洋数据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同时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计算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海洋数值模式的突破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本研究回顾了海洋数值模式的发展现状,梳理和分析了其发展中遇到的大规模高效并行计算和参数优化这两个关键问题,探讨和展望了当前海量数据驱动下海洋数值模式的发展趋势。提出计算负载均衡、计算与I/O重叠的并行流水线设计以及降低全局交换的算法改进是当前突破高分辨率海洋模式大规模高效并行效率的关键。从海洋科学、高性能计算以及深度学习深度交叉融合的角度,提出了实现海洋科学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6个途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参数化优化可能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