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河北省曹妃甸近岸海域悬浮泥沙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及取样测试,获得了该区域四条剖面上共49站位不同深度的悬浮泥沙含量,分析了该区域内悬浮泥沙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初步建立了悬浮泥沙浓度在空间上的相关性经验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较为满意.此研究可为悬浮泥沙含量在空间上尤其是中层与底层的遥感定量动态监测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12.
2002-2012年唐山市海洋环境质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海洋环境统计公报等资料显示,2002-2012年间唐山近海海域环境质量没有明显改善。分析污染源和海洋动力条件两个影响因素发现,入海污染物超出海洋环境容量是引起海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污染的区域分布在京唐港、大清河、曹妃甸-黑沿子-南堡等弱流区。由于沿海工程建设影响了海洋动力条件,曹妃甸工业区和京唐港近岸海域成为污染物富集的新区域。  相似文献   
113.
恒温层深度的预测与地热能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等密切相关,陕西省区域恒温层的研究工作进展较慢。通过探讨恒温层深度的影响因素认为: 导热系数与恒温层深度呈弱负相关; 地表与大气间表面传热系数与恒温层深度呈弱正相关; 大气温度年振幅与恒温层深度呈正相关; 导温系数与恒温层深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介绍并验证了一种土壤恒温层深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该方法,计算了全省不同地貌单元恒温层深度的理论值。全省恒温层深度介于10.5~23.8 m之间: 陕北地区恒温层深度为10.5~23.8 m; 关中盆地恒温层深度为11~17.4 m; 陕南地区恒温层深度为11.7~18.6 m。该研究系统地划分了陕西省区域恒温层的深度范围,为陕西省“绿色”追赶超越政策的实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4.
渤海湾西南岸古黄河三角洲全新世地层层序和演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渤海湾西南岸6个钻透全新统的钻孔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研究和年代测定,利用160个粒度和94个微体古生物样品共同确定沉积相,并利用22个泥炭的常规14C年代,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划分了全新世地层层序,恢复了演化过程.渤海湾西南岸全新世黄河三角洲地层主要包括海侵层序、高海面层序和加积层序,海侵层序包括滨海沼泽、滨海砂坝和下切河谷,时代为8.5ka B.P.至全新世底界;高海面层序下段西部为滨海湖沼和积水洼地等滨海相,东部为潮成沙脊、前三角洲和潮下带等海相,时代为7.6~8.5kaB.P.;高海面层序上段西部为河间洼地、沼泽和分支河道等泛滥平原相,东部为河口砂坝、潮间带和潮成沙脊,时代为3.0~7.1ka B.P.;加积层序主要为分支河道、决口扇和河间洼地等沉积相,时代为3.0ka B.P.至今.渤海湾西南岸在9.0ka B.P.开始受海水影响,形成滨海湖沼;7.1~7.6ka B.P.达到最大海侵,位于旧城和盐山之间;海岸线于5.6ka B.P.时位于黄骅苗庄贝壳堤一带,于3.0ka B.P.时位于YS4和NP3孔之间,于2.0ka B.P.时形成现今岸线.古黄河于8.5~9.0ka B.P.时经YS3孔和NP1孔入海;于7.6~8.5ka B.P.时经YS4和NP3孔入海,于1.9~2.6kaB.P.时经YS7和NP1孔入海.5.6~7.1ka B.P.时期,研究区为当时古黄河三角洲的侧翼,形成河口砂坝,废弃之后形成潮成沙脊和苗庄贝壳堤.1.9ka B.P.至今,黄河在研究区外侧入海.  相似文献   
115.
岩浆氧逸度是制约Cu、Au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Cu、Au为亲硫元素,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如果S2-大量存在就会导致Cu、Au硫化物过饱和而过早沉淀,不利于残余岩浆中Cu、Au的富集和晚阶段含Cu、Au岩浆流体的形成,因而不利于Cu、Au矿床的形成。高氧逸度条件下,岩浆中的硫绝大多数以SO42-和SO2形式溶解在硅酸盐熔体中,能形成硫化物的S2-含量很低,硫化物  相似文献   
116.
