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水银洞金矿作为黔西南层控卡林型金矿重要组成部分,矿体赋存于倾角较缓的不纯碳酸盐岩中,主要矿体以层状、似层状受控于主体褶皱灰家堡宽缓背斜两侧500 m附近。笔者在水银洞金矿343线已知矿体上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法试验研究,重点对深部电性结构、背斜褶皱形态及不整合界面型金矿异常进行研究,结合物性特征,对实测的数据进行反演计算,得出由浅到深总体表现为"高阻-低阻-高阻"的分层电性特征,矿体、蚀变体的视电阻率值也集中表现为相对低值异常。在此基础上,对灰家堡背斜东部优选靶区(400勘探线)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法测深工作,获得了该区浅地表至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电性结构特征,推测灰家堡背斜轴面向东倾没至"纳马寨"一带;最后,茅口组与龙潭组之间存在一稳定的横向中低阻条带状起伏界面异常,体现了背斜核部的强硅化砾状粘土岩型矿体和围岩之间的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52.
对库车坳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露头一个扇三角测准层序的结构进行了精细解剖,认为该准层序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可划分为5个单砂体,不同成因的砂体类型和隔夹层类型的形态和规模不同。该准层序自下而上粒度明显变细,岩性呈砾岩-砂岩—泥岩变化,砂体成因类型表现为砾质水下分流河道→砂质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的沉积序列,且属于基准面上升准层序,其形成过程受基准面变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53.
手持GPS是一种依靠GPS卫星进行定位、导航、数据采集的测绘仪器,以其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具有一定的测量精度,在油田的井位踏勘、道路巡检、井位导航、距离量算、概略坐标采集等勘探开发工作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数理统计学原理和测量误差理论为基础,对手持GPS实际采集的坐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计算,求取了手持GPS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和实际定位误差,为手持GPS的适用范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4.
要想保证高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期维护工作中的安全,必须在这些阶段对建筑物进行实体勘察,通过沉降观测技术获取建筑物的变形程度,以及估算高层建筑物的实际数据来帮助分析沉降的原因,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以高层建筑物的沉淀观测技术作为演技对象,通过分析沉淀观测的基本实施要求、实施步骤,再结合具体的实际项目来分析其应用的具体过程,得出该建筑物的变形程度在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5.
钻井是石油勘探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尤其是在沙漠地区钻一口井,动辄需要数千万的资金投入。钻井前能否准确测量确定井口位置,是钻井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前提和基础。GPS RTK技术具有使用灵活性好,定位精准度高,施工成本低,作业效率高等优点。在人烟稀少、地势平坦、遮挡物少、电磁干扰小的沙漠区域,在井位测定工作中,采用GPS RTK 技术的这一优势更加明显。然而GPS RTK技术定位的距离是有严格的限制的,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0 km,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15 km.那么,对于15 km以上的距离,GPS RTK技术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到底如何呢。文章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通过采用GPS RTK技术,对距离大于15 km的两个已知测量控制点进行测量分析,验证了在沙漠地区进行长距离GPS RTK作业的精度。   相似文献   
56.
SLAM技术是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实现自主移动的关键,在当下受到广泛关注。提出一种低成本的SLAM实现方法,以Lego机器人为硬件基础,其具有成本低、易获得并可使用多种传感器进行功能拓展的特点,以Le JOS为软件基础,采用包容体系结构控制机器人行为,选择C/S模式组织程序架构,并利用测距法对机器人进行定位,以三角法对障碍物进行定位。在室内环境中进行机器人的移动测试,成功实现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自主导航定位,同时在二维坐标系中绘制出栅格地图。  相似文献   
57.
海南岛南部海区非线性内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在南海海南岛南部海域进行了内波观测实验,实验中使用了3条温度链组成链阵,来估计内波在该海区传播的方向和速度。实验中发现了非线性内波群的活动。对潮汐的测量表明,非线性内波群出现在海区的涨潮时刻。计算得到实验海区内波(非线性波群)速度约为0.54m/s。测量有效数据从29日10:00~30日14:00,只发现了一组非线性内波群,说明该海区的非线性内波群不同于别的海区所观测到具有半日潮周期的非线性内波。对非线性内波波形分析可以看出,KdV(Korteweg-de Vries)方程的dn2(x,t)解能比较好的描述得到的内波波形。数据表明非线性内波群在爬坡传播过程中随波包范围的不断扩张,波峰间距离有减小的趋势。对高频线性内波(非线性内波出现前后)的分析表明,高频线性内波中周期为15min~12min的波动成份的能量比较突出,这与非线性内波群中单个波包周期基本吻合,说明非线性内波群在传播扩张过程中其衰落的尾迹分散到了两个非线性波包之间的水体中。  相似文献   
58.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发育多种类型的油气资源,尤其形成了具有多样特征的复合类和改造类油气藏,利用经典“含油气系统”理论难以解释油气藏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 基于全油气系统新概念阐述了它们的形成分布. 结果表明,在古近系储层致密演化过程中,文昌组和恩平组两套烃源岩提供了早期排出烃、晚期排出烃、源内滞留烃三种原始烃量,源岩内部和周边砂岩储集层因成岩?压实差异发育了油气自由动力场、局限动力场和束缚动力场,全油气系统内三类原始烃量和3个动力场的耦合作用造成自下而上呈现出“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常规油气”的有序分布.这种规律性认识对于研究区不同类型油气资源分布预测和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基于PSR模型建立了深圳湾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保护区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压力、状态、响应在体系中的比例分别为53.89%、29.73%、16.38%,健康指数分别为0.4080、0.5891、0.6037;保护区综合健康指数为0.4939,处于健康等级Ⅲ级(亚健康状态)。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为:1近30年来城市化发展导致保护区生态系统丧失部分生态功能,健康水平不断下降;2水污染、人工引种植物和病虫害等对保护区造成巨大外界压力;3建筑施工和人类活动影响保护区自然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60.
各贡弄矿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贡觉县阿旺乡东南17km之各贡弄冲沟上游,位于玉龙成矿亚带。矿区及周边地区已有50多年地质矿产工作历史。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对该矿床的成矿模式的探讨,以期为其作为西藏重点勘查基地及下一步地质工作服务。1矿区地质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