铜厂铜钼矿位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最南段,处于哀牢山逆冲深大断裂与藤条河断裂所夹持的金平微地块内,与铜厂铜钼矿矿化有关的岩体的岩性主要为斑状角闪正长岩,斑状角闪正长岩为灰-肉红色,块状构造,似斑状,斑状结构,主要由正长石(50~70%)、斜长石(20~30%)、石英(<5~10%=、角闪石(5~20%)和黑云母(5~10%)等组成,副矿物为磷灰石、榍石、褐帘石和锆石等.  相似文献   
117.
康滇地轴沥青铀矿及晶质铀矿脉,生成于晋宁运动之后,集中在澄江期,泥盆纪、印支—燕山三个造陆时期。铀矿化期有相同的气候,都处于地壳拉张减压阶段,并伴随有断块活动及岩浆活动。铀矿物年龄为研究地轴地壳演化,部分铜矿成矿作用的时间及部分岩体生成的时间提供了年龄信息。  相似文献   
118.
重庆市山区农户耕地转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威风  阎建忠  周洪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11):1566-1576
耕地流转有利于缓解耕地撂荒和闲置问题,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但已有山区的研究侧重耕地转出,且未深入分析农户耕地转入的特征.本文运用重庆市“两翼”地区12 个典型村的1015 份农户调查问卷,从地块尺度详细分析了农户耕地转入的特征,并通过Tobit 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户转入耕地面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农户多无偿转入耕地,但仍主要转入质量好、坡度小、离家近的地块;因受地形影响,转入地块又多为旱地,且难灌溉、面积小,并存在“去粮化”和粗放化经营.②农户特征方面,转入耕地的农户多为普通农户,经营耕地规模小、效益低,且地块细碎化程度高.③影响因素方面,农业劳动力比例、农业收入、农具数量和耕作面积对农户转入耕地面积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地块平均面积和地区哑变量则武隆县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9.
天津滨海新区被提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后,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及产业转移,进行了大规模围海造陆,在拓展土地空间的同时,也造成了相当多的环境问题。利用滨海新区由陆到海的3条水文地质剖面获取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监测数据和土壤含盐量测试结果,开展了围海造陆对沿海低地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受围海造陆影响,对应的沿海低地浅层水位已经出现由陆到海逐渐增高的现象,造成地下水位反向倾斜,阻碍了地下水径流和排泄;2由陆到海浅表土壤全盐量出现逐渐增高的特征,在浅层地下水反向径流作用下,东部区域大量的盐分将被携带至沿海低地,使沿海低地盐渍化程度加重,严重影响到湿地保护和生态建设;3围海造陆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应持续监测近岸海域和陆域沿海低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以便提出合理的修复建议。  相似文献   
120.
普朗斑岩铜矿床是云南中甸地区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其成矿作用与普朗复式岩体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对普朗复式岩体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以及不成矿的第3期闪长玢岩开展了锆石原位微量元素和磷灰石原位主量元素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锆石Ce/Ce~*值、Ce~(4+)/Ce~(3+)比值和Ce/Nd比值指示,不成矿的第3期闪长玢岩与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的岩浆相对氧化状态大致相当,且明显高于成矿的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磷灰石Cl、OH和SO3成分指示,普朗复式岩体3期斑岩具有相似的岩浆含水量,但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较不成矿的第3期闪长玢岩具有更高的岩浆挥发分Cl含量和硫逸度。岩浆的高氧逸度和硫逸度、富水和富挥发分Cl均是形成斑岩铜矿床的关键因素,普朗不成矿的第3期闪长玢岩与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均具有富水和高氧逸度特征,但第3期闪长玢岩较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具有明显更低的岩浆挥发分Cl含量和硫逸度,这很可能是导致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成矿,而第3期闪长玢岩不成